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安全教育 >对于对留学生管理和教育学士

对于对留学生管理和教育学士

收藏本文 2024-01-23 点赞:8333 浏览:330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在外地打工留下子女在家或在学校读书的学生,这部分学生缺乏父母的照顾,缺少母爱或父爱,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否则就会产生厌世、厌学情绪,甚至走到邪路上去。我校是一个偏远乡镇学校,学生大多数来源于比较边远的农村,家庭经济比较薄弱,为了生活,为了子女读书,多数家长不得不到外地打工,把子女送到学校,托付给亲戚朋友。再加上外乡镇、邻县类似的学生也不断地进入我校就读,造成留守学生不断增多,我校领导高度重视留守学生,调动校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关心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排查

为了有组织、有计划地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以学校关工委为核心组织,邀请常年关心和支持的镇政府相关领导、老年协会的退体人员、卫生院、派出所等社会各界人士组建强有力的关心留守学生的细组织,领导由校长亲任组长,督促抓好此项工作,副校长常抓此项工作,定期研究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转变工作,每学期新生入学或转学生进校时,要求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清理排查,摸清底细,对留守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去向、托付情况、家长等进行细致的清理登记,上报到学校,便于对留守学生统一管理教育。

2、设立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处,发挥心理教育作用

留守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缺少父爱或母爱,心理上产生扭曲,设立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处,选派具有多

源于:论文格式范例www.udooo.com

年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研究特长的教师时时作留守学生的心理辅导教育,如张某同学的父母一直在广东打工,在他读小学一年级时父母就离开他并把他托付在姑妈家,偶尔过节回家一次,多年为他一直认为父母在外打工是故意抛弃他,不喜欢他甚至产生了怀疑自己不是他们亲生的想法,我们通过认真的了解的反复分析,该生家住在本镇最边远的地方,家里人多地少,父母与爷爷奶奶的大家庭只分得几亩薄田薄地,还要还清结婚时欠下的债务,迫使其父母远离家乡和子女到外地打工求生、还债、创家业。根据该生的家庭情况结合该生的心理状况,对该生进行心理教育,把父母迫使在外辛苦劳累的目的与父母时常对自己的牵挂结合起来,列举了父母一个个电话、一句句温暖的话语,一分分的辛苦钱凝结着多少心血和汗水,足以证明父母对自己没有抛弃反而深爱着自己,通过主理教育,使该生猛然醒悟。

3、建立写作技巧家长常任制度

由于留守学生是缺少父爱或母爱的特殊弱势群体,需要更多的关爱。为此,我们认真调查研究,召开留守学生研讨会,发动全体教职工和社会有识之士,特别是以老体协会为主的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共同来关心留守学生,每位教师和社会有识之士乐意做写作技巧留守学生的家长,时时在生活上、学习上,思想品德上关心爱护他们,同他们共餐、探讨疑难问题,使他们生活上有保障、感情上有寄托,感到社会处处充满爱,感到学校是个温暖的大家庭。从而热爱学校、热爱社会,树立起为学校、为社会的现任感,更加树立起学习,生活的信心。如陈某,父母都在外地某工程建筑队工作,由于工作漂泊不定,小学时就把他送到封闭式的学校就读,养成了孤僻、不合群的性格,喜欢独来独往,生活和学习没有信心。后来我作为他的写作技巧家长,身感责任重大,把该生叫到自己的住处、树脚下、走廊上等能消除学生心理障碍的地方,同该生谈心、交心、以心换心,用真正的爱心换起他对生活、学习的信心。通过交往,发现该生喜欢篮球、乒乓球等,并且曾经在小学阶段获过奖。由于参加活动时影响到学习,没有合理安排时间,导致成绩下降,被父母禁止这些活动,扼杀了该生的兴趣爱好,断送了他活泼可爱的童年时代,形成了孤僻的性格,当我发现他的闪光点后,及时抓住这个闪光点作为切入点,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班上和学校组织的球类课外兴趣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展示自己,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得到指导老师的肯定和赞扬,并很快成为老师的助手,同学们的“小老师”,当指导老师不在时,主动传授同学们的球艺,凭着高超的球艺和乐于助人的行为,赢得了同学们的尊敬,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乐意与人交往,我在此基础上鼓励他全面发展,并在同学中寻找到乐意帮助他补习别的功课的“小老师”,使之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总之,留守学生是社会的特殊弱势群体,需要更多关注,学校必须肩负起这个职责,加强对留守学生的管理和教育;调动校内外一切积极因素,都来关心爱护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并乐于做留守学生的写作技巧家长,使他们感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热爱社会,更加刻苦努力学习,树立起为振兴中华而学习的高度责任感。
收稿日期:2013-05-17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