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工程项目管理 >> 项目质量管理 >建筑节能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理由

建筑节能寒冷地区住宅建筑节能理由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8741 浏览:3312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能源供应的日益紧缺,节约能源已成为保证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建筑作为能耗大户,节能工作已刻不容缓。在我国历年的建设总量中,住宅建筑始终占很大比重;住宅建筑的节能理当成为建筑节能工作的重点。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出发,结合寒冷地区的地理气候特点,对住宅建筑的节能构造技术进行了积极而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引言
寒冷地区气候特征是冬季寒冷(最冷月平均温度 0~-10℃和<-10℃),建筑护结构承受低温和风、雪的侵扰,夏季炎热,建筑护结构承受高温和太阳辐射及雨水的侵扰。因此建筑物在设计时应满足冬季保温 、防寒、防冻等要求。 目前我国每年建成的新建筑中,95%仍旧属于高能耗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气候相近国家的 3 倍左右,我国建筑能耗占全国能源消耗近 30%。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源意识的提高、政府部门的重视,我国要大力发展建筑节能,而且刻不容缓。

1.寒冷地区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

1.1在建筑节能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过少

1.1部分地区节能工作没有专人负责,管理比较松散,因而建筑节能工作无法系统进行。

1.1.2由于资金短缺,进行供热体制改革所需要的基础数据无法收集到位,很多研究开发项目都处于停滞状态,如现有建筑的节能改造项目的落实缺少有效手段,难以实现。

1.2建筑节能产品、技术得不到有效推广

一些成熟的节能技术与节能产品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一是节能技术和产品的可选择性不足,一些成熟的新技术、新产品得不到及时推广应用。特别是结合消防设计的要求,建筑保温材料的选择性严重不足。在新技术、新产品推广应用中没有形成竞争机制,不能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二是新型节能材料虽然性能优良,但偏高,难以推广。

1.3供热体制改革的进度制约建筑节能的工作推动

由于

摘自:毕业论文的格式www.udooo.com

基础工作薄弱,分户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分户计量统计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部门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建筑节能工作的要求。使得我区的供热体制的改革至今进展缓慢,影响了建筑节能作的整体进度。

2.确保节能建筑工程的质量

2.1严格检测保温体系,加强对保温体系的技术鉴定及监控。

2.2加强对保温材料质量的监控,完善保温材料的进场验收及复检制度。

2.3重视门窗的选型、配套及其质量,使其能达到综合节能的效果。

2.4加强对监理、施工、监督等工程技术人员的培训,使之充分了解新的保温体系、保温材料和操作规程等方面的知识。

2.5进一步完善监督检查及验收要点,严把质量关。

2.6要抓住外墙外保温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质量通病,如:与墙体和各层间容易出现的空鼓问题;找平层、保护层容易出现的裂缝问题.夕饰面层与基层的牢固连接问题;易撞部位的加强和保护问题;门窗洞口保温层的施工问题等。这些都必须认真研究,引起重视,并加以严格的控制。
2.7加强建筑保温材料的施工监管。要严格执行《民用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中关于保温材料燃烧性能的规定,从材料、工艺、构造等环节提高外墙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和工程质量。

3.建筑节能的技术措施

3.1建筑体型设计

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根据有关测定资料,在相同条件下,东西向板式建筑的传热耗热量比南北向的高5%左右。主要房间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控制建筑物的体型系数,建筑物体型系数是衡量建筑的形体设计是否节能的重要指标。对一定体积的建筑物来说,体型系数越大,耗能量就越大。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窗墙比以及提高外窗的节能性能。

3.2缓冲空间

“缓冲空间” 在建筑的南立面设置大玻璃面的“阳光室”,又称“缓冲空间”。这一空间如同集热器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收、贮藏热量的作用,它类似于中国许多地方由玻璃窗封闭阳台的做法,其作用如同温室,在冬季可有效提高室温,降低采暖能耗。当“缓冲空间”中的温度升高时,热量就会被地板和墙面所吸收,然后在室内慢慢释放。如在其中设置可移动的保温层或通风系统就可根据需要合理地在室内分配从这里所获得的热量。“缓冲空间”适用于寒带气候,在西欧、北欧和北美国家应用较多。 另外可利用中庭作为缓冲空间,这里中庭的物理功能与内涵比传统意义的中庭有着更加丰富的内容,在冬季,中庭则是一个封闭的大暖房;它成为办公室间与外界空间的热缓冲空间,起到了保温节能的“温室作用” 。

3.3太阳能集热器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