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转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突)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有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1 一般资料 研究瑶医拨松针配合瑶医药酒治疗试议弘扬仲景文化,传承大医精神分析李星:仁心医痛论基于糖尿病遵医行为的社区护理探讨“熟人型”医患纠纷的防范关于的医患关系之我见浅谈医患

【关键词】瑶医拨松针;瑶医药酒;腰椎间盘突出
【】A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腰腿痛疾病。瑶医称为“筋出槽”(mbungh gapv mun); 本病主要是由于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转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突)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有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96例,均来自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科住院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
治疗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9岁,平均35.5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天,平均464.54天。对照组48例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6岁,平均51.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天,平均416.64天。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2)常发生于青壮年。(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隙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 治疗策略
对照组:患者采用静脉点滴丹参针20ml、七叶皂甙钠针10mg;理疗采用(推拿、针灸、牵引、中频)。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瑶医拨松针松解术及瑶医腰痛药酒内服。
2.1 瑶医拨松针操作:皮肤进针点常规消毒,以2%利多卡因针5ml稀释后作局部麻醉,选择患椎作进针点,用导皮针在局麻针眼处扩大针口,选用1号瑶医拨松针进针至棘突上缘,直达骨面,上下拨离,松解棘间韧带,及作椎间孔神经触及术,犁状肌下孔的粘连部位作拨离,有窜麻感至足跟为好;并作臀上皮神经、臀大肌、臀中肌深浅筋膜的拨离。操作结束,针
研究瑶医拨松针配合瑶医药酒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浅谈医患试议弘扬仲景文化,传承大医精神分析李星:仁心医痛论基于糖尿病遵医行为的社区护理研究瑶医拨松针配合瑶医药酒治疗探讨“熟人型”医患纠纷的防范关于的医患关系之我见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 治疗组48例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19岁,平均35.52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3天,平均464.54天。对照组48例中男24例,女24例;年龄最大80岁,最小16岁,平均51.5岁;病程最长10年,最短1天,平均416.64天。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