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社会学 >> 文化社会学 >试述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

试述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

收藏本文 2024-01-20 点赞:5623 浏览:2084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生态脆弱地区迁移到新地方的居住分为政府引导下的移民和自发移民两大类,然后分别对贵州省六个典型喀斯特地区政府引导移民的民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到了,同理也对贵州四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自发移民进行了相应的调查和分析,最后给出相应的倡议。
【关键词】生态移民;社会适应性;政府引导;自发移民
生态移民是指为了更好协调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在政府引导下和人民群众自发组织下,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迁移到其他地区生活的现象。这样的移民至少存在两个目的:(1)原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得以恢复;(2)搬迁的居民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由于,这些搬迁的居民对原居住地有存活依赖性和感情的眷念,也就是血缘、地缘和业缘,导致这些移民从原居住地搬迁到新的居住地后存在不适应、不习惯等现象。
从社会学的推拉理论、冲突论和理性选择理论来看,在移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和民族文化传承四个维度都可以展开对移民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我们认为移民适应是一个持续的社会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的适应性有搬迁前后经济收入情况、少数民族传统观念和心态、生活习惯适应性、住房的条件差异、政府的关系状况等。我们通过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少数民族生态移民的各种适应性进行了实地调查,从这些移民的主动性与被动型性视觉不同来对这个特殊群体的社会适应性进行研究。

一、政府引导下移民的适应性

政府引导下的移民就是定义为:有政府正确指引,这些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按照政府的引导迁移往其他的地方进行生产、生活的现象,这类移民属于被动移民,他们的在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社会适应性相对较低一些。根据我们在贵州几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进行调研来看。贵州喀斯特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73.6%,达到12.95万平方千米。贵州省也是一个少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近年来,在政府引导下,贵州喀斯特地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力度不断加大,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取得成效的同时,这些移民的适应性也依然存在一些理由。
通过对贵州省的尼函、修文、镇宁、镇远、荔波、龙里等六县市的508户政府引导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情况进行调研,结果见表一:

一、贵州六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调查结果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形成下面相应的图表(图一)形式更加直观明了:

一、贵州六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调查结果折线图

从上面的表和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些在政府引导下的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在经济适应性上很适应性的程度是递减的,其他适应性都是递增的。这完全符合检测设,因为这些移民刚开始处于经济劣势,到了新的地方,经济收益较原来的地方经济条件较好,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认为很适应,但是也有人认为很不适应,这是因为这些人认为在新的地方收入效益高了,但是花费也高了。相反地,在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这五个方面的适应性趋势与前面相反,这主要是因为这类移民需要建立起新的生活圈子和环境。

二、自发移民的适应性

自发移民就是由于受到原来居住地各种影响,尤其是生态环境的影响,居民在迫切需要转变自己的生活环境下,他们自发离开原来的居住地点迁移前往新的地方寻找新的理想和生活现象,这类移民属于主动移民,他们的在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社会适应性就相对高得多。
通过对贵州喀斯特地区由于受到生态环境影响的贵州省望谟县、贵州省紫云县、贵州省织金县、贵州省赫章县等自发移民,这些移民大都迁移前往省会贵阳或者是省外的一些发达城市。通过对前往省会贵阳市的435户自发移民同样进行了经济适应、生活适应、人际关系适应、心理适应、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结果见表二:

二、贵州四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自发移民调查结果表

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形成下面相应的图表(图二)形式更加直观明了:

二、贵州四个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自发移民调查结果条形图

从上面的表和图我们可以清楚看到,这些自发移民在每种适应性指标上都是认同程度比较高的,这也完全符合我们队自发移民的检测设,因为这类移民迫切需要转变自己的存活环境和生活条件,在人际关系、心理、语言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关注程度不是很重,同时这类移民最为关注的是自己的经济条件,只要经济条件变好了,他们就认为自己的适应性提高了。但是在文化适应性上,这类移民的大部分还是认为基本适应和一般,因为这部分大都是文化程度较低,在文化程度上有一种卑微的心理。
通过对六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环境理由政府引导的移民和四个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由于生态理由自发移民进行生态移民的社会适应性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了相应的实地调查,将这两类移民的经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展开调查和统计研究,并做了相应的分析。在当代社会中,倡议各种社会工作机构、社区管理、政府机构和其他组织都关心生态移民,在济适应性、生活适应性、人际关系适应性、心理适应性、语言适应性和文化适应性等六个方面都提高他们的认同感,这样才能更好、更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大家庭。
参考文献
[1] 贵州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 赵婷.生态移民显成效增收潜力需深[J].统计与经济, 2013(12).
[3] 何海狮.生态移民中的摆动模式——以粤北方洞瑶族村为例[J].广东社会科学,2013(4).
[4] 鲜亮.固原市原州区寨科乡吕套村生态移民区沙地治理规划及实践[J].现代农业科技,2013(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贵州省人文社会科学项目“贵州喀斯特地区生态移民适应性研究”成果;贵州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项目“喀斯特地区自发性生态移民适应性研究[校学生科研2013(172)]” 成果和贵州民族大学民族基地院所(中心)项目“生态移民的社会心态适应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金升菊(1987- ),女,江苏苏州人,贵州民族大学社会学硕士研究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