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世界经济 >对于困局温州民营企业资金困局与原因结论

对于困局温州民营企业资金困局与原因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1-17 点赞:5536 浏览:1576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温州民企是温州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且越来越成为温州经济发展的动力,但近年来温州民企始终没能摆脱融资困难的状况,一度出现老板出逃、公司倒闭等现象。这不仅仅是区域性的问题,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为以防类似的区域性“金融危机”出现,找到解决的出路迫在眉睫。
关键词:民营 资金 成因

一、温州民营企业资金困局

1.困局的形成

2008年国家4万亿方案出台后,

源于:论文格式排版www.udooo.com

许多温州民企大量贷款进行大规模投资。2010年银根的紧缩,使得一些企业措手不及。尤其是一些项目周期长的房地产和光伏产业。且2010年以来,由于国家房地产的调控,在外的温州房地产企业也把融资渠道转向了民间借贷,占用了大量的温州本地资金,更加剧了钱荒。2011年8月前后,危机蔓延到整个温州市,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和担保公司在银行、的双重挤压下资金链断裂,最终引发了一场地区性的金融危机。

2.困局中角色的纷纷离场

2011年4月份,温州当地出现个别企业老板“跑路”事件,随后数量递增,到了8月份,形势越演越烈,9月,温州眼镜业龙头企业、信泰集团老板胡福林的跑路,最终引爆了企业信用、民间借贷与银行信贷三重危机。另一方面,从事民间借贷的担保公司也频频出现老板跑路的现象。危机爆发前,87%的温州家庭涉及民间借贷,甚至有不少人用房子抵押放贷【3】。担保公司的钱基本都是从民间借款来的,一般是普通家庭把钱交给中间人,中间人再把钱交给公司。一个担保公司老板跑路后,成百上千个普通家庭的借款就血本无归。在这条链条当中,银行的角色也不光彩,出于种种原因"骗还贷",是导致企业资金危机的原因之一。

3.“抄钱”的末路

钱荒加剧,违约增加,民间借贷机构只得提高"利率"对冲风险。而"炒钱"的财富效应又吸引了更多民间资金介入。央行温州中心支行公布的《温州民间借贷市场报告》显示,温州民间借贷极其活跃,有89%的家庭个人和59.67%的企业参与民间借贷,温州民间借贷规模高达1100亿元。据中国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公布的问卷调查显示,2011年第二季度,选择“民间借贷”的储户占到24.5%,首次超越“房地产投资”跃居首位。不仅如此,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以主业为名借贷,实际却大搞副业。比如企业注册资本500万,年销售额2000万,却从银行贷款8000万,民间借贷1个亿。刚开始几个小老板跑路后,负面效应还不明显。但王晓东、胡福林等案子后,大家开始恐慌,甚至上家利息都不要了也要逼债。

二、温州民营企业资金困局成因

1.背景——经济在紧缩

温州借贷利率普遍偏高,实体经济面盈利水平普遍向下走,伴随着今年财富指数体现的经济不景气。实体经济收益率往下而融资成本持续往上,两者出现交叉是不可持续的。所以随着货币政策或信贷成眠持续偏紧,若没有后续补充,必然恶化实体经济向下资金成本向上的态势。自2010年10月份以来,由于通货膨胀持续上升以及宏观总量调控政策的实施,整个经济体系的资金成本快速上升。从2011年一段时间的指标来看,资金利率水平已经上升到历史罕见的高位,比如2011年9月短期票据贴现利率就一度达到了12%、13%,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候的水平。资金的紧张在资产市场上也有广泛的表现。2011年股票市场总体估值一直在下降,接近历史低点,特别是2011年第二季度、第三季度的下跌出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的预料;债券市场在2011年9月中旬以前也一直疲弱;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表现出压力;理财产品市场利率上升很快,信托融资利率多在10%以上。

2.直接原因

2011年上半年,浙江省金融机构新增贷款同比少925.2亿元。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浮了20%至30%,高的甚至达到60%。这组数据带来后果是,浙江中小企业的贷款需求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一些在银行难以贷到款的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不得不转而求助民间借贷。在温州,“还后续贷”是一种常用的资金腾挪方式,即银行贷款到期,企业先利用民间借贷还款,待偿还贷后后数日,企业可以获得银行续贷,新贷款用于偿还民间借贷。

3.内部原因

整个民间的资金较充裕,过去的几年里,整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货币政策使民间积淀了大量资金,而这些大量的资金却只有一少部分流向了企业的实体投入,剩余的大部分被投入到回报率高的投资领域。2004年起,手握重金的温州客大举购写美国洛杉矶、纽约长岛的别墅,甚至参与加州商业地产建设,获得特殊移民优惠。2009年起,近5万浙商投资迪拜人均拥有一套住宅,不料赶上金融危机,迪拜楼市一落千丈,浙商资产蒸发近20亿。温州国内炒房团自2001年在上海小试后,争相在北京、福州、深圳、成都、重庆、南京、长沙、海南、合肥等地炒房,逐利的天性,让早期创业的一批温州人离开利润日薄的传统制造业,开始追逐高利润、高回报的房地产、金融投资。但无奈如今信贷紧缩、民间借贷利率上升,在面临企业处于资金困境时,短期内无法回笼资金,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其坍塌。

4.政策原因

2011年后,随着宽松的货币政策的结束,贷款规模开始紧缩,此前的过度融资造成在续贷时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2011年9月29日,温州市金融办官员在通报当前金融运行情况时坦承,银行的部分流向上存在监管缺失,使一部分信贷资金没有直接进入实体经济,而是通过相似度检测机构流入民间借贷市场。不断从紧的房地产政策,导致房价下跌,在上海、杭州等地房地产投资的温州商人铩羽而归,这让投资房地产的资金难以脱身。民间借贷的灰色性质,又导致了监管上的盲点。
参考文献:
陈晓红等.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与信用担保[M].第1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温州民间借贷问题初探[J].人大经济论坛.微观经济学版
[3]王亮.温州民企“不务正业”推到多米诺骨牌[J].证券市场红周刊.
作者简介:王爽,男,吉林省长春市人,1967年5月出生,吉林工商学院教务处,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学管理。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