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思想哲学 >试析以“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如何写

试析以“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如何写

收藏本文 2024-04-22 点赞:5514 浏览:147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先生在耄耋之年,仍然热心关注中国科技事业的进展与民族科技的进步。面对前来探望他的国家领导人说出了“现在中国没有完全进展起来,一个重要理由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方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革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不足”这样一段发人深思的话,不禁让人想起了另外一位早在50年前就热心关注中国科技进展事业的国际友人李约瑟博士。他也提出过于此类似的疑问那就是“在公元前二世纪至公元十五世纪,中国在自然科学及其运用方面远胜于西欧,但是近代科学为什么不是以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中国古代文明中演绎出来,而是在文明程度相对落后的十五世纪的欧洲诞生呢?”这就是“李约瑟难题”。可以说“钱学森之问”是新时期下对“李约瑟难题”的拓展与升华,这两者之间都蕴含着知识分子对国家进展的深深忧思。无论国外的专家也好,国内的学者也罢。都试图通过对“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深思、浅析、探讨以寻找到科学技术进展的条件与规律,以更好的推动中国科学技术的进展,使我国早日重归世界科技的前沿。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李约瑟难题”概论,通过对“李约瑟难题”的由来、内涵、经典论述解答等这几个部分,完成了对“李约瑟难题”的介绍;在文章的第二部分,通过钱学森的个人经历、“钱学森之问”产生的背景、剖析“钱学森之问”这几个方面的阐述,完成了对“钱学森之问”的基本说明;在文章的第三部分,通过“李约瑟难题”和“钱学森之问”异同的说明、“钱学森之问”的解答,表明“钱学森之问”表面看似乎是一个培养人才的教育不足,但实质追问的是科技人才革新的不足。反思近现代中国科学技术进展的历史,以“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体现了中国社会历史进展的必定,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那种挥之不去的追求民族富强的心结。关键词:李约瑟难题论文钱学森之问论文科技进展论文

    摘要4-5

    ABSTRACT5-9

    第一章 引言9-13

    1.1 选题缘由及其作用9-10

    1.2 国内外探讨近况10-11

    1.3 探讨策略及革新之处11-13

    第二章 “李约瑟难题”概论13-27

    2.1 “李约瑟难题”的形成历程13-17

    2.1.1 西方传教士及其学者心中的“中国落后不足”13-15

    2.1.2 近代社会变革实践提出的不足15-16

    2.1.3 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对“中国落后不足”的深思16-17

    2.2 “李约瑟难题”的内涵和外延17-19

    2.2.1 不同语境中的不同表述方式17-18

    2.2.2 “李约瑟难题”的合法性之争18-19

    2.3 “李约瑟难题”的多元解答19-25

    2.3.1 社会政治方面的理由19-20

    2.3.2 文化、教育方面的理由20-21

    2.3.3 经济方面的理由21-22

    2.3.4 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方面的理由22-23

    2.3.5 传统科技观念方面的理由23-25

    2.4 “李约瑟难题”的本质25-27

    第三章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及其内涵27-37

    3.1 钱学森的个人介绍27-28

    3.1.1 钱学森的个人经历27-28

    3.1.2 钱学森的科技贡献28

    3.2 “钱学森之问”的产生28-31

    3.2.1 钱学森面对的世界科技进展特点与近况29-30

    3.2.2 钱学森面对的国内环境30

    3.2.3 “钱学森之问”的提出30-31

    3.3 “钱学森之问”的剖析31-36

    3.3.1 社会进展领域剖析31-33

    3.3.2 科技革新领域剖析33

    3.3.3 人才培养领域剖析33-35

    3.3.4 高等教育领域剖析35-36

    3.4 结语36-37

    第四章 以“李约瑟难题”到“钱学森之问”37-47

    4.1 “李约瑟难题”与“钱学森之问”的异同37-39

    4.1.1 两者本质的一致性37-38

    4.1.2 二者具体的差别性38-39

    4.2 如何解答钱学森之问39-40

    4.3 钱学森本人对不足的回答40-41

    4.4 试解“钱学森之问”41-47

    4.4.1 树立培养大师的理念42-43

    4.4.2 创造培养大师的环境43-47

    结语47-49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