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思想政治网 >如何合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如何合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收藏本文 2024-01-26 点赞:8324 浏览:3331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提倡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本质就在于不断增强农民的生产能力和致富能力。这一目标的实现,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和发掘农村人力资源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解决农民的知识化问题,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高效和优化发展。这就是今天我要谈论的题目“如何合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

我国是人口大国,但不是人力资源强国和人力资本大国, 由于受到中国传统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的影响,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非常有限。由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农民得不到教育和培训的机会,整体素质较低,对现代科学技术运用少,接受现代生产技术和知识的不高。这是造成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低、农业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

(二)、决策领导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意识不足

制约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一个基本因素,是政府官员在思想上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认识不足。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要成功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没有政府的积极主导与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然而,有些官员往往只追求看得见的政绩,对现在不可预知结果的人力资源开发不闻不问。结果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很难被提上议事日程。只有各级政府官员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举措,才能以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为基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为什么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一)、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首先,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需要。传统农业主要通过增加耕地和加大物质资源的投入来提高产出,这种发展方式投入产出比低,受土地制约,农业必须向现代集约型农业转化,即通过利用科技化、专业化、精细化来提高农业的产出、品质和附加值,以提高农业产业的效益,这种变化的关键是依赖于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
其次,现代农业明显特征之一是农业产业化。走产业化道路,是现代农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产业化的基本要求是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这就需要提高现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需要懂技术、经济、管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www.udooo.com

理等较高素质的新农民。
再次,农业现代化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农业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归根到底必须依赖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提高上来。而加快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是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备条件。

(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经济改革是我国农村面临的一项伟大的任务。这项改革需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人力资本的积累,需要农村人口素质的普遍提高。只有广大农民具备了市场经济知识、意识、意识,农村的改革才能深入下去;农民有了文化技术知识,农村的许多落后和愚昧现象才能逐步消除,从而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量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经不是土地、劳动力数量和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知识、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因此,人力资源的开发已经成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增长、创造物质财富、推动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

三、怎样合理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

(一)、建立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挖掘农村潜在的人力资源

教育是人力资源开发的核心和根本途径。如果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面向农村的教育产业,大力开发农村的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的积累,那么,教育产业就能为农村培养一大批具有较高文化水平和掌握专门技能的人才,并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把教育放在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上,进一步强化农村义务教育,最大限度地遏制新文盲的产生。
其次,农科教相结合,构筑农村成人科技教育体系。在抓好基础教育的同时,要把搞好农村成人教育作为提高农民素质的重要措施,加强协调管理,把农、科、教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县、乡、村科协,系统举办农业广播学校,农业函大辅导站、农业技术夜校以及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等,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形成一个开放式、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

(二)、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现在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大致说来,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社会怎么写作行业,三是进入城市各个行业。不论是那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不可能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开发,提高他们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首先,加快农村城镇化。小城镇是农村经济文化活动中心,是联系大城市和广大农村的桥梁和纽带。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更好地开发农村人力资源,
其次,加速乡村化。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外溢,需要适当的载体来吸纳。现阶段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是乡镇企业。再次,加大城市化吸纳。大城市是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心,但目前许多城市带动不了周围的小城镇与农村,更吸纳不了多少农村转移的劳动力,原因之一就是城市规模过小。

(三)、完善农村人力资源配置

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这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
现在农村仍有大批的劳动力被闲置,现有人力资源不能被充分利用,因而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就是要有效地去利用这批闲置资源,使他们投入到社会财富的创造中去。
对农村闲置劳动力资源的开发,需要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是大力开拓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门路,使他们有效地进入其他领域去发挥自己的资源力量。要从根本上利用农村剩余劳动力,还必须开拓更为广阔的途径。其中,小城镇建设、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社会怎么写作业的开拓是最佳途径。政府应该在这方面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促使其更快更有效地实施起来。另一方面,要大力鼓励及引进高素质人才到农村广阔天地创业,带领农村农民致富。

(四)、提出切实有效的措施,科学制定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通过大力加强农民的道德思想建设,将农民的守旧意识、“等、靠、要”的思想,转变为敢于竞争、敢于拼搏的创新精神,激发农民和接受教育、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农村人力资源不断注入新的血液。
强化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是现阶段加快开发利用农村现有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 也是当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见效最快、效果最显著的现实途径, 必须重点突破。
1.拓宽培训阵地。农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成人学校等是目前培训农民的主要阵地, 在普及农业知识、推广农业技术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要以此为基础, 进一步整合各类教育资源, 巩固老阵地、开辟新阵地, 以保证农民培训工作。
2.创新培训方式。对农民的培训一定要适应农村、农民的特点, 积极创新思路,立足于让农民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 多层次、多形式、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 让广大农民更直接、更感性地学习到新知识、新技能。
3.丰富培训内容。要根据农民发展生产、增收致富的实际需要组织培训的内容, 把重点放在发展现代农业、全民创业等方面,不断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 增强农民致富本领。此外还应加大对农民的思想道德、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培养新型农民, 推动新农村建设。

(五)、增强农村地方政府官员的开发意识

国家已将人力资源开发列入施政纲领,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将其纳入当地工作的重要日程,建议政府在花巨资进行城市建设的同时,对于农村的人力资源建设也应加大投入,各级政府要拨出专项资金用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基层政府要吸引各类教育资源向开发农业人才投资。取消各种有形和无形的限制,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吸引有志之士投身于农业发展,真正把人才引到农业生产的第一线,给农村营造一种良好的科技、文化环境,确保农民的知识、技能得到及时更新目前。

(六)加强农村人才市场建设

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和人才开发机制。农村人才市场是沟通城乡人才交流的枢纽,是优化人才资源结构、配置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快农村人才市场网络体系建设,积极拓宽人才市场怎么写作领域,完善怎么写作功能,加快市场规范化运作,为人才流动创造良好的条件。
1、健全信息怎么写作功能。及时准确了解掌握各类人才的供求信息,定期向乡村发布人才信息,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搞好信息怎么写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2、建立乡镇人才市场(工作站),以县(市)级人才市场为依托,下联乡镇人才市场,运用市场功能,构建适应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的运作框架,形成以县级人才市场为龙头、乡镇人才市场为网络的农村人才市场运行框架,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打造基地。
总之,推进基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村人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关键在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因此充分认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及其内涵,不断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全面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对推动农村城镇化,实现农民富裕,促进我国全面繁荣早日实现做出贡献,

源于:高中英语论文www.udooo.com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