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心理学 >> 医学心理学 >关于突发事件危机报道心理关注

关于突发事件危机报道心理关注

收藏本文 2024-02-09 点赞:16186 浏览:7101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复旦投毒案作为最近发生的热点新闻引起了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新闻界、教育界以及广大受众对于事件本身以及相关理由的深思和探讨。复旦投毒案作为突发的危机事件,它的报道理念、报道的策略和引导舆论的效果将会对今后报道此类新闻事件产生重要参考作用。本文从事件的特点入手,分析报道过程中一些媒体的做法,提出此类事件报道过程中应关注的当事人、受众、大学生的心理,并提出一些报道策略。
关键词:复旦投毒案;危机报道;心理关注
1672-8122(2014)01-0054-02

一、危机事件报道介绍

复旦投毒案的风波已经渐趋平息。回首案件的始末,从2013年4月16日始此案在媒体上报道,到之后对嫌疑的人的各种推断和猜测,掀起了轩然大波,再到最终以犯罪嫌疑人林某被逮捕暂告以段落。在此次案件报道过程中,以背景材料出现在受众视野还有以前发生的几起类似的名校大学生投毒案,尤其是北大未破的朱令案再次引发了人们的寻找真凶的热情,2007年电视台东方时空对朱令案的报道的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许多当年未关注过此事的人也在这次掀起的热潮中再次关注此案。最终以2013年5月8日北京警方发表的公开回应《“朱令案”仍未获取直接证据》宣告结束。
复旦投毒案发生之后,媒体及时、迅速的报道很快引起了受众的关注,其中包括大学生、教育者、司法机关、媒体等。与本案一起成突发事件危机报道的心理关注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为讨论热点的除了本次投毒案的当事人、所在学校——复旦大学,还有这几起案件的当事人的所学专业——化学和医学专业。在此次突发事件过程中作为媒体,在报道过程中能否关注各方心理,拿捏到位、收放自如,对于起到良好的舆论导向的作用非常重要。

二、危机事件定义和特点

突发危机事件是指由意外事件引起的危险和紧急的状态,具有意外性、聚焦性、破坏性、紧迫性,容易引起涟漪效应、蝴蝶效应和多米诺骨牌效应。按照理由可分为两种:一是天灾,即自然灾害;二是人祸,即社会危机。社会危机按现约理论可分为预测性危机和不可预测性危机;按照波及区域可分为区域危机、国家危机乃至全球危机等;按照发生领域,可分为政治危机、经济危机、民族危机、宗教危机等。复旦投毒案按照以上标准应该属于人祸、不可预测性、引起全国关注的社会性危机事件。
危机事件报道指针对危机,运用大众传媒及相应手段,对社会进行有效制约的信息传播活动,其目的在于通过及时、有效的信息传播对危机进行干预和影响,使其向好的方向转化。本次危机事件因其不仅引起了广泛关注,而且引发了对教育重点的探讨以及广大大学生的心理恐慌,对于这次事件的报道会对舆论起到很强的导向作用。

三、本次报道呈现出的各方心理特点

在本次事件发生之后,全国上下几十家媒体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报道。在持续半个多月的跟踪报道期间,这次事件成为当时最受关注的新闻事件之一,在复旦大学、事件的发生地上海、以及各类学校尤其是高校影响很大。同时引起了新闻界、教育界、司法界等多方的高度关注。下文将从各方的表现特点入手,分析其内在的心理因素,为新闻媒体引导舆论起到参考作用。
1.网民的参与心理。网络作为新媒体的代表,自2008年以来在新闻监督中发挥的作用就已经非常明显。在这次事件中也不例外。自案件发生之后,网络上的各种追踪、猜测和推断就从未停止过。从猜测凶手究竟是谁到投毒理由以及线索的可靠性此起彼伏。
之所以此次事件的报道会引发网民如此高的参与热情主要有以下理由:首先是“重点大学”这样一个引人注目的头衔。重点大学的学生在通常人们的认识中是德才兼备的,这次事件的发生与这样一个头衔的反差是引起网民关注的一个重要理由;其次是投毒的隐蔽性与当事人的所学专业是引发网民兴趣的另一个点。化学和医学专业,本来是可以用来治病救人的专业,但却被这些学习者反过来用来下毒,而且在刚开始的好长时间甚至不知道是什么毒。这些都激起了受众强烈的好奇心理、探究心理、侦探心理等参与心理。
2.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在此次事件报道过程中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理由。尤其是当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其他几起投毒事件被一起作为背景材料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后,重点大学学生的心理素质成为关注的重点。在这几起案件的背后我们看到了重点大学学生的一些共性的心理健康理由。第一,成才心理和成才标准的不正确。由于我国传统教育中,由高考这根无形的指挥棒导致的,从家庭到学校对孩子成功标准的确立的不科学是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理由。学习成绩好,考上重点大学是衡量孩子是不是好孩子的主要标准。在这样的标准的引导下,孩子的成才心理是扭曲的。名校大学生在曾经的母校基本都是学校的“掌上明珠”,是被关注的焦点,这种过分的关心和关注导致了他们对自我认知和成功标准认知的不科学和不健全。因此,高分低能和心理脆弱和偏激现象在他们身上就显得更为严重。第二,交往心理不健康。缺乏挫折教育和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的转换导致的心理落差使得他们在与周围同学交往中缺乏包容、沟通的心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导致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只想到自身的感受而忽视自己作为社会一份子,给周围人所带来的影响。
3.受众的恐慌心理。本次投毒案发生之后网络上流畅这样一段话:“千万不要惹学化学的,他们会给你投毒。也不要惹学医的,他们会给你投细菌和病毒。也不要惹学生物的,你知道马加爵吧,他就是学生物的。也不要惹学体育的,你根本打不过他们。心理憋屈难受,就去搞文科生,他们除了会发条微博背地里骂骂,根本不能拿你怎么样,发完一准还删掉,怕被你看见。”这段话虽带有调侃的意味,但却可以从中可以看出受众在此事发生后的恐慌心理。似乎高校的专业设置成为是否会威胁周围人的主要标准。受众的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威胁。
4.当事人的心理。此次投毒案的当事人包括死者黄某及其家人,犯罪嫌疑人林某及其家人。对于本次案件,他们无疑是对此案件感受最强烈的人,他们的心理也应该是媒体报道应关注的部分。突发事件危机报道的心理关注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