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级管理 >美育和学生素质提高要求

美育和学生素质提高要求

收藏本文 2024-02-20 点赞:18158 浏览:8240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我国已经将“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美育;洗涤心灵;教育实践
1009-010X(2012)06-0015-0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培养和现代化建设相适应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培育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又一代的学子,是我们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更是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国人素讲智、德、体三育;近人更倡群育、美育,而并称为五育。美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蔡元培先生眼中的美育

所谓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我国已经将“美育”列入了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美学纲要》中写道“美学的历史很短,不过才产生了一百多年;中国之有美学,实以蔡元培先生提倡为最早。”美育在现今人们的思想和教育活动中一直起着积极的重要作用。著名教育家蔡元培说:“美育者,应用美学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
蔡元培先生对于“美育”的倡导,并不只是从学科角度进行研究,他着眼的其实是更为根本的文化建设和道德拯救之道,他的一生都是在力劝国人,在美育的倡导和呼吁中,包含着挽救国人的文化没落和危亡的努力。他的教育救国理念中认为:当今社会是“科学万能时代”。对科学在当今社会的统治地位有着充分的认识。一直把科学的推广与教育作为国之发展的重要目标。他认为“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而这种现象世界到实体世界的过渡,也正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美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也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用美育洗涤学生的心灵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事物的追求与热爱是人本能的反应。在生活中,美的事物就如同沙漠中的绿洲,若缺少了就没有了生机。自人类有了文明至今,每个时代都留有美的足迹,绘画美的倩影,探索美的奥秘,谱写美的篇章,憧憬美的蓝图。人们追求美的行为,体现在每一社会,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同样也时刻存在于学校里每一个学生的行为当中。无论是咿呀学语的幼儿还是琅琅书声的中小学生都喜欢漂亮的衣物和赞美的话语,都有意或无意地欣赏和表现他们心中的偶像美,都无处不体现着“美”的力量。积极正确的美育可以在这些懵懂的孩子们人生进程中起到指引和加速的作用。
在我国,美育之源头可追溯到古代。周公的礼、乐是继承夏、商两代的统治经验,并将礼乐制度的教化更加系统而完善。按《周礼》规定,“以乐德教国子”,即培养学生在礼仪方面具有忠、和、敬、五常、孝、悌等美德;“以乐语教国子”,即在诗辞方面教育学生学习和运用诗辞的能力,掌握诗的美育作用,培养辞令;“以乐舞教国子”,即在舞蹈表演方面表现古圣先王的丰功伟业,达到歌功颂德的目的。礼乐相济,既是社会制度,又是道德规范,同时也是一种审美教育方式。
法国大雕塑家罗丹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罗丹艺术论》)
从美学角度来讲,教育应该是通过说服、教育、感化、影响、管理等多种方式来发掘和塑造学生的美,使他们既具有相貌、服饰、风度、行为、体态等方面的外在美,并具有精神、品质、心灵和情操等方面的内在美,其中培养学生的内在美应是美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由此看来,学生爱美之天性和教育的主目标是一致的,与美育的目标也是一致的。我们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将美育结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有的学生喜欢打架滋事,屡禁不止,其中并非因为这些学生在打斗中会得到什么益处或愉快,究其原因主要是他觉得这是一种勇敢而无畏的表现,可以让自己在同学面前有面子、有风度。这一点充分说明这些学生错误地将以打架解决矛盾的形式看作是一种美的行为去追求;另外,校园中常会见到男学生聚众吸烟,甚至有时还有女生,他们并非爱好或是能得到快感,而是觉得吸烟时很有“魅力”;还有的学生为了能引起人们的注意,课上不停的找老师的话茬,搞恶作剧,引起大家的哄堂大笑,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实现自己存在的价值。有的学生喜欢浓妆艳抹,有的学生喜欢奇装异服等等。不同的人对美的认识、感受的能力是不同的,因而美育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认识美的能力,能正确地鉴别美和丑,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朴素大方”、“坦诚相待”、“乐于助人”等都是崇高的人格美,在处理学生的错误行为时,教师的任务不应仅仅局限于谈心、批评或定规矩,禁止他们做什么,而最好应将美育与思想教育联姻,用美来引起学生心灵的沉醉与神往。
教师在美育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寓教于乐”,“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使学生的心灵得以净化。因为美与人的心灵是相通的,正如康德的话,“美是情感、知识与道德的桥梁。”美育就是运用人类社会对一切美的创造,将人进行美化自身的教育,让人具有一个丰富而充实的灵魂,同时渗透到整个内心世界中去,并且形成一种自觉的理性力量。这一点是其他教育无法做到的。
美育是对学生美的心灵的塑造。因此,美育

源于:毕业论文总结www.udooo.com

能从更高的角度体现人的本质要求和理想。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讲:“美育,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通过美育教学,可以使学生陶养感情,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
三、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体现美育思想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向学生系统的传授文化知识,其中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发掘“美”。教师所实施的审美教育,就是通过美的情感、美的气度、美的理性、美的言辞揭示新的思想和科学知识,从而点燃学生的好学乐学的热情,受到美的熏陶和启迪,培养学生的对科学和真理的追求热情,开发学生的良好智商,用礼仪教学课程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通过形体、行为、语言等教学内容,尽情感受美、感知美、理解美,培养美的气质,形成美的素质,在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同时,发展学生鉴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学生们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即审美的能力,把美育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而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育是通向人类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的路径。美育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也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作为教育工作者,肩负着培养新一代新生力量的重任,我们该如何能合理且有效的将美育渗透到教学当中呢?

(一)用转换角色的方式拉近师生距离

在新教改的号召下,“将课堂还给学生”成为今天课堂教学的形式,改变传统的“传道、授业”的旧模式,将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让学生不要形成“上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创作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中将自己坐到学生中去”的教学模式,参与实践和讨论。在形式上拉近师生的距离,在课堂中营造一个愉快的教学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轻松愉快地去感受知识中美的体验。

(二)用合理公正的评价获得学生信赖

学生无论是完成作业还是思考问题,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而作为教师首先要赞赏学生积极参与的态度,之后对其回答和作业要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科学、合理的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保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帮助他们提高了思考分析能力与实践能力。合理公正的评价可以建立学生对教师强烈的信任感,对今后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评价中,可以采用学生自评或互评,同时结合教师的点评,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确立正确的审美理念。再用礼仪课程为例,如在练习站姿、坐姿、蹲姿等形体训练时,首先让学生分组演示,肯定会有很多不正确的动作,甚至有些同学怕人笑话扭捏不做,此时,教师应该鼓舞这些学生的勇气,建立彼此信任的信心。当同学们通过好奇心热情积极的参与活动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加鼓励,然后对正确与不正确的动作给予分析和有选择性的建议,从而避免具体教他们怎么做。在这里,教师用提意见或建议的方式可以更有利于发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能建立和保持自信的学习态度。

(三)用倾听心声的方式教学相长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在大力提倡美育教学的今天,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互动”成为课堂中的主要模式,即相互间交流、沟通和总结。通常在上课结束前几分钟,我会让学生针对本课中内容的理解畅所欲言。学生可以谈自己对本课的看法;可以讨论如何改进如何提高等等具体想法。这种放松的交流,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备课中的思路和想法,抱着“这是我的课”的态度,更加积极热情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教师的尊重也让学生增强自信心及与教师的亲近感。而作为教师也得到了课堂的反馈信息

源于:免费论文查重www.udooo.com

,从而得以改进自己的教学,获得双赢互利的作用。
综上所述,美育对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美育,大力提倡和积极实施美育,把它作为一件长远的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教育工作来抓紧抓好。
[责任编辑 冯荣光]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