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职教班主任 >谈职业教育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转型选题

谈职业教育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转型选题

收藏本文 2024-01-25 点赞:19655 浏览:8517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 源于:论文大纲www.udooo.com

  • 摘 要:文章厘清了我国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与转型必要,重点剖析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思路,并尝试建构“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的发展型补偿体系。
    关键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教育补偿;转型;发展型补偿
    作者简介:周永平(1977-),男,山西大同人,重庆市教科院职成教所研究人员,华东师大职成教研究所从事职业教育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和比较职业教育。
    1001-7518(2013)04-0046-06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研究,是促进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地区发展矛盾的需要,是弥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缺位的需要,是丰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理论的需要。本研究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与转型必要分析为基点,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现实问题分析为重点,以思路转型与实施建议为落脚点,探析当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理念、主体、对象、内容、方式等方面的问题症结与调试路径,旨在探索面向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补偿转型。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

    所谓价值,是客体对主体需求的满足或接近一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秉持怎样的价值定位,直接决定了其实践功能的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价值追求有不同的层次:终极价值,是最终追求;核心价值,是本质要求;基本价值,是实现方向。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终极价值:促进社会公正和谐

    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和社会整体性的理念,建立完善的社会补偿体系是现代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教育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孵化器,也是促进社会公正和保持社会稳定的平衡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经济、社会发展所需大量人力资源培养的重任。对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给予补偿,是保障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正和谐的必要途径。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核心价值:实现教育公平

    就公平而言,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与其他地区相比,与普通教育相比,相对弱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承担着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使命。对其实施补偿,对受教育者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情境、教育方式等方面予以最大程度的补偿,是对教育公平的保障。就而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应该立足于民族地区的发展现实,应该怎么写作于民族地区职教对象的特殊需要。在教育对象与方式上,应该尽可能覆盖初等、中等、高等各层次和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等各种形式。在教育目的上,应该在促进学生技能发展的同时促进其人格的形成。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应该怎么写作并促进这一过程的实现。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基本价值:民族职教优先发展

    面对教育区域发展的“马太效应”,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理所应当。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是民族地区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优先发展,其关键是要确保把教育作为事关民族地区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事业来发展,把党和国家的民族职业教育政策真正落到实处,把增加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投入作为财政资金配置的重点,把全面提高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当然,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的考量中,教育生存问题是先于教育发展问题的。政府在落实职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过程中,优先补偿保障生存,应成为民族地区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诉求。

    二、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转型必要

    (一) 转型前提:民族地区职教发展定位分析

    发展定位,是民族地区教育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定位在于面向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职业教育。就其内涵,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面向民族地区社会转型与发展的职业教育;二是面向民族地区经济类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的职业教育;三是面向民族地区教师资源和教育教学资源条件能够努力达成的职业教育;四是面向民族地区人力资源生长需要的职业教育。概括地讲,定位面向民族地区,条件立足民族地区,实现途径贴近民族地区,成为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和行动指南。

    (二)转型必要: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转型的学理分析

    从哲学角度而言,人的自我实现的转型要求教育补偿作出应有转型。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希冀通过外在的补偿刺激并促进系统内在的生长和完善,从而怎么写作于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个性发展。
    从社会学角度而言,社会转型要求教育补偿作出必要的转型。当代以全球化、信息化、知识化为宏观背景的社会转型中,教育转型不但是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社会转型必不可少的条件。 民族地区教育补偿,作为教育公平的促进手段,作为教育系统的重要因素,无疑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需要作出积极的调整和应对。
    从经济学角度而言,需求转型要求教育补偿作出必要的转型。教育转型中的需求转型,要求教育补偿供给作出应有的调整。供给需求理论启示我们,当补偿对象的需求内容、需求形式和需求层次发生变化的时候,制度性补偿供给不能随之发生转变,就不可能达到预期的补偿作用和效果。
    从人类学角度而言,文化多元传承要求教育补偿作出应有的转型。文化是民族思维的产物,而文化又创造了民族。多元文化教育成为当前教育应对民族文化传承的理性思考。民族地区职业教育,除了要关注补偿对象的经济弱势之外,更应该关注其文化弱势,这也要求教育补偿思路作出相应的转变。

    三、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现实的问题分析

    为发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的问题症结,选取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作为典型个案,选取有代表性的4所职业院校作为调查样本,围绕补偿理念、主体、对象、内容、形式等方面展开调查,结果如下:
    (一)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补偿理念分析

    摘自:论文查重站www.udooo.com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词范文www.udooo.com

    源于:查抄袭率本科论文www.udooo.com

    3.“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补偿体系的质量评价。发展型补偿体系的评价,需要着眼于其增量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来评价其发展的效果。可以从发展的数量、质量方面,从发展的显性和隐形层面,从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等方面来衡量其发展型补偿的实现程度。同时,以此评价作为后续补偿的指标与依据,约束其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效力。当然,这里的评价,应以发展型补偿申请的组织为评价单位,以各种专项资金的运行过程和结果为对象,来提升补偿的发展型作用,来促进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的内涵式发展。
    总之,“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发展型补偿运行机制(见图3),是基于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从发展规划与目标制定出发,由相关职业院校制定发展思路与方案,并进行方案的申报、审核和批准,并对补偿资源进行配置、监控和验收,最终进行发展性评估,并以评估结果作为补偿内容和方式动态调整的依据,最终实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增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如图3)。
    图3 “需求导向过程系统化”发展型补偿运行机制图
    参考文献:
    曲正伟.优先保障:教育优先发展的实践诉求[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9(06).
    和学新.教育转型: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必要条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07).
    [3]曹俊文,

    中国免费论文网www.udooo.com

    罗良清.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实证分析[J].统计研究,2006(01).
    [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张锦华.教育溢出、教育贫困与教育补偿——外部性视角下弱势家庭和弱势地区的教育补偿机制研究[J].教育研究,2008(07).
    [6]王清连,张社宇等.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熊跃根.社会政策:理论与分析方法[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8]范先佐,周文良.论教育成本的分担与补偿[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01).
    [9]李延平.职业教育公平问题研究[D].陕西师大博士论文,2008.
    [10]RODGERS Y. V. D. M.,BOYER T.Gender and racial difference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power,2006(04).
    [11]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12]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修订本)[M ].北京:民族大学出版社, 1999.
    [13]劳凯声,刘复兴.论教育政策的价值基础[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6).
    [14]文军.西方社会学理论:经典传统与当代转向[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5]刘幼昕.学生资助制度的责任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特约编辑 刘 晓 责任编辑 刘扬军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