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工程 >> 系统工程 >试谈火星基于精确动力学模型火星探测轨道设计

试谈火星基于精确动力学模型火星探测轨道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3-25 点赞:6933 浏览:2148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深空探测已成为世界航天活动的重要进展方向。火星是地球轨道外侧最靠近地球的行星,也是开展行星探测的首选目标。随着航天技术的进展,我国在完成月球探测后即将展开对于行星和小行星的深空探测任务。文本主要探讨了火星探测直接转移任务的轨道设计及优化,为我国即将展开的火星探测提供参考。首先,直接转移轨道设计包括通过求解日心段转移不足确定发射窗口,基于圆锥曲线拼接法对地心段轨道参数和火心段轨道参数进行初步确定。然后,在精确动力学模型和相关的约束条件下,通过微分修正的策略对初始轨道参数进行了修正,得到由地球逃逸双曲线近地点到火星进入双曲线近火点的直接转移标称轨道。其次,在日心段轨道中途修正轨道设计中,考虑到误差传递的特性、到达火星的进入误差条件以及与火星隔离距离的要求,通过数值仿真策略,对探测器中途修正对策进行浅析。根据探测器当前的状态参数可以进行轨道预报,得到终端状态的误差;通过蒙特卡洛仿真可以得到修正脉冲和修正后终端误差的统计特点随着修正时刻的变化情况。为了节省修正燃料消耗,修正时刻通常选取脉冲随修正时刻变化的极小值点。如果终端误差精度不满足要求,则需增加轨道修正次数。本论文结合我国探测器的误差情况得到日心转移历程中需要四次轨道修正,修正对策和国外轨道设计对策相吻合。最后,对探测器的捕获不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探测器经过日心段的转移到达火星影响球相对火星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近似为常数,根据脉冲模型的估计,探测器需先主动捕获到偏心率较大的椭圆轨道,然后通过气动减速至近圆形工作轨道。本论文探讨了探测器捕获后的目标轨道半长轴和偏心率给定情况下的燃料最优不足,求解最优制约对应的两点边值不足,得到燃料最优情况下的初始条件、捕获对策及燃料消耗。结果表明最优捕获对策为捕获发动机开机后以最大幅值工作至捕获结束,推力的方向近似沿着速度相反方向。为了满足工程需求,还利用粒子群算法对于轨道直接捕获历程中捕获发动机的姿态线性变化、惯性定向、沿着速度反向三种对策进行了参数的设计与优化,并且比较了燃料消耗量和误差对于结果的影响。然后,对于气动辅助对策进行了简要的浅析。关键词:火星探测论文B平面论文中途修正论文捕获论文粒子群算法论文

    摘要3-4

    Abstract4-9

    主要符号对照表9-11

    第1章 引言11-17

    1.1 探讨背景及作用11-12

    1.2 国内外进展近况12-15

    1.2.1 国外深空探测的进展12-14

    1.2.2 我国的深空探测情况14-15

    1.3 火星探测关键技术的探讨策略15-16

    1.4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16-17

    第2章 探测器的轨道设计与优化基础17-26

    2.1 时间及坐标系系统17-19

    2.1.1 时间系统17

    2.1.2 坐标系系统17-19

    2.1.3 星历数据19

    2.2 深空轨道动力学模型19-20

    2.3 深空探测器轨道根数及 B 平面参数20-22

    2.3.1 深空探测器轨道根数20-21

    2.3.2 B 平面参数21-22

    2.4 参数优化策略22-25

    2.4.1 间接法22-24

    2.4.2 粒子群优化算法24-25

    2.5 本章小结25-26

    第3章 火星探测器直接转移轨道设计26-39

    3.1 轨道参数初步设计26-36

    3.1.1 日心轨道设计和发射窗口选择26-29

    3.1.2 地心段参数的确定29-35

    3.1.3 火心段参数的确定35-36

    3.2 精确动力学模型下微分修正36-38

    3.3 本章小结38-39

    第4章 中途修正39-58

    4.1 国外型号的中途修正39-41

    4.2 中途修正的基础论述41-44

    4.3 日心轨道中途修正设计44-47

    4.3.1 各阶段的误差及终端指标44-45

    4.3.2 目标参数的偏置45-47

    4.4 中途修正对策浅析47-57

    4.4.1 发射入轨浅析48-49

    4.4.2 第一次修正浅析49-52

    4.4.3 第二次中途修正浅析52-55

    4.4.4 第三次中途修正浅析55-56

    4.4.5 第四次中途修正浅析56-57

    4.5 本章小结57-58

    第5章 行星探测器的捕获不足58-81

    5.1 捕获不足的初始条件及脉冲推力的模型浅析58-62

    5.2 主动捕获技术探讨62-73

    5.2.1 燃料最优捕获对策62-65

    5.2.2 推力惯性定向的燃料最优轨道65-68

    5.2.3 推力沿着速度反向情况下的燃料最优轨道68-69

    5.2.4 卫星姿态角速度保持恒定情况69-71

    5.2.5 转变近火点幅角的燃料代价71-72

    5.2.6 误差对于捕对策的影响72-73

    5.3 气动捕获不足73-80

    5.3.1 大气密度模型74

    5.3.2 减速对策74-78

    5.3.3 气动减速对策浅析78-80

    5.4 本章小结80-81

    第6章 结论与展望81-82

    6.1 探讨总结81

    6.2 展望81-82

    第7章 参考文献82-85

    第8章 致谢85-87

    第10章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探讨成果8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