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外科护理 >关于5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关于5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收藏本文 2024-03-04 点赞:17086 浏览:7194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最佳护理策略。策略:选取我院 5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紧急救治、护理、安全转运。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出到达患者患者发病现场后,医护人员对AMI的患者实施急救的策略和经验。结果:56 例患者抢救成功,治愈出院,2 例患者由于未及时拨打求救电话,延误最佳抢救时间,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院前急救准备充分,及时明确诊断,争分夺秒抢救、护理患者,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心肌梗死;院前急救;护理
1004—7484(2013)09—0409—02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肌缺血性坏死。系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供血减少或中断而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缺血所致的心肌缺血坏死,从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其起病急,病情变化迅速,常因并发心源性休克而死亡[1]。目前,全球每年 1700 万死于心血管疾病者中,有一半以上死于急性心肌梗死,尽早给予院前急救护理可有效地挽救患者生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院前急救是医院急救工作的最前沿,及时准确地做出诊断和救护,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和愈后生活质量。因此,院前急救护理至关重58 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护理体会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要。现将 2011 年至 2012年我院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58 例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58 例,男 36 例,女 22 例,年龄最大的 75 岁最小的 32 岁,平均年龄 53. 5 岁,其中前壁梗死 16例,下壁梗死 11 例,后下壁梗死 12例,侧壁梗死 10 例,前壁合并下壁梗死6 例,前壁合并侧壁梗死 3 例。
1.2 结果 58 例患者中 56 得到了急救护理和治疗,转危为安,平均住院 28 d 左右痊愈出院,2 例由于发病急骤,梗死面大,疼痛不典型,有严重恶心、呕吐、家属没有及时向 120 拨打急救报告,延误最佳抢救时间,患者因心源性休克,心脏骤停,抢救无效临床死亡,急救护理成功率为 96.6%。

2 急救前准备

2.1 急救物品准备 急诊科内急救仪器即“五机”“八包”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急救药品定期检查有无缺失或失效,如抗心律失常药、升压药、冠状血管扩张药、呼吸兴奋药、溶栓药物等要保持完好齐全。出诊车、出诊箱内急救物品准备齐全,定品种、定数量、定期检查、补充、维修,要求用后及时补充,当日出诊班在出诊前再次检查补充,并根据急救电话记录,补充急需的急救物品。
2.2 急救电话记录内容全面 设计 120 急救电话接诊记录卡,内容包括: ① 性别、年龄、患者发病情况,特别询问患者的意识情况。② 患者所处的位置: 问清患者所处确切位置,如不能确切应说清大体方位、附近标志性的建筑者,最好有人在路边处等侯。③联系策略: 问清联系策略,家里人员情况,以便及时联系。④问清患者的特殊要求,了解患者家中是否备有油等,并告知叮嘱患者在救护人员未到之前尽量禁止一切活动,保持安静环境,情绪平稳等注意事项。,并告诉救护人员大致可以到达的时间。做好接诊记录。
2. 3 出诊及时急救中心设在我院急诊科,出诊人员及司机在 24 h 医院待命,接到急救电话后,5 min 内出车。并带上接诊记录卡,在路上随时与家属联系。

3 急救护理策略

3.1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是起病急、进展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早期识别、积极救治、明确诊断是做好院前急救积极正确的处理前提。应在最快的时间内描记心电图,对患者进行详细查体,测量生命体征,确定诊断,明确梗部位、范围,评估此次发病有无明显的诱因,胸痛发作的特征,尤其是起病的时间、疼痛剧烈程度、是否进行性加重,有无恶心、呕吐、乏力、头晕、呼吸困难等伴随症状,是否有心率失常、休克、心力衰竭等表现。如发现心跳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
3.2 吸氧 采用面罩吸氧 4 ~ 6 L /min,合并左心衰时可在湿化瓶内加入 20% ~30% 乙醇高流量吸氧,吸氧可提升血氧饱和度,使心肌缺氧状态改善,缓解心绞痛,阻止心肌的进一步损害,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改善预后,减少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
3.3 止痛护理 心肌梗死引发的胸痛严重而持久,可导致患者情绪烦躁、大汗、呼吸急促等,导致患者冠状动脉痉挛加剧加重心肌缺血而引起梗死面积的扩大,因此,迅速止痛尤为重
要,护士立即遵医嘱给患者舌下含服油 0. 5 mg 或速效救心丸 10 ~15 粒,以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心肌血供,阻止梗死面积进一步扩大,如不缓解可给予或哌替啶止痛,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给予硝酸脂类药物时应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维持收缩压在 100 mm Hg 以上。
3.4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越早越好,在抢救过程中,医生负责准确快速地诊断,指挥用药治疗和监护仪器的操作与观测。护士负责患者呼吸道畅通和氧气持续低量吸入的保持,准备好气管插管的工具,辅助快速地建立静脉输液的通路,按医生要求进行用药,保留用药证据[2]。抢救使用的静脉穿刺针管径要大,以保证在短时间内快速输注抢救药物,应用静脉套管针明显优于其他穿刺针。遵医嘱应用溶栓药物。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3.5 溶栓治疗的护理 心肌梗死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因此,溶栓治疗必须即刻实施[3]。使用溶栓药物前,询问患者是否有脑血管病史、活动性出血或出血倾向、严
重而未制约的高血压、近期大手术或外伤史等溶栓禁忌证,诊断明确后立即嚼服肠溶阿斯匹林片 300 mg,然后根据病情进一步用药治疗。早期原则上用药时间越早越好,溶栓越早,血管再通率越高,死亡率降低越明显。一般在起病后 6 h 内尿激酶 100 ×106U ~ 15 × 106U,用 5% 葡萄糖 20 ml 溶解后加入100 ml 生理盐水中 30 min 内静脉输注。
4 安全转运医护人员在转运之前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患者现在病情及转入院内治疗的必要性,并告知在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风险以取得配合,并在有关文书上签字。患者转入院内后,接诊护士应和病区护士一道送患者至床旁,向病区护士交清患者的病情及生命体征以及院前急救情况,并在有关文书上签字后方可离开。

5 心理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普遍存在不安全感,护理人员要给予精神安慰,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去影响患者,以精湛的技术和人性化的怎么写作,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以配合急救治疗;患者的焦虑情绪多来自于对今后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担心,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并指导患者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正确对待自己的病情。告诉家属对患者要积极配合和支持,并创造良好的身心修养环境,生活中避开对其施加压力,当患者出现紧张、焦虑或烦躁等不良情绪时,应予理解并设法进行疏导,

6 饮食与休息

起病后 4 ~12 h 内给予流质饮食,以减轻胃扩张,随后过渡到低脂、低胆固醇清淡饮食,提倡少量多餐。发病 12 h 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病房环境安静,限制探视,并告知患者和
家属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和交感神经兴奋性,有利于缓解疼痛。
7体会
急性心肌梗死最早出现的最突出的症状时疼痛,疼痛的性质部位与心绞痛相似,所以应及早识别,除积极治疗外,周密的护理也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步骤之一。加强护士急救意识培养和急救技能的培训是急救成功的基础,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和转运对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具有重大作用。AMI 患者只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和护理才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 内科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247-249.
[2] 张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J],基层医学论坛,2010,(5):466
[3] 殷彩玲,熊丽艳,田秀君. 急性心肌梗死反复室颤一例护理体会.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 9) : 707-70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