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哲学 >> 中国哲学 >数学科学和人生哲学

数学科学和人生哲学

收藏本文 2024-02-03 点赞:12300 浏览:5475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数学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敲门砖,一些重大的发明与发现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学注重对思维的训练,而哲学更是看重思想散发的火花。数学科学与人生哲学之间究竟会有什么内在的神秘的联系呢?本文将分为三个环节对其中的联系进行诠释:敬畏自然篇,奋发图强篇,海纳百川篇。每篇将会有一些与数学有关的哲学将为大家呈现。
关键词:数学;哲学;大自然;集合

1 敬畏自然篇

早在远古时代,人类的存活可谓是不断地向大自然进军,努力的征服自然。直到上世纪,依然如此,不断宣扬人类霸主的地位,但是,越来越多的地震、沙尘暴、温室效应等带来的一系列的灾难,令我们手忙脚乱甚至是束手无策。大自然开始发出了非常强悍的警告,于是“人定胜天”这种狂妄自大的口号,与大自然的警告不期而遇,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收敛准则。令{an}为一个数列,且A为一个固定的实数,如果对于任意的ε存在N,当n>N时,有|an-A|<ε,恒成立,此时就称,an收敛于A。其实,人类不过是宇宙最美好星球——地球上的一个普通数列。他必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和生命极限,人的能力不会无限度的扩张和膨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正如我们众所周知的“绝对零度”不可达,这就暗示了人类的水平是有限的。所以我们不要妄自尊大,独傲地球,认清人类在世间的位置,我们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要有收敛的影子。当我们向大自然数学科学与人生哲学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索取资源时,要有节制,每天的使用量必须要有一个节制点,如果不尽的“发散”我们的贪婪,万年资源,岂不一朝殆尽?“Earth is enough to everyone’s need,but not everyone’s greed.”我们必须要珍惜资源,才有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大自然无偿的赠予我们巨大(但有限)的资源,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暂且不说感恩回报我们的大自然母亲,但是最起码的敬畏还是要有的。不要去破坏它的平衡,不要去污染她的血液——河流,不要滥伐她的霓裳——森林,努力做到“江月年年只相似(生态平衡,不受污染)”我们才有可能“人生代代无穷已(人类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收敛一下自己的野性,不要毫无节制地向大自然展示我们的贪婪。否则,到最后吃亏的还是人类自己。学会索取为存活,学会 “收敛”为了更好的生活!在为人处事的时候也不要太发散——狂傲,有时候我们会更加喜欢收敛的彬彬有礼的君子,具有收敛性质的人往往会有更好的口碑。
敬畏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敬畏我们所生活的大自然。在我们这个最伟大的生态系统里,人类不是最无敌的,其中暗藏的规律足以让我们震惊。

2 奋发图强篇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我们既然有机会为人,如果碌碌无为,虚度此生,岂不枉费上帝给我们这次做人的机会。人是“社会”的人,努力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用自己的力量美化社会,我们的人生价值才能得以体现。所以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努力学习,奋发图强。在不久的将来,才能为 “中国梦”的实现,为祖国的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才能。现如今,数学已经和我们是形影不离了,那数学与激励我们奋发图强又有什么联系呢?
(一)数学归纳法。一般的,证明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Pn,(1)证明当n取一个初始值n0时,命题成立,(2)检测设当n=k(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则原命题Pn成立。从第一步我们就可以看出,当n取n0时命题成立,倘若第一步走的不好,当n取n0时命题不成立,此命题不就直接夭折了吗?在此,我们就可以想到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一开始走的路就是错的,并且还锲而不舍的走下去,这不就是愈“错”愈勇了吗?到最后却发现掉进了死胡同,这是因为刚开始我们的方向就错了,所以我们人生的第一步要倍加慎重,三思而行。有时候我们也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尽管不太科学,但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也就是说我们人生的开端非常重要。进而说明我们的启蒙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现在的启蒙教育却存在一个理由,读小学 为了上中学,读中学为了上大学,到了大学就可以洒脱的玩了(其实“玩了”的同时也预示着“完了”)。这不是给小学生植下了“大学至上”的“毒苗”吗?我们只知道现在的高校学风已是江河日下,然而却没有谁从我们的启蒙教育考虑过理由存在的根源。根据“数学归纳法”,我们的第一步——启蒙教育就存在一些思想上的弊病,也难怪学生不能善终。对于学习,拼搏一世,才能无悔一生。只有奋发图强我们才有希望。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也许是开头太重要了吧。数学归纳法的第一步完成了,成功的一半也就搞定了。趁着第一步的东风,以后的路将会更加有信心,扬帆起航,直至到达成功的彼岸。如果每个人都是一往无前的奋发图强,还怕民族不强,祖国不盛吗?
(二)马尔科夫性(无后效性),是一个随机过程,如果在t0时刻所处的状态为已知时,与它在时刻t>t0之前所处的状态无关,则称具有马尔科夫性。根据马尔科夫性质,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未来的发展,以后的前景只于我们的现在有关,过去的荣誉已经成为历史,不必过于纠结。前途与我们现在的思想、行为有关。或者说,昨天已成为过去,明天还没有到来,最现实最需要把握的是今天。不要为昨天悲叹,不必为洒了的牛奶哭泣。马尔科夫性质告诉我们,把握好当下,才可收获美好的未来,运筹帷幄今天,昨天叹息的风就不会再吹,今天哭泣的雨也不会再下,而明天欢笑的彩虹却会再次升起。自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的出身就已经定型,所以不要去悲叹自己的家境,自己不是富二代、官二代。要记好,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身世不能决定我们的未来,我们要不断的走好当下的路,才能更好的享受未来旅途中的风景。马尔科夫教导我们,活好当下,赢在未来。过去我们也许经历了很多的磨难,但是不要气馁,因为眼中有泪,心里才有彩虹,仰望天空,脚踏实地,相信未来,奋发图强,收获当下。
(三)多项式求导之抓大头原则。比如一个小例子:,最高次项系数之比便是本题的答案,抓大头原则。在21世纪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较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拉开了帷幕。但是孰不知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全面发展可行,但全面精通实在是难于上青天。所以在全面发展的同时,必须要有一技之长。这一技之长,能使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会饿肚子,这就是最高点的较量,在专长的那一面必须要拥有独特的。但是最高点的较量是很难的。“行百里者半九十”,要想成为某一领域的顶尖人才,谈何容易。将壮志与毅力有机的结合起来,成为成功的的双翼,为了心中的那个梦想,奋起直追,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年轻的朋友们,不要停下我们追梦的脚步,分发图强美好的未来在向我们招手,相信未来,掌握一技之长,在最高点独具,辉煌的明天方有我们的一席之地。

3 海纳百川篇

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Rogen Bacon,这说明要研究其它科学,数学是一个开数学科学与人生哲学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端。当然数学不吝啬,研究通之后,无偿的奉献于其它科学,为其他科学真诚怎么写作。同时数学以博大的胸怀成长着,仅仅从数看起,自然数——整数——有理数——实数——复数,他不断地接纳新鲜的血液,使他永葆青春,茁壮成长。
(一)空间直角坐标系。众所周知,我们生活在一个三维坐标系中,我们所走的每一步都是我们人生旅途的组成部分。我们虽然仅仅生活在客观的三维坐标系中,但是对一个人的衡量仅看我们的三维形体远远是不够的,比如: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科学素养等的考察更是十分重要的。人生一世,必须要有其独特的价值,全面发展已经成为21发展的必定趋势,空间坐标系虽然仅仅是三维,但一个人的发展绝不能仅仅局限于三维(审美)的层次。我们要呵护好上帝给我们这次做人的机会,人类的进步不能仅是的三维的进步,要以博大的心胸容纳思想品德,科学素养五维乃至维的进步。心胸宽广,发展的大道就会更加敞亮,进步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企事业等用人单位更应该注重对应聘者多维空间的考察,海纳百川,终成其阔,多维发展,方能成就!
(二)集合。很多数学教材的开端都是先拿“集合”开刀,那么从几何那里我们又能悟出什么样的人生哲理呢?一个庞大的集合,都是都若干个乃至无穷多个元素组成,其中少了某一个元素,这个庞大的生态系统都将不完整,同时也能反映出是集合的包容性,促成集合的伟大。正因为它的无量的包容性才使得源源不断的人才——元素投入集合的温暖的怀抱。正如人类所必需之物,“淀粉”就是有多个葡萄糖分子(单体)缩合而成,一个一个的元素正如一个一个的单体共同组成了一个整体。无数多个渺小共同组成了伟大,其实,微小通过积累完成质变成就伟大的例子比比皆是:沧海变桑田,深海成高山,滴水蚀溶洞,河沙积平原。以宽广的胸怀,接纳每一微妙的变化,每天进步一点点,日积月累,人生究竟会怎样辉煌谁也无法估量。江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不弃每天点滴进步的机会,才能促成卓越。当进步成为习惯,想不成功也难呀,习惯来源于点滴的积累,正如集合来源于元素的叠加一样。学会容纳,在宽广的胸怀里寻找进步的影迹,学会包容,不仅仅是一种情怀。
4 总结
数学不仅仅是数学,它默默地启迪着人的智慧,悄无声息的激发着人们的灵感,寻找数学的乐趣,探索数学的真谛。数学锻炼的不仅仅是思维,更加包含了对人生哲理的诠释。
道可道,非常道。
数学可数学,非常数学。
参考文献
[1]孟凯韬,哲理数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年1月,1-1
[2]詹克明,空钓寒江[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189-194,226-230
[3]汤敏,我的昨天、今天、明天[Z], http://hi.baidu.com/tangmin2012/item/537bbf0e7e5a7cc2905718c3.2010-10-25,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