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音乐教学 >本土化:国际教育中跨文化管理策略查抄袭率

本土化:国际教育中跨文化管理策略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1-27 点赞:14616 浏览:599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随着来华留学生人数的持续快速增长, 以及国际合作项目下中外师生交换、互访的增多,中国正日益成为留学“输入国”。 在这光环的背后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来华留学生集中的高校,由于来华留学生们不同的文化背景,跨文化管理在国际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本文针对如何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管理,提出本土化策略,并就本土化策略的内涵、可行性、具体实施原则做了阐述。
【关键词】跨文化管理 国际化 本土化 话语权
在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来华留学生数量急速增长。以江苏省为例,外国留学生规模正以年均13%的速度递增。截至2011年底,全省45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共招收来自164个国家的留学生1.5万人,规模居全国第五。其中,学历生比例为45%,居全国前列。来华留学生群体已成为我国跨文化教育的最大群体,“来华留学生跨文化教育与管理”作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整盘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文则从跨文化管理的角度提出本土化的管理策略。

一、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管理与本土化的内涵

国际教育的发展离不开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法和策略。来华留学生越来越多,国际教育逐渐呈现规模化趋势,这就对教育管理提出了挑战。来华留学生们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若要对他们进行有效的管理,就必须充分考虑文化这一重要因素。香港大学K.M.Cheng指出, 在教育管理研究中, 文化因素不仅是必要因素, 更是关键因素。为此,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概念:(1)“文化”是在一个群体中, 人们在对生活经验的理解和行为基础之上的信仰和价值,即 “文化”表现了一个个体所属社会的公共经验, 该经验影响着该社会成员世界观的形成。(2)“跨文化”是定义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互动作用。(3)“文化冲突”是指个人或群体从一个熟悉的文化环境到另一个陌生的文化环境生活、学习、工作而引起的在价值观、行为准则、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文化碰撞。(4)国际教育中的跨文化管理指当来华留学生中出现“文化冲突”时, 大学的管理层、教学单位等以积极的姿态,从文化差异的角度去理解发生矛盾的个体,找出引发矛盾的源头,并有效地解决矛盾、冲突, 实现高效的管理。
随着国际教育的全球化发展,如何保持我国教育的特色并寻求有效发展是值得重视的。这就涉及国际教育的本土化这一概念。国际教育的本土化指在国际教育的跨文化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同时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求同存异,积极推进文化融合。运用本土化策略进行跨文化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国际教育创造出更具有多元文化色彩的、和谐的教学环境,使留学生教育模式更易于被来华留学生接受,然后通过他们把中国教育的理念、管理方法传播到世界各地去,同时达到增强我国国际教育的话语权这一目标。

二、在国际教育中推行本土化策略的可行性

(一)先天条件:中华文化灿烂辉煌

众所周知,中国这一孕育整个东亚文明的国度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中华文化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推行本土化管理策略提供了先天的条件。
统计资料显示,留学生在留学国家的选择上主要考虑该国文化、经济、留学费用、教育水平等因素。通过问卷调查可以看出,有34%的留学生选择到中国学习是源于中华文化的吸引(表1)。另外,从某种程度上讲,自然风光也属于文化这一因素,那么,文化因素约占所有因素的一半。虽然这不能等同于对中华文化的认可度,但至少体现了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向往。基于此,在国际教育中,我们有推行本土化策略的先天优势。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随机抽取的200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来华留学生的问卷调查整理而得。

(二)群众基础:来华留学生的需求

中国的优秀文化和灿烂文明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来参观、学习。2010年有来自世界194个国家和地区的265090名留学生到我国的618所高等院校及其他机构中学习。与2009年相比,来华留学生总数增长了1

1.3%。

2010年,汉语言专业来华留学生人数达146149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5.1%。中医专业人数达10962人,占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1%(图1)。这些数据表明,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对于来华留学生最具吸引力。在课堂之外,来华留学生们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其中富有中国特色的实践活动高达69%(表2),这说明来华留学生乐于学习、感受中国传统文化。这给本土化策略的推行提供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图12006-2010年来华留学生所学专业(类)人数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随机抽取的200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来华留学生的问卷调查整理而得。

(三)现实要求:追求国际教育话语权

在“国际化”的时代背景之下,“话语权”俨然成为政治权利的一种突出表现方式,国际政治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话语权政治”。那么,什么是“话语权”?西方学者Antonio Gramsci较早从意识形态斗争的角度涉及话语权的问题。要了解什么是话语权,首先应明确权利与权力的区别。权利通常与自由联系在一起,表现为一定的权利主体有资格做出一定的自由选择和自由行动。而权力是一种力量,是组织对个人或某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控制力。Antonio Gramsci认为: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即上层建筑的国家机器以及话语权。Michel Foucault在“话语——权力分析”中提到“话语即权力”,即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话语权引申到高校国际教育领域,可以理解为:高校在参与国际交流中,立足国家核心利益,以主流社会价值观为指导,通过理论研究呈现自身的观点、立场和影响力,获得平等的国际学术交流对话权,全面提升高校国际教育事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当今世界,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教育领域,话语权主要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为了提升国际地位,中国亟需从不同领域加强发展,争取话语权。为此,教育部高度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11]31号)精神,制定了《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计划》。要求进一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增进国际社会对我国基本国情、价值观念、发展道路、内外政策的了解和认识,展现我国文明、、开放、进步

源于:科技论文写作www.udooo.com

的形象,增强我国国际话语权。国际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贯彻落实“走出去”计划,增进文化交流与传播,提升国际教育领域的话语权,促进人才高地的形成。

源于:论文写作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