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药物管理 >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80例

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80例

收藏本文 2024-01-26 点赞:33153 浏览:1551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1672-3783(2012)07-0341-02
【摘要】目的:观察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眩晕患者中医辨证为痰浊阻滞型、血瘀滞络型、肝阳上亢型3型,并根据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的穴位及针刺手法。均留针30m in,每日针刺1次,10d为1疗程。结果 80例中治愈48例(60.00%),显效20例(25.00%),有效12例(15.00%),无无效病例。经治疗眩晕症状消失最快者3d,最慢者12d,平均6d。结论 腹针、体针结合治疗眩晕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眩晕腹针体针
眩晕见于多种疾病,如梅尼埃病、迷路炎、前庭神经炎、颈椎病、高血压等。中医学亦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说,历来认为皆属虚证。笔者于多年临床中体会到眩晕纯虚、纯实者少见,而上盛下虚、本虚标实者比例极高。故于施针治疗时用腹针调整阴阳、补益脏腑以治本,用体针疏通气血、化痰开窍以治标,其标本兼治,效果尤佳。兹将近年采用腹针并体针治疗眩晕80例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0例,男性31例,女性49例;年龄18~30岁42例,31~50岁38例;病程2d~10年。中医辨证分为痰浊阻滞型(相当于耳源性眩晕)、血瘀滞络型(相当于椎-基底动脉因外伤、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压迫所致之供血不足者)、肝阳上亢型(相当于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所致者)。

1.2 治疗方法

痰浊阻滞型选中脘(补法)、下脘(补法)、丰隆(泻法)、百会(泻法)、听宫(泻法)、翳风(泻法);血瘀滞络型选中脘(补法)、关元(补法)、风

源于:论文格式字体www.udooo.com

池(泻法)、风府(泻法)、大椎(泻法)、至阴(泻法);肝阳上亢型选中脘(补法)、下脘(补法)、气海(补法)、关元(补法)、四神聪(泻法)、行间(泻法)、风池(泻法)。均留针30m in,并可根据不同的病证和病情酌定留针期间的补泻手法。每日针刺1次,10d为1疗程。
2疗效观察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正常工作,随访1年内无复发。显效:症状、体征消失,正常工作,随访半年内无复发。有效:症状缓解,病情减轻。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80例中治愈48例(60.00%),显效20例(25.00%),有效12例(15.00%),无无效病例。经治疗眩晕症状消失最快者3d,最慢者12d,平均6d。
3讨论
临床中常见的阵发性眩晕多属痰浊阻滞、血瘀滞络、肝阳上亢诸证,皆具本虚标实、上盛下虚的特点。如痰浊阻滞证,即痰浊阻滞为标为实,而中宫虚衰、脾不升清为其本;血瘀滞络证,即血瘀滞络为标为实,而 中气不足、肾精不充、脑失所养为其本;肝阳上亢证,即肝阳上亢为标为实,而肝肾阴虚、水不涵木为其本。故施治时必谨守病机,严格按照“治病必求其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治”大法而行之。该病的治疗以腹针,尤以任脉经穴为主意即于此。任脉总任全身之阴经,有“阴脉之海”之称,并与督脉相交汇。故任脉气血充盛,不但可以加强诸阴经的生理功能,不断化生、运送,疏通精、津、气、血,且能与总统阳经之督脉沟通和合,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中脘、下脘、气海、关元、中极、水分等皆为任脉经穴。中脘系胃之募穴及八会穴之一,为任脉与手太阳、少阳、足阳明经之交会穴;下脘为任脉与足太阴经之交会穴。两穴均有健脾强胃、升清降浊、燥湿化痰之作用,既可生气养血,又可理气统血。关元为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与气海两穴皆具有补肾壮骨、益精健脑之作用,既可滋阴潜阳,又可温补壮阳,,故历来被认为是强身健体、预防保健之要穴。如此双向作用,以其达到强根治本之目的。各证再选取其他诸穴,百会可通阳健脾,清蒙镇眩;听宫、翳风可清肝利胆,除鸣止眩;丰隆能升清降浊,祛痰开窍;凤池为足少阳与阳维脉之交会穴;风府为足太阳、督脉、阳维脉之交会穴;大椎属督脉与手、足三阳经之交会穴;至阴为足太阳膀胱经之井穴。故刺泻各穴可达通经络、调气血、化瘀生新、健脑止眩之效。四神聪为经外奇穴,刺泻可镇肝熄风、清头明目;行间为足厥阴肝经之荥穴,刺泻可平肝潜阳,引血下行。二穴相配。可达阴平阳潜、血行风灭、风息眩消之效。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