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护理 >> 外科护理 >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调查与综合护理策略

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调查与综合护理策略

收藏本文 2024-03-13 点赞:4252 浏览:97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目的 调查分析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探讨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出血、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策略 280例产妇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例,均采用常规产后护理,干预组加以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及睡眠质量。 结果 流产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抑郁、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及巨大儿均与产后出血有关(P<0.05),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干预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护理措施改善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关键词] 产后出血;睡眠质量;危险因素;综合护理
[]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调查及综合护理策略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3)33-0047-03
产后出血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的首要理由,死亡率约30%[1],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健康,是产科重点预防的并发症。产后出血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体质虚弱与之关系密切。研究显示,产前睡眠障碍对产妇机体功能和心理状态可能产生明显影响,可能增加并发症的发生,而约65%的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2],故改善产妇睡眠障碍不仅提高其对分娩的耐受度和生活质量,还可能有助于减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通过对280例产妇进行分析和对比,寻找产后出血危险因素,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出血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策略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2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年龄21~38岁,平均(26.65±4.28)岁,排除合并严重心、脑、肺、肝、肾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产后并发症患者。初产妇208例,经产妇72例,其中自然分娩118例,剖宫产162例;单胎217例,多胎63例;足月妊娠分娩192例,未足月妊娠分娩88例;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72例,妊娠糖尿病64例。2012年9月前收治的产妇140例为对照组,2012年9月以后收治的产妇140例为干预组,两组年龄、生育史、分娩方式、单胎或多胎、孕周、妊娠高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作用(P>0.05)。

1.2调查策略

1.2.1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调查 调查对象为对照组产妇,采用调查表收集对照组产妇与产后出血相关的资料,包括年龄、体重指数、流产史、孕周、妊娠高血压疾病史、妊娠糖尿病、抑郁症状、产前睡眠质量、吸烟史、新生儿体重、胎盘状态和宫缩情况等。
1.2.2 心理状态调查 调查对象为两组产妇,在产前及产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产妇进行抑郁状态评估,>53分为有抑郁症状,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2.3 睡眠质量调查 调查对象为两组产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评价两组产妇产前睡眠质量,总分21分,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产后24 h出血量>500 mL为产后出血。

1.3 护理策略

对照组采用健康宣教、基础护理及产后指导等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依据产后出血调查结果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以可干预性因素抑郁和睡眠质量为护理干预的重点。
1.3.1 产前及产后心理干预 采用文字流程、图标指示或教学录像对产妇进行分娩过程的教育,指导产前及产后行为方式,使产妇建立良好的知识和心理基础。保证产妇良好的睡眠心理和环境基础,倾听产妇心声,倡议家属给予更多关爱,并教育产妇保持乐观情绪对胎儿、分娩过程、新生儿及产后自身的益处,产程开始后允许家庭成员陪伴,符合条件的自然分娩的产妇家庭可允许伴侣陪伴进入产房给予心理支持,产后及时指导婴儿护理,倡议家属同时对产妇和新生儿给予关注,并主动承担新生儿照顾。
1.3.2 营造适宜的睡眠环境 给予及时清洁污物,保持产妇生活环境清洁和良好的精神状态,健康新生儿早期与产妇同处,减少母婴分离导致的泌乳及心理障碍,应营造温馨环境,增加产妇及家属的幸福感,给予睡眠干预,提供安静、温度适宜、光线柔和、床褥和枕被舒适的良好睡眠环境,减少夜间巡视,并避开发出噪音,产前指导采取左侧卧位睡眠,避开子宫旋转影响血供,调整睡眠时间,早睡早起,减少白天睡眠时间,多做运动锻炼,教会产妇睡眠前忌饱食、饮咖啡或浓茶,放松肢体,采用深呼吸的方式放松心情。
1.3.3 产后护理干预 对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产妇重点给予血压制约干预,适时给予缩宫素,按摩子宫,密切关注产妇生命体征、宫缩、产道裂伤、胎盘残留及流血,早期进行母乳喂养,刺激内源性催产素分泌推动宫缩。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流产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抑郁、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及巨大儿均与产后出血有关(P<0.05),进行多因素分析,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1、2。
2.2 两组抑郁、睡眠质量比较干预组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等维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干预组产后出血量和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作用(P<0.05),见表4。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严重的产后并发症,产妇因失血过多可能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由于相关因素众多,预防产后出血的措施仍需进一步改善,以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后出血发生。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16例产妇发生产后出血,通过分析相关临床资料,流产史、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糖尿病、抑郁、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及巨大儿经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分析,均与产后出血有关(P<0.05),多次流产可能伤及生殖系统结构和功能[4],妊娠期并发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糖尿病可能导致子宫及周围组织血管病变[6,7],而情绪抑郁、睡眠质量差则可能影响产妇神经内分泌系统导致内分泌功能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8,9],前置胎盘、宫缩乏力和巨大儿都是导致子宫内膜、肌层损伤及修复功能受损的主要机制[10,11],以上原因均可能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可为临床预防产后出血提供有针对性的依据。其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抑郁、睡眠质量、前置胎盘、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表明其对产后出血的发生起重要的促进作用,此类患者应被列为产后出血重点预防人群,对合并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人群产前积极控制血压,产中和产后给予密切的生命体征监护,并合理用药干预;我国前置胎盘发病率逐年上升,是威胁产妇顺利分娩、诱发严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12],产前检查早期明确前置胎盘的产妇,积极给予干预,减小对分娩的影响,术中和术后加强监测;宫缩是子宫修复止血的重要机制,通过肌纤维强劲收缩,压迫子宫壁血窦使之关闭止血[13],因此凡可导致子宫收缩功能减弱的原因都应及时干预并尽量避免,加强监控,同时利用外源性和内源性促宫缩手段达到止血目的。
由于疾病相关因素除积极对症治疗外护理可干预空间较小,故本研究综合护理策略以可干预性较强的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作为护理干预的重点。妊娠期间孕妇体内激素变化明显,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易导致情绪波动产生抑郁等不良情绪,引起机体应激导致睡眠障碍,而睡眠障碍与抑郁互成推动关系,产妇体内糖皮质激素和儿茶酚胺等大量分泌,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功能。本研究也显示,睡眠障碍和抑郁都与产后出血有关,从而对产妇产生不良影响[14]。本研究发现,常规护理的产妇产前睡眠质量明显较差,睡眠障碍情况较普遍,存在浅睡眠、易觉醒、睡眠时间不足、日间功能障碍等突出理由。干预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由认知、心理、睡眠等方面针对产妇知识储备、心理疏导、睡眠调节等方面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减少对分娩产生不良影响。
产后干预组产后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执行的综合护理干预,术前减少患者心理负担和压力,纠正睡眠紊乱状况,术中给予心理抚慰和合理处置,术后积极推动子宫收缩,早期让婴儿吸吮推动内源性促宫缩激素释放,按摩子宫推动宫缩,密切关注生命体征,预防和及时处置并发症;注重人性化细节护理,尊重产妇隐私,关注个人形象,营造温馨氛围,缓解产妇不良情绪,整体改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发展,医疗怎么写作模式向综合化、人性化发展,人民对健康的需求和要求都不断提高,医疗怎么写作内容和水平需要不断丰富和提高,不仅限于治疗疾病,更多应关注患者身心整体健康并顾忌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产后出血是产科疾病预防护理的重点之一,改善睡眠质量则是身心调节的着力点之一,两者存在相互联系,而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分别达到了良好的护理效果,从疾病、心理和生活行为等方面共同作用于产妇,从而提供优质医疗怎么写作。
[参考文献]
[1] 冷辉,王义芝. 心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睡眠情况及泌乳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73-74.
[2] 汤芳. 产前强化培训对初产妇产后焦虑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8):55-56.
[3] 金玉微,全小珍,胡晓秋. 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3):413-415.
[4] Julie Blanc,Blandine Courbiere,Raoul Desbriere. Uterine-sparing surgical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 is it always effective[J]. Archives of 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2012,285(4):925-930.
[5] 丁晓娟. 循证护理对产妇睡眠质量和产后出血的影响[J].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7):2704-2705.
[6] 成玉春,方丽君.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J].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1089-1090.
[7] 张燕,宋庆宏. 急性产后出血的早期诊治[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 17(2):363-364.
[8] 黄暖英. 产后出血常见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5):524-525.
[9] 宋洁,张小红. 产后子宫按摩对产妇泌乳和预防子宫产后出血效果观察[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1):1232-1233.
[10] 徐莺,朱昊平,胡峥. 流动人口分娩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对照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2013,10(11):4-6.
[11] Veronik,Markova,Jette Led. Evaluation of multi-professional obstetric skills training for postpartum hemorrhage[J]. Acta obstetricia et gynecologica Scandinica,2012,91(3):346-352.
[1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调查及综合护理策略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2] 崔金兰,卢秋芬. 产后出血患者不同护理措施疗效比较[J]. 中国医药导刊,2013,34(4):720.
[13] Hunter LA. Exploring the role of 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 The Journal of perinatal &; neonatal nursing,2010,24(3):207-214.
[14] Wendy R,Sheldon JB,Jill D. Misoprostol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postpartum hemorrhage[J]. 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2012,21(2):235-250.
(收稿日期:2013-08-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