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水利工程 >> 水利管理 >关于地基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网

关于地基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地基处理技术网

收藏本文 2024-04-10 点赞:12356 浏览:4889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地基的选择处理技术以及工程的加固技术直接决定一项工程的质量好坏,决定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并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本文首先概述了几种不同的地基处理方式及其适用范围,结合相关工程实例深入探讨了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基处理技术。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处理技术、适用范围

一、前言
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的处理无疑是重中之重,一个建筑的基础,是建筑物未来建筑质量安全的至关保障。若在软弱地基上建造建筑物(构筑物)或是建筑物(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较高时,采用天然地基有时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要对地基进行人工处理,以满足结构对地基的要求。

二、地基处理的主要方法以及其主要适用范围

1、强夯法

强夯法,又名动力固结法或者是动力压密法。其原理是利用物理中力的作用,将几吨甚至几十吨的重锤从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高空中落下给地面一个强力夯击,并反复多次的方法。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地基的硬度并降低其压缩性。强夯法在使用前应选取几个试验点进行实验性施工,适用于处理碎石土、沙土、低饱和度粉土、粘性土等,对软土地基效果不明显。
强夯法实施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两边夯之间留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其取决于当地地基的水渗透性强弱。
(2)其夯击的位置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类型来进行合理的布置。
(3)夯击的力度应结合当地的承载负荷建筑的结构要求以及处理深度综合考虑,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
(4)夯击处理的范围应大于建筑物的基础范围。
(5)根据初始确定的夯击参数来制定强夯法方案,第一次夯击结束一周后在进行现场考察实验。

2、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的原理是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利用水泥、石灰石等固化剂将深层的淤泥软土等地质进行固化,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水稳定性与形态。软土是指河流、湖泊、谷地等沉积的细沙土粒,具有触变性、高压缩性、低透水性、不均匀性等特点。房建工程对地基要求极高尤其是软土地基,如若施工不当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将地基固化从而增加了软土地基的承载力。深层石灰桩搅拌更适合于塑性要求高的软粘土地基,由于其固化能力优越于水泥。

3、土或灰土挤密法

土桩挤密法主要用以消除地基的湿陷性,而灰土桩挤密

摘自: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法则主要用于提高土地承载力,维持其水土稳定性,其主要适用于湿陷性黄土、填土等地基。

4、托换法

该方法是以已有的建筑物为基础进行加固、维修等,或是周围需要新建工程而影响到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包括桩式托换法,即采用桩的方式进行托换,主要适用于饱和的黄土地基、软弱的粘土还有松散的沙土等;灌浆托换法,利用大气压或液压采用一定的装置将一些化学物质注入土壤中,使其固化,增加其承受力并且可以防渗堵漏。根据其化学物质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水泥灌浆和碱液灌浆法,其主要适用于有建筑物的地基或是松散的沙土、杂填土等地基;灌浆法、加大基础托换和坑式托换法三种又合成基础加固法,主要适用于已有建筑物基础支撑不足。

5、预压法

预压法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堆载预压法,即在施工前在现场堆压重物进行预压以此来增加地基硬度,增强其承载负荷。另外一种方法是真空预压法,一般能产生78kPa_92kPa负荷,其常常与堆载预压法联合应用来增大压强,但是其加固深度不超过20米。

6、换填法

换填法,顾名思义即将基础地面以下的软土,粘土等地质全部挖空,然后分层填充碎石、沙粒,灰土、矿渣粉质粘土等其他硬度较强的材料,并夯实至所需要的密度、硬度,以增加其城中负荷和抗腐蚀性,主要适用于软质粘土、淤泥、杂填土地基和暗沟。对于一些内部存在古墓、古井或者其他重要建筑物的地基可采用局部的换填法,施工时应综合考虑深度,以及施工难度,施工资金等

四、工程实例

1、工程概述

该工程为一个八层框架结构商品楼,该楼在经过几年的使用之后,出现了墙体裂缝的现象,而且大部分裂缝为斜向裂缝,部分是八字形裂缝及水平向裂缝。在对这些裂缝进行初次的处理之后,整体效果并不好,而且裂缝呈现出继续发展的态势,其中最大的宽度已经达到了3mm。
为了找出裂缝出现的原因,我们使用了回弹法对圈梁和构造柱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并对粘土砖进行现场取样在实验室进行抗压试验,通过砂浆强度检测仪对砌体砂浆强度进行了检测,质检报告显示此楼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强度、砂强度以及粘土砖强度都是符合要求的,这就说明墙体开裂不可能是因为上部主体结构强度不足所导致的。
通过对该地基的设计资料进行查阅,得知这一工程基础部分的持力层是淤泥质粉质粘土,原设计估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150kPa,而补(地)勘地质资料显示的该层土的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f=100kPa~120kPa,验收得出的基础基底压力设计值 P=105kPa~140kPa ,所以导致了部分地基强度不足,而我们的工程的目标就是通过树根桩加固技术满足承载力方面的需求。

2、施工工艺

(1)卸荷,加固前应对所加固的构件尽可能卸荷。
(2)放线布设桩位,主要是利用施工图纸进行测量放样,进而对桩位进行确定。
(3)成孔,在这个工作中要对准孔位,并对钻机进行调整,确保达到设计深度。
(4)清孔,注意清孔的过程中要上下串动钻具,保证清孔的效果。
(5)钢筋笼吊放及布置。主要工作是将钢筋笼放到孔中,本工程中主筋为 4Φ12,箍筋是<6@400。
(6)吊入注浆管,在本工程中使用的注浆管为 PVC 管,孔口低于注浆孔口150mm。
(7)投填骨料,主要是吧粒径为10mm~20mm的碎石投到孔中,这个过程中注意要轻击笼筋。另外,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注入清水的工作。
(8)注浆,本工程所选的水泥是硅酸盐水泥,级别为 42.5。另外,施工的时候选择的是水灰比为 0.45 的 1∶3 水泥砂浆,工作的压力为0.3MPa~0.5MPa。

3、质量控制

(1)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对每一道工序进行验收,比如桩位布设、钻机就位以及套管安放等。
(2)要避免底部沉渣太厚的现象,对于清孔,我们要彻底。
(3)成孔之后,钢筋笼的吊放、注浆管的投入以及骨料的填投要尽快,确保中间没有间断。对钢筋笼进行加工的时候,要符合设计的要求。另外,对要保证钢筋笼的垂直,并避免下掉或者上窜的问题。注浆的时候要对其进行轻摇,使骨料密实,要对桩头部分进行振捣,避免出现蜂窝问题。
(4)对泥浆进行灌注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情况使用减水剂及早强剂。另外,这个过程中还要对压力及流量进行控制,保证浆液的均匀上冒。初次注浆的时候要使浆液至桩顶冒浆,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二次注浆。一般来说,注浆量为桩体积

1.5 倍。

(5)为确保加固的效果,我们要做好树根桩及上部结构的连接。
(6)做好沉降观测的工作。本工程中,在加固作业开始之前就在建筑物上面进行了若干沉降观测点的布置,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对地基的变形情况进行定期的观测。在施工的过程中,平均沉降为4.6mm,最大差异沉降是

1.8mm,所以整个建筑物的沉降不明显。

在加固作业完成之后,还要进行长达8个月的跟踪沉降光侧。数据显示,第 8 个的月末,最大沉降为1.5mm,处理范围内的最大沉降为0.45mm,可以说沉降整体比较稳定,符合各项设计指标及要求。因此,树根桩加固方法不仅对地基起到了很好的加固作用,也较好的解决了沉降不均匀等问题。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的方案还需要落实到技术措施和施工质量的保证上,才能获得地基处理预期的效果,这不但要求认真制订技术措施的技术标准,保证施工质量,还要进行施工现场质量检验、试验和现场监测与控制,监视地基加固动态变化,控制地基的稳定性和变形的发展,检验加固的效果,确保地基方案顺利的实施。
参考文献:
胡剑秋:《地基处理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03期
王静:《注浆加固技术在建筑物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1年01期
周海云 刘俊峰:《加强建筑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技术与市场》, 2011年07期
李奕忠:《树根桩在房屋地基加固处理中的应用》,《建材与装饰(下旬刊)》, 2008年07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