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语文教学 >>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 >简析梅《梅》官员形象

简析梅《梅》官员形象

收藏本文 2024-02-25 点赞:27820 浏览:13061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明代“四大奇书”之一的《梅》,以其高超的艺术技巧、空前绝后的写实精神,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晚明社会画面。因此其写实精神历来为后人所称颂。而作为写实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作品重要思想内容的官员形象自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官员形象也是《梅》主旨为暴露文学的重要佐证之一。
关键词:《梅》官员形象写实精神暴露文学
一个特定社会中的官员群体的所作所为是反映时代特色的重要依据之一。《梅》作为晚明社会的特定产物之一,其中的官员形象真实地暴露了时代的腐朽和黑暗。《哲学与文化》一书中说:“应当说,文化不仅是社会的某个部分或某一层面、某一领域的现象。文化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它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和各个部分之中。可以这样说,文化在社会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渗透到各个角落。”因此,循着官员形象或可分析并揭示出晚明社会腐朽的社会文化性质。
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有这样的昏君,怎可能衍生出清明的盛世呢。郑振铎先生说:“表现真实的中国社会的形形色色者,舍《梅》恐怕找不到更重要的一部小说了。”

一、拉帮结伙

拉帮结伙即政治家族化。蔡京作为封建官僚体系中的权臣、重臣,为了维护自己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统治地位,在和地方扶植了大量的亲信、“门生”、“义子”,从而形成了以其为核心的统治网络。而这个集团以维护集团利益为最高出发点。《梅》对此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例如东平府尹陈文昭,他的出场作者别有一番安排,“这东平府府尹姓陈,双名文昭,乃河南人氏,是个极清廉的官”。伊始,陈文昭确是披着“清廉”的外衣,先是问明详情,之后便勃然大怒,愤愤的把押解的司吏钱老“痛责二十板”。非常不满自己下属的作为,说道“你那知县,也不待做官,何故这等任情卖法”。遂打开武松枷锁,下在牢里。从这些判断他的确清廉,但事情随之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西门庆打点杨提督继而转求蔡太师。果然太师一封紧要密书,便免提西门庆、潘氏。武松却是脊杖四十,刺配二千里充军。原来这陈文昭“原系大理寺寺正,升东平府府尹,又系蔡太师门生,又见杨提督乃是朝廷面前说得话的官,以此人情两尽了”。
蔡太师根本不需要过问武松的案情,因为他维护的是这个集团的利益。陈文昭一方面听从自己的“老师”的差遣,另一方面又照顾了杨提督的面子,可谓一石二鸟。
拉帮结伙是导致官场黑暗的毒瘤之

一、通过拉帮结伙巩固自己的实力,维护集团利益,从而达到打击忠良,把持朝政的目的。

二、卖官鬻爵

一个朝代的官员选拔至关重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王朝兴衰。古代选

学位论文参考文献格式www.udooo.com

官途径主要是科举考试,而《梅》反映的晚明官场却为卖官鬻爵所充斥。
山东理刑副千户西门庆便是卖官鬻爵典型案例之一。
西门庆“原是清河县一个破落户财主”“从小儿也是个好浮浪子弟,使得些好拳棒,又会,双陆象棋,抹牌道字,无不通晓。”就是这样一个不学无术,连写字都要靠自己女婿甚至要“外聘”秀才的文盲西门庆,却善于跑官要官,“但见黄灿灿金壶玉盏,白晃晃减靸仙人,良工制造费工夫,巧匠钻凿人罕至。锦绣蟒衣,五彩夺目;南京纻段,金碧交辉。汤羊美酒,尽贴封皮;异菓时新,高堆盘榼。”通过几次献媚蔡京而获得了山东理刑副千户之职。
颇为有趣的是蔡京的一段话,“礼物我故收下,累次(按:请注意“累次”!)承你主人费心,无物可伸,如何是好!”虚伪一番之后,说“既无官役,昨日朝廷钦赐了我几张空名告身札付(按:请注意,这是皇上给他的![3]),我安你主人在你那山东提刑所做个理刑副千户,顶补千户贺金的员缺,好不好?”
黄霖老师为上文作按语,累次表示多次,意指西门庆多次行贿蔡京,让蔡京感到不好意思,所以就给了他一张“空名告身札付”。黄老师特别指出“钦赐”即这是皇上给的。简单两字就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封建王朝的最高者——皇帝。小说尖锐地指出导致这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倡导者”便是当今天子,所谓上行下效,有这样的卖官的皇帝,就有这样卖官的奴才,更有西门庆这样写官的奸商。
卖官鬻爵阻碍了正常的选官制度,通过大肆写官卖官,一些无德无能的庸才进入统治阶级。这些人大都毫无实学,只会溜须拍马,并且一旦到任只会做一件事就是压榨百姓,加重了官场的腐败,吏治黑暗。

三、权钱交易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晚明这样一个商品经济发达的社会中,金钱可谓无孔不入。作为社会统治阶级的官吏们面对金钱的诱惑往往会枉法,贪污受贿,上演一幕幕权钱交易的卑劣行径。金钱和政治之间的联系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4]。
小说十八回,当杨提督暂时被弹劾倒后,西门庆看到邸报上自己的亲家陈洪要被“拟枷号一个月,满日发边卫充军”之后,生怕连累自己。于是,连忙派家人上京打点上下。因为此时的蔡京“亦因言官论列,连日回避阁中之事”而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家奴来保遂打点结识了当时掌握着生杀大权的“三法司会问”右相李邦彦。常言道:“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邦彦见五百两金银只写一个名字,如何不做分上,即令左右抬书案过来,取笔将文卷上西门庆名字改作贾庆;一面收上礼物去。”五百两白银写一个人名确实划算,但若是真有个叫贾庆的人的话,岂不遭殃。堂堂“三法司会问”右相却如此贪财,草菅人命。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地方官员更是如此。
小说十回中,武松为了给兄长报仇而误杀皂吏李外传,被押送见官后,“西门庆差心腹家人来旺儿,馈送了知县一副金银酒器、五十两雪花银”并上下打点后,知县李达天徇私枉法,颠倒黑白,将昔日手下爱将武松屈打成招。
这样权钱交易的案例,《梅》中比比皆是。十九回,西门庆使恶霸鲁华、张胜毒打蒋竹山,本应主持正义的夏提刑只因西门庆打了个“招呼”,就乱判蒋竹山。三十四回韩二与嫂嫂王六通奸,被一群游手好闲的无赖押送见官。古代叔嫂通奸依律本当重罚,却因韩道国求情,略表心意之后,西门庆随后释放王六,又找了个理由释放了韩二。二十六回西门庆听从金莲的唆使,陷害家奴来旺盗窃。见官后,西门庆只差玳安下了一百石白米与夏提刑、贺千户,便轻而易举地将来旺发配徐州。司法公允丧失殆尽。

四、骄奢淫逸

《孟子·告子》云:“食色,性也。”表明食色并重,为人的两大需要。但是《梅》中的官员远远不是满足基本温饱,而是极尽骄奢。据不完全统计,书中写到的菜肴百余种,写到饮酒389次,只有六十二、九十八两回没写酒。小说写了许多丰富多彩、精美绝伦的食物,除《红楼梦》外,恐怕再没有小说能够企及。
以小说主人公家的一顿早饭为点,展开整个官场骄奢淫逸之风的。“说着,两个小厮放桌儿,拿粥来吃;就是四个咸食,十样小菜儿,四碗顿烂,一碗蹄子,一碗鸽子雏儿 ,一碗春不老蒸乳饼 ,一碗馄饨鸡儿 ,银厢瓯儿,粳米投着,各样榛松栗子、果仁、梅桂、白糖粥儿。西门庆陪应伯爵、陈经济吃了,就拿小银锺筛金华酒,每人吃了三杯。(二十二回)”
春不老和乳饼是比较陌生的。黄霖在《梅讲演录里》解释道:“春不老,就是腌的雪里红。乳饼,就是一种乳制品。”一顿普通的早饭就有四样下饭与银镶瓯里的粥,已是非同一般啦。
与之相对比的,小说一百回写到“挑河伕子”吃的是“做出一大锅稗稻插豆子干饭,又切了两大盘生菜,撮上一把盐”。真可谓天上地下啊。仅仅是一顿早餐就这样悬殊,就这样奢华,何况正餐。
俗话说:“万恶淫为首。”张竹坡《杂录小引》为西门庆做了一个统计,除男宠外,他所的妇女竟达19人之多。正如潘金莲讽刺他说的,“属皮匠的,逢着的就上”,“若是信着你意儿,把天下老婆都要耍遍了罢!”
西门庆只是东平府的一个小人物,放在当时的大宋来说微不足道,他上面的上面还有许许多多的人。西门庆尚且如此,那他上面的人只能更甚于他。通过以小窥大,真实地展露出当时的官场黑暗。

五、官官相卫,相互勾结

自古官官相护,《梅》中对于这样的描写俯拾皆是。官员之间大都相互勾结,作奸犯科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小说七十五回荆都监为谋求政绩得到好评,转求与宋巡按交情甚好的西门庆从中说情。“巡按宋公过年正月间差满,只怕年终举劾地方官员,望乞四泉借重与他一说。闻知昨日在宅上吃酒,故此斗胆恃爱。”并夸下海口“倘得寸进,不敢有望”。西门庆收到好处之后,非常“务实”的给他美言了几句,“周总兵虽历练老成,还不如济州荆都监,青年武举出身,才勇兼备,公祖倒看他看”。经过西门庆的一番吹嘘,宋巡按果然给了“好评”。
在这个过程中,西门庆顺便把自己的狐朋狗友连带褒奖了一遍,“卑职自知其本府胡正尹,民望甚著,李知县吏事克勤。”其实,西门庆举荐之人皆为不法之徒——李知县正是接受西门庆贿赂、妄图杀死武松的人;胡正尹正是苗青案中西门庆徇私的“帮凶”。就是这样

一、却也得到了朝廷的升职、褒奖。其当时污浊的世道可见一斑。

六、清正官员

《梅》中的正直官员可谓是凤毛麟角,与众多的腐败官员相比力量弱小,似乎可以被忽略掉。他们主持正义,力求与浊世抗争,却孤掌难鸣、曲高和寡,最终导致了一个悲惨的结局。
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曾孝序。苗青害主一案,安童告到巡按御史之后,曾孝序秉公执法,马上“将批词连状装在封套内,钤了关防,差人赍送东平府来。”了解案情的来龙去脉之后,当即弹劾夏龙溪、西门庆,行使代天巡狩之职。
曾孝序只不过是在做分内的事情,就是这样的一位铁面无私的正直官员却遭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西门庆打点蔡京之后,不但自己的折子被扣下不发,并且因直言进谏,蔡京等人排挤而遭到罢黜。太师为了斩草除根,排除异己,故意将其“黜为陕西庆州知州”。再通过儿子蔡攸之妇兄“劾其私事,逮其家人,煅炼成狱,将孝序除名,窜于岭表(岭南),以报其仇。”由此可见太师蔡京之心狠手辣,欲将其置之死地而后快。
贤良之人往往没有立脚之地,这是这部作品的悲哀,更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却也是事实。“看官听说:那时徽宗天下失政,奸臣当道,谗佞盈朝。高、杨、童、蔡四个奸臣,在朝中卖官鬻爵,贿赂公行,悬秤升官,指方补价。夤缘钻刺者,骤升美任;贤能廉直者,经岁不除。以致风俗颓败,赃官污吏遍满天下,役烦赋重,民穷盗起,天下骚然。不因奸佞居台辅,合是中原血迹人。”
前文陈述过,《梅》作为晚明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反映,其官员形象必是腐朽、堕落文化的见证。此前的文学作品写官场黑暗或已有之,但是写得如此真切、细致的非《梅》莫属。鲁迅说过“虽在大庭广众之下,誰也不觉得奇怪,现在给它特别一提,

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udooo.com

就动人”。[5]《梅》中的官员形象在文学长廊中可谓是十分有特色的,简而言之两个方面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认识价值。一是作者通过客观表述,没有浓墨重彩就使官员的腐败形象见于纸上。二是作者的辛辣讽刺抨击通过前后对照一目了然,如官员受贿前的做作与受贿后的心花怒放。其讽刺手法为后来的讽刺文学《儒林外史》所借鉴、引用。
鲁迅说:“著此一家,即骂尽诸色。”[6]欣欣子序言所说:“兰陵笑笑生作《梅》,寄意于时俗,盖有谓也。”从官员形象角度来说的话,《梅》实实在在是一部败的小说,是一部暴露文学。
注释:
郑振铎:《谈<梅词话>》,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
[明]兰陵笑笑生:《梅词话》,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文中所引原文均出自此书)
[3]黄霖:《梅讲演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韩南:《中国小说的里程碑》,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版。
[5]鲁迅:《什么是讽刺?》,《鲁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
[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
(左安源宁夏银川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75002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