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养成教育 >漫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学术

漫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2-28 点赞:34006 浏览:15751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学生问题不只是思想品德的问题,还有更复杂的心理、人格问题,即使是思想品德问题,也有赖于学生自身积极的心理活动来解决。重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举措之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补偿;情感;动力;引导;指向
教育者往往把学生心理问题当做思想问题去解决,结果把学生适应不良看成是惰性问题,把性格内向看成是学习不积极等。在新形势下,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生问题不只是思想品德的问题,还有更复杂的心理、人格问题。过去那种说教式、单一化、公式化模式已很难适应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需求。鉴此,本文从心理健康教育内隐的德育功能入手,做了一些探讨。
1. 补偿功能 从理论上说,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学生己有认知图式的基础上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所谓认知图式,“就是认知主体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渐构建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意识因素的总和。”认知图式是以往实践的结果,又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认知主体的认知活动。因此,认知图式既有基础性意义,又有目标性意义。在现实的德育活动中,学生正是以自己内在的认知图式为基本依据,决定着德育内容的取舍,决定着自己是同化、顺化还是拒斥德育内容。中学生内在的认知图式的基础性意义尤为重要,它决定着中学生能否自觉地选择正确的德育信息,拒绝错误的德育信息。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补偿功能提供了皮亚杰所说的这样一个优化了的“初级结构”,它成为学生思想品德进一步发展的心理基础,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在观念、方法、内容上,对学校德育具有补偿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下,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冲突,激发高尚的道德情操。在人的心理方面存在着无限的冲突和矛盾,只有冲突、矛盾解决了才能保持身心平衡,才能使人前进一步。对于此,良好的心理能够为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奠定好的基础,从而弥补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方法、内容存在的缺陷,只强调学生要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而忽略了道德的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心理发展过程这一事实。从而真正的完善了德育的内容、方法和目标。弥补了传统德育内容、方法所带来的实效性低下的局面,提高了德育效果。

2. 情感功能

(1)为德育情感的构建奠定情感基础。心理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感化教育,它显著的特点就是教育者调动情感的力量,尊重、信任和理解学生,与学生架起心灵的桥梁,通过情感交流,以炽热的情感去打动学生。对学生因心理问题而导致的行为过失,不责怪、不呵斥、不张扬,而是循循善诱,使学生心悦诚服,主动改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等,而学生的道德认知过程与道德情感过程都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统一的整体过程。
(2)通过移情作用重塑道德情感。作为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情感,与道德情感有着共同方面,通过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使中学生以明确的目的、饱满的热情投入德育活动之中,进而为德育工作取得实效提供了心理条件。例如:教师情感的亲近功能,这是指教师对学生亲切之爱,对学生情感施于影响的效能。老师热爱自己的学生是一种美德,它是教育成功的基本条件,是师生之间建立友谊和信任的基础。因此,教师通过亲近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使得学生心理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向教师所希望的目标发展,树立符合道德教育所要求的道德情感
3. 动力功能 从道德行为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看出,道德行为的产生,离不开认识主体自身的心理变化,而个体的心理活动的变化,影响到个体道德行为和道德选择。在过去,我们对道德行为产生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知、情、意三个方面,缺乏研究对驱动德育行为的内驱力的研究。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在无意之中培养了学生的道德内驱力,起到了促进德育行为的动力功能。
之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动力功能,是因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实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中蕴含着丰实的德育内容,具有极大的德育价值。从反映论的观点来看,人

源于:论文范文格式www.udooo.com

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属心理的范畴,它们既是德育的内容,也是心育的内容;从发展论的观点来看,心理是思想的基础,人的思想认识的发展变化受心理的影响和制约,良好的心理素质能使人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觉悟,促进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并构成人的个性品质;从结构上来看,人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道德品质也是由认识、情感、意志、理想、信念、世界观等心理成分构成,而人的许多良好的个性特征,又构成学校德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心理健康教育起到了促进学生的德育行为的动力功能。
4. 引导或者指向功能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之一是希望求助者能够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观念;以合理的处世方式去面对生活。这为德育中希望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打下坚实的基础。因目前严重缺失理想信念,而理想信念的实现总是困难重重,依靠简单的思想工作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社会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改革开放的时代,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变革,思想意识处于发生深刻的变化,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因素,致使他们偏离健康成长的道路。许多事例证明,一个厌学、逃学的学生背后往往有几个或一伙不三不四的小青年。这些学生成为“学困生”的原因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元认知水平低下,而是存在他们头脑中对学习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而这些错误的生活观念造成了在道德上的冷漠和对道德准则和社会公德的背离,因此,如果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但教师若不先从改变学生的信念下手,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徒劳的。
总之,作为教师,必须要清楚自己的学生是怎样看待学习的,而这就必须要深入学生的内心当中去,了解他们,领会他们,这样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才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自觉抵制错误的行为,成为遵守道德规范的人。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