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小学教学 >> 小学音乐教学 >试析萨提亚方式下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

试析萨提亚方式下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1-15 点赞:14146 浏览:5919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萨提亚模式是一种以成长作为取向的理论模式,原应用于心理学范畴,现已被各界所熟知。该模式下,提高德育有效性主要是提高德育对象自尊、强化人性关怀,以达到道德内化的过程。本文从增强德育、健全道德人格、加强道德反思教育三个方面阐述萨提亚模式体系下探究提高德育有效性的可行性。
萨提亚模式;德育;道德人格;道德反思
萨提亚模式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是由美国首期家庭治疗专家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Satir)女士所创建的理论体系。该模式着重提高个人的自尊、改善沟通,体现积极乐观的价值资源取向,最终目标是让个体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现在萨提亚模式不仅仅应用在心理学范畴,俨然已经越来越被各界所熟悉和利用,教育界也能充分发掘该模式中与教育相关的部分,将其运用到教育实践当中。党的十八大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有效性问题可以成为两者的结合点,进行深入探究。随着近年来学校道德教育偏重社会本位和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而淡化个人价值和人文主义,致使德育有效性逐步降低。因此,提高学校德育有效性,使儿童和青少年在校得到品德的发展,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以及政治觉悟的提高是学校德育工作者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增强德育,提升学生主体地位

学校德育的主导者是教师,即教育者们,德育过程是基于一定的德育目标,使用多种德育方法和手段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知、体验与实践,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教育活动。作为德育的对象儿童以及青少年,则以主体性的视角接受教育者德育活动中所传达的含义,发挥主观能动,将其传递的德育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道德品质。然而,由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水平较低的阶段,道德教育的重心仍然向主导者倾斜,德育丧失,学生的主体地位无法得到提升,德育有效性自然无法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等级模式”向“成长模式”转变

萨提亚认为,“人们对于世界的感知方式不是归入等级模式就是归入成长模式。在‘等级模式’中,仅仅有一种关系存在:某些人处于优势,而有些人处于劣势,这是一种支配—服从式的安排,也被称为威胁—奖赏模型。”学校师生德育关系中教育者往往手握权威,具有奖惩权力,更是学生道德认同楷模,德育现象多呈现为单向性、说教式、强制性、刻板化。因而,处于屈从或是“低下”位置的学生在等级关系下表现得无助、恐惧和空虚。“成长模式”则认为人们是相互平等的价值个体,生来就具备精神基础,并拥有独特性和崇高性以

摘自:学士论文www.udooo.com

及成长发展的无限空间,有能力通过来自内部的力量和自我确定来定义自身价值。德育意味着教育者将道德发展程度较低的德育对象看作同自身个体相同的生命力量展示,尊重其人格,平等沟通,发掘他们的道德潜质。遵循“成长模式”就能够让“教”与“学”的天平保持平衡,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的服从位置。德育从“等级模式”到“成长模式”的转变不仅是德育模式和程序上的变化,也是德育工作者面对道德教育本身及受教者时应对态度上的转变,学生从传统“自上而下”的课堂道德教育中得到释放,德育得到提升。教育家陶行知说,“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唯有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中,德育有效性才能提升到另一个高度。

(二)建立学生“高自尊”,促进其德育主体性意识发展

有别于美育和智育,德育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人文性。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道德的实质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二是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学校德育容易忽视后者,又将前者解读成照本宣科。教育者须结合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及生理发展的规律特征,及时给予他们不同时期不同程度的鼓励和关怀,尤其是帮助学生建立起“高自尊”,去逐步发展其主体性意识。萨提亚理论指出,拥有“高自尊”的学生能够调整自身的精神状态,并引导向积极的理想行为,从而不会成为环境、他人影响下的牺牲品。教育者帮助学生建立“高自尊”可以从锻炼“移情”开始,“移情”是种在对事物进行判断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心理反应,理解他人态度及情感的能力。教育者和受教者双方都需要练习“移情”,这样能够促进双向有效沟通,达到教师尊重学生,学生理解教师的平衡关系。如此,学生逐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发现,自己主体地位同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是平等的,不存在支配与服从。学生德育主体意识的发展,使得其习得道德的主观能动性加大,他们建立起信心,更加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也更加信任教师的教学方法,并且更快融入到学校德育的氛围中去。

二、理性引导“善端”,健全学生道德人格

孟子曰,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礼智”四德的源头,称为“四善端”,且“四端”如同人的四肢一样是生来固有的。笔者认为“善端”是天性的恩赐,德育的源头。那么,“善端”引向何方呢?近年来学校德育“社会本位”化抬头,强调社会价值的同时,一味地统一培养框架和德育模式,以便德育对象能够接受规范化的道德知识,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和道德框架形成对接。然而,这样的做法不仅忽视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需求,还易带动出功利情绪,学生只知晓必要的德育内容,不考虑是否适用于其自身。因此,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须从德育使其成为道德人格健全角度出发,尊重个性发展。

(一)“种子理论”与内部资源的整合

萨提亚著名的“种子”理论强调人性本善,生命珍贵而美好,就如同一粒种子,它蕴含了全部成长的潜在资源,但是需要外界适当的条件帮助它才能茁壮成长。不同的“种子”加上不同的“条件”,造就了不同的个性。“种子理论”与孟子之说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要善于培育每颗“种子”中的道德萌芽,给予它需要的“养分”和适宜成长的环境,如积极进行鼓励和表扬,施行奖励机制,班集体尊重个性、包容兼顾的文化建设,从而使得“善端”能够“生根发芽”。面对自己的自身价值和内在道德资源,大部分人却选择将自己的各个部分打上“好”或“坏”的道德标记,并努力呈现能够被他人和社会认可和接受的良好一面,掩藏起“不良”的部分。然而受到压抑的“坏”的部分仍然需求得到释放,人想要压制的负担就会阻碍成长的机会和可能性。“整合内部资源”必须要承认和接纳我们自身道德品质中的缺点,借助外界动力和自身的长处以协作的、培育性的方式去利用它们蕴含的创造性能量。例如,我们常常听到的教导是,“小恶不改以后终成大患”,这种警示性的德育方式将会引起德育对象的羞耻和恐惧,使其注意力加重在“小恶”的控制上。恰当的做法是,令德育对象明白每个人都有各种不同的道德缺陷,它们与生活环境、家庭因素、社会风气等条件密切相关,而每个人同样拥有了他人所不具备的丰富资源,并且足以转化这些缺陷,从而达到内外和谐统一。

源于:论文结论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