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中学教学 >> 中学历史教学 >朗读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论

朗读如何培养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论

收藏本文 2024-04-13 点赞:17172 浏览:7291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在教学中,我们首先应教会学生怎样阅读课文,让他们知道怎样才能把书读通顺,读连贯,琅琅上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所蕴含的感情,并在读书过程中积累读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逐步学会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关键词: 范读;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评价

源于:论文要求www.udooo.com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使其受到情感的熏陶,从而达到阅读教学美感、乐感、语感、情感的和谐统一。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发现这些现象:平时不少读得很好的同学在课堂上却不愿举手读书,有的同学在众人面前读书时面红耳赤、吞吞吐吐、声音细如蚊声,还有的同学读书时一个语调,没精打采,成了“催眠曲”……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教学中阅读是学生亲身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要靠自己的体验和语文基础去思考、领悟、理解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以“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把书读通顺,读连贯,琅琅上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所蕴含的感情,进而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读书过程中积累读书方法,培养阅读习惯,逐步学会怎样有感情阅读。下面就几方面谈谈如何教学生有感情地阅读课文:
一、引领范读,让学生感受朗读魅力。教师范读是让学生感知教材、生发情感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学中充分发挥范读的作用,把握范读的最佳时机,让学生从范读中去思索、品鉴、模仿,找到有感情地读课文的感觉。教师精彩的范读不是表演,不是标榜,而是示范,是引领,是熏陶感染,是实实在在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的一种好方法。或许有人会问:当学生对课文内容已有了属于自己的感悟和见解,朗读课文也有了一定的表现力之后,再由教师来范读课文岂不是多此一举?毋庸置疑,教师如和风轻柔,如洪钟响亮、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朗读能使教师产生强烈的亲和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但我们更在意的是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自觉喜欢朗读课文,提高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
二、加强训练,教会方法。要训练学生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还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有感情地,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实际上就是如何把握文章思想感情的特点处理声音变化的艺术熟练的掌握朗读技巧,教师对朗读技巧的指导,对学生能否准确、传神的表达出文本之思想情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朗读方法的指导,特别不要出现干巴巴的唱读,要一步一步地训练:(1)什么地方是重音,读出重音。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逐步懂得,句子中的动词,用作修饰的词,对比的词、比喻的词,或能表达作者强烈感情的一些特殊的词,要读重音。另外,一些悲伤难过的地方,可采用重音轻读的方法。(2)掌握速度。让学生知道表示欢快、激动、高兴、愤怒的词句,一般要读得稍快些,表示悲愤、忧伤、抒情的句子,读的速度要慢些。在整篇课文朗读中,要有快有慢,富于变化。一般的文章,都以宁静、轻松、恬淡的语调为主。
三、多种形式阅读,激发学生感情朗读的兴趣。采用多样的朗读形式,能让学生觉得朗读是一件有趣的事,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感情朗读水平。
不同的课文,教师指导读的方式要根据文章内容而定。较难理解的课文,一般采用教师范读、学生仿读的方式;人物对话多的课文,采用分角色朗读;描写景物的课文,采用轻声读;情节生动的课文,采用表演朗读;相声小品及剧本,可在班上搞一次比赛;容易混淆的语句,采用对比朗读;为了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采用竞赛朗读;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采用小组轮流朗读等等。当然也可以把几种形式结合起来,做到有分有合,学生就会越读越有兴趣。
四、理解课文,诱发情感。要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必须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朗读的最高境界是入情入境,因此,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创设文章的情境,让他们进入角色,获得自己的情感体验,发挥自己的创见性,去表现文章的思想情感。例如:《再见了,亲人》第一自然段写的是志愿军与大娘话别。文章一开头就写道:“大娘,……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首先是呼告,随后直接抒情,运用了疑问、设问句式,显得特别亲热,因此,应该用亲切、安慰的语气读。最后的“您说,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要以崇敬的心情和强调、肯定的语气读,这样对“亲人”的感情也就表达出来了。
五、评价激励,感悟进步。在朗读时,学生往往只知道凭自我感觉读下去,而不知自己有很多地方把握不准,常有“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现象。如何这个难题,那就要指导学生对朗读进行评价。一方面学生在评议中能加深理解,进一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中认识到自己朗读的成功和不足之处,有利于总结经验,提高朗读能力。一直以来,教师对学生朗读的评价往往空泛,一句“你读得真好!”或“你读得很有感情!”看似在激励学生,但学生并没有知道好在哪里,有感情在哪里,并不能真正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朗读评价,不仅应该具有即时性、现场性的特点,而且还应该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诊断性。
总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在训练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还是要根据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指导方法,尽可能把学生引入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使他们真真切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缩短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使之产生情感共鸣,从而达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目的。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有效的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