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图书馆 >> 图书馆建筑学 >试述近现代史略论贵州地方历史资源在本土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流程

试述近现代史略论贵州地方历史资源在本土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流程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35688 浏览:1538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贵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但挖掘远远不够,从课堂内外两个方面来着手,可以将贵州地方历史资源有效地应用到高校的“纲要”课的教学中。
[关键词]贵州;地方历史资源;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高校本科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五门必修课之一。地方历史资源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地方历史资源引入“纲要”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中的应有之义。本文以贵州为例,略论地方历史资源在本土高校“纲要”教学中的应用。

一、贵州地方历史资源在本土高校“纲要”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学习“纲要”是大学生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了解国情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由于现行教育体制的原因,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已经学过中国近现代历史,使得“纲要”课程在内容体系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造成部分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此要求 “纲要”课教师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其中具体要求之一即任课教师必须补充教材上所没有的“新”史料。由于大学生对于一般性史实已有基本的认知和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已经熟悉的历史知识可以一带而过甚至不讲,讲授的重点应该是学生现有知识层次难以接触到的、让他们感觉耳目一新的历史知识和历史材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满足他们对新知识的需求。而我国地方历史资源丰富,是一座尚待不断挖掘的历史宝库。
从全国范围看,地方历史资源,特别是红色资源在思政课包括在 “纲要”教学中的应用已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关注。但纵观目前研究,关于贵州地方历史资源在本土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研究非常薄弱。而贵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仅就红色资源而论,贵州是革命老区,是红军长征期间在贵州历时最长、发生重大事件最多的省份。红军长征期间,足迹遍及我省68个县(市、区),建立了黔东革命根据地、黔北革命根据地、黔西北革命根据地和滇黔桂边革命根据地,留下了遵义会议、黎平会议等大量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但目前相关研究与贵州作为一个红色资源大省的身份是很不相称的,此凸显贵州红色教育研究的重要性及紧迫性。当然,除了红色资源,贵州还有其他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总之,贵州历史文化资源丰厚,但挖掘远远不够,作为贵州本土高校的“纲要”教师,应把贵州地方历史资源视为“纲要”课程重要的教学资源,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充分发掘本地的地域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融入课程的教学体系,以增强课程的可视性、生动性和说服力,从而实现教育的有效性。

二、贵州地方历史资源在“纲要”课教学中应用的主要方法与途径

(一)将地方历史资源引入“纲要”课堂教学

将地方历史资源引入“纲要”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相关内容穿插地方历史知识。在教学中可以插入相关的贵州地方历史资源中的人物传记、回忆录、历史图片、历史影视资料等。试按“纲要”课章节顺序略举几例予以说明。
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贵州成为法国的传教区,教会和外国传教士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藐视官府,欺压百姓,霸占田土,唆使不良分子挑起事端。贵州人民曾发动了一连串的“反洋教”斗争,如震惊全国的“青岩教案”、“开州教案”和“遵义教案”。在讲授“纲要”课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时,教师可以上述史实做辅证材料,使学生结合贵州地方历史资源深入了解中国人民在抵御外来侵略中,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历程,明确反侵略战争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第二章学习重点之一即了解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在论述太平天国意义时,教材指出: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此时可向学生介绍太平天国起义对贵州的影响。
辛亥革命发生后,贵州也同全国其他先进省市一样,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在贵州的统治,建立了大汉贵州军政府。在论述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时,可向学生介绍贵州自治社及大汉贵州军政府的相关史实。
邓恩铭,水族,贵州荔波县人。在中国革命史上,邓恩铭是中国少数民族最早的共产主义先驱,他是“一大”唯一的少数民族成员。在讲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中国的诞生”时,可补充邓恩铭参与创建中国,献身中国革命事业的相关史实。
贵州是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老区。中国工农红军先后6次进入贵州,足迹遍及全省60余个县、市的山山水水。正是在这五个多月的时间里,中国和红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完成了走向胜利的重大转折。黎平会议之后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错误路线,确立了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随后才有四渡赤水、强渡乌江、抢占娄山关,并有了长征以来第一次胜利——遵义大捷。以红军长征在贵州留下的文化遗址为主要内容的长征文化是重温革命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佳方式。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教学,可结合贵州上述革命战争与长征文化,进行典型案例分析,使学生结合贵州地方历史资源深入了解中国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了解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极端重要性。
在讲述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可向学生适当介绍贵州所拥有的反击侵略与抗战文化。抗日战争的胜利转折发生在贵州。1944年,日本侵略军在华战争中组织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豫湘桂战役。日军开始时气焰嚣张,占领了大片土地,甚至还打通了粤汉铁路。但是日寇最终被阻止于贵州的独山,再没能前进一步。贵州不仅是中国抗战的后方,而且也是中缅公路的必经之地,成为盟军生死攸关的交通补给线。贵州还曾与“西安事变”的发动者张学良、杨虎城将军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两个令中华民族永世难忘的民族英雄,分别在贵州的深山僻壤长达数年之久。
第七章教学内容之一即中国与党派的合作,并讲清人民共和国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这一历史事实。在论述中国领导的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形成时,可简单提及中国领导的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贵州地方建设概况。在重点阐述第八章社会主义改造的历程、改造的必要性,可以贵州社会主义改造的简要历程为典型史料予以说明,使学生深入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必要性和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九章教学基本要求之一即讲清探索中形成的建设社会主义的若干重要原则和探索中的严重曲折。“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它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和社会进步。但我们不能全盘否定“十年”,此可以“三线建设”对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具体史实予以映证。
第十章重点阐述改革开放的历史发展与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在中国的领导下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义。事实胜于雄辩,在讲述时,可结合贵州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予以事实说明。
将地方历史资源引入“纲要”课堂教学,应遵循以下主要原则:以教材和教学目的为主线;结合实际恰当引入;以学生为主体;形式多样。将地方历史资源引入“纲要”课堂教学,教学方法亦可以多样,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主要方法:讲授;历史影视资料演示;讨论;专题讲座。

(二)将地方历史资源引入课外实践性教学

在教学中开展并加强实践性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也是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渠道、改善教育教学的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环节。
我们可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性的教学活动来将贵州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应用到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上。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或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写

摘自:论文范文www.udooo.com

出观后感。贵州近现代史(1854-1949年)史迹众多。如咸同贵州农民起义遗留下来的主要遗址有:独山县播让村,咸丰四年(1854)杨元保领导的布依族农民起义遗址;凯里香炉山,咸丰五年张秀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的根据地遗址;天柱九龙山,为侗族农民起义的根据地。还有咸丰五年徐廷杰等人领导的红号军活动的江口二角庄根据地遗址,咸丰七年刘仪顺等人领导的白号军在思南开辟的荆竹园根据地遗址,咸丰八年何德胜等人领导的黄号军于的玉华山根据地遗址,以及三都九阡岜丢山水族农民起义遗址;苗军大胜清军的黄平“黄飘大捷”战场遗址等多处。1911年,贵州革命党人响应武昌起义,打响贵州辛亥革命第一的清军新军营遗址——贵阳南厂,向为驻兵之所,今是贵州省军区驻地。1930-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转战贵州达6年之久,足迹遍及60个县境,留有众多遗址遗迹,如转战黔桂边的红七军驻榕江县城的军部旧址;沿河土地湾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黎平会议会址;遵义会议会址;红军迂回转战“四渡赤水”中的娄山关战斗遗址;川黔滇省革命委员会的旧址等。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的贵州省工委和镇远地下党支部的旧址尚完整遗存;三都水族人民抗击日军的战斗遗址——石板寨,其抗敌的碉堡和敌人进攻时留下的弹痕,仍然保存着。此外,还有八路军贵阳交通站旧址和《新华日报》贵阳分销处旧址等。
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历史调查等实践活动。如利用节检测日或其他课余时间进行调查活动,让学生到贵阳近郊或具有典型意义的企业、社区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新中国历史的发展,特别是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新中国的巨大历史进步。

(三)建设相关教育网站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网站建设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积极建设贵州地方历史资源在本土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教育网站。相关教育网站应开辟专栏介绍贵州地方历史资源,如开辟相关史料、人物传记、音像资料等专栏,并注意与“纲要”教材具体章节内容相链接。关于相关教育网站建设的思考,限于篇幅,拟另专文论述。
参考资料: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材编写组主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3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贵州历史文化资源[EB],贵州省人民政府贵州省地方志,http://apply.gzgov.gov.cn /dfz/ShowNews.aspx?NewsID=3964,2010年10月18日.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课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名称:《贵州地方历史资源在本土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11SZK014。
作者简介:贺菊莲(1978-),女,汉,湖南邵阳人,贵州财经大学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史学博士。主攻方向:经济史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