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药学 >> 中药 >探究巴东醉鱼草属两种植物药鉴定和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网

探究巴东醉鱼草属两种植物药鉴定和黄酮类成分含量测定网

收藏本文 2024-04-05 点赞:8145 浏览:2470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醉鱼草和吊扬尘均是来源于马钱科醉鱼草属的植物药,全草入药。其中醉鱼草(Buddleja pndleyana Fortune)有小毒,我国民间广泛用于治疗咳嗽、支气管炎、哮喘、风湿性关节痛、蛔虫、钩虫病、跌打损伤等;吊扬尘也是来源于醉鱼草属两种植物巴东醉鱼草(Buddleja albiflora Hemsl.)和大叶醉鱼草(Buddleja didiiFranch.)的土家族常用药,治疗风湿麻木效果显著,还用于治疗风寒感冒、跌打损伤、皮肤痒、湿疹、烧烫伤等。由于两种药材均来源于亲缘联系相近的醉鱼草属植物,其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极易混淆,难以区别。过去关于醉鱼草属药用植物的探讨报道多集中于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方面,其药材鉴定及品质探讨极少,除醉鱼草的显微特点有文献报道外,尚未见有关药材的鉴别及质量浅析方面的探讨记载。笔者通过对两种药材三种植物来源的茎、叶两个部位分别进行性状、显微特点和薄层色谱的探讨和比较,对吊扬尘中活性物质黄酮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确定了各药材的鉴别特点及质量浅析的初步策略,同时对吊扬尘进行急性毒性探讨,为两类药材的质量制约和用药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以而为开发和利用该两种药材奠定了基础。性状和显微鉴定表明,三者在茎、叶的横切面和粉末显微特点上有许多共同点,如三者叶上下表皮内均有数列厚角细胞,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均不通过主脉,茎横切面表皮毛少等。但它们仍有各自的特点,可根据茎横切面形状、周围是否有脊状突起、叶的横切面上表皮毛的形态特点以及粉末中星状非腺毛的长短粗细及分枝数量等予以鉴定和区别。利用薄层色谱法进一步对两种药材3种基源予以鉴别。将三者茎、叶分别制备供试液,六个供试品相同斑点较多,3种植物的茎、叶两个部位也有其各自的共同斑点,如三者茎Rf值约为0.64的斑点均为淡,而叶Rf值约为0.64的斑点均为淡红色。分别比较三种药用植物的茎和叶,又各有其特点斑点,如醉鱼草茎的色谱中有一个特点性蓝色斑点(Rf值约为0.45),巴东醉鱼草叶的色谱中有两个黄绿色特点斑点(Rf值分别约为0.57和0.49)等,藉此能迅速将它们鉴别开来。巴东醉鱼草和大叶醉鱼草的叶的色谱斑点及其相似也提示两者化学成分相似,说明两者作为同一药材的来源是合理的。含量测定方面分别比较了吊扬尘两个基源样品的茎、叶两个部位。总黄酮的测定结果显示,就部位而言,大叶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叶的总黄酮含量均高于茎的含量,提示吊扬尘叶的质量可能优于茎;就不同基源的同一部位比较来说,大叶醉鱼草的茎、叶的总黄酮含量都高于巴东醉鱼草茎和叶的含量,似乎说明大叶醉鱼草的质量更优,但尚需深入的药理学验证。在Hplc法测定具体黄酮成分时,四种样品中均未检测出槲皮素,两者茎的样品也未测出木犀草素和芹菜素,而两者叶的提取物中均可测出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含量,且巴东醉鱼草叶中的含量远远高于大叶醉鱼草叶,说明具体黄酮的含量与总黄酮的含量高低不一定是成对应联系的。吊扬尘的急性毒性实验中,将吊扬尘的茎、叶的醇提物给小鼠灌胃后,根据小鼠2周内的反应,增大剂量至人体用量的100倍以上,2周内小鼠仍无死亡,说明吊扬尘的两基源植物低毒或无毒,药用较为安全。综上所述,利用形态解剖学策略、薄层色谱法能快速准确的区别近缘药材醉鱼草和吊扬尘,利用HPLC含量测定等策略能对其质量进行一定的浅析和评价。大叶醉鱼草和巴东醉鱼草在形态和化学成分上更为接近,表明其亲缘联系更密切,二者同作一药的合理性得到证实。上面陈述的探讨结果将为两种药材(3个基源)的品质探讨和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关键词:醉鱼草论文吊扬尘论文巴东醉鱼草论文大叶醉鱼草论文鉴定论文黄酮论文含量测定论文急性毒性论文

    摘要10-12

    Abstract12-15

    第1章 醉鱼草属两种植物药的探讨运用概况15-28

    1.1 资源分布及疗效记载15-16

    1.1.1 资源分布15-16

    1.1.2 疗效记载16

    1.2 药材鉴定16

    1.3 化学成分16-19

    1.3.1 黄酮类成分16-17

    1.3.2 倍半萜类17

    1.3.3 环烯醚萜类17-18

    1.3.4 其他萜类18

    1.3.5 苯丙素酚苷类18

    1.3.6 木脂素类18-19

    1.3.7 其他类19

    1.4 药理作用19-22

    1.4.1 抗菌消炎作用19-20

    1.4.2 免疫抑制作用20

    1.4.3 神经细胞保护作用20

    1.4.4 呼吸系统作用20

    1.4.5 利尿作用20-21

    1.4.6 推动创面愈合21

    1.4.7 毒性21

    1.4.8 抗肿瘤作用21-22

    1.4.9 其他22

    1.5 临床运用22-23

    1.6 小结23-24

    芹菜素的含量70-80

    6.1 仪器、材料与试剂70-71

    6.1.1 实验材料与试剂70-71

    6.1.2 仪器71

    6.2 策略与结果71-77

    6.2.1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71

    6.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71

    6.2.3 测定波长的选择71

    6.2.4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实验71-72

    6.2.5 线性联系考察72-74

    6.2.6 策略学考察74-75

    6.2.7 样品含量测定75-77

    6.3 小结与讨论77-78

    6.3.1 流动相和测定波长的选择77

    6.3.2 两种基源及不同部位木犀草素和芹菜素的差别77-78

    6.3.3 对药材成分质量制约指标的有关深思78

    6.4 结论78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