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班主任管理 >转向论建设生态转向与对策

转向论建设生态转向与对策

收藏本文 2024-03-02 点赞:15383 浏览:6823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一问题缘起:专业建设之反思
建国初,我国模仿前苏联建立了政府集权控制的高等教育专业制度,由政府统一颁发具有法令性质的高等教育专业目录,体现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特征:专业类型、数量、规模、层次乃至教学大纲、课程设置等都由政府提出统一要求,高校仅仅是政府专业政策和制度的执行者,专业建设的自主权非常有限。高校专业以培养各行业人才为主,专业分类以行业部门为标准,强调与行业对接,专业教育侧重于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可见,当时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功能单一,具有浓厚的实用主义和工具主义色彩。专业因为行业变迁而频繁更动、种类繁多、名称混乱,专业发展水平不高,人才基础薄弱,适应性差。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校专业承载了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怎么写作社会的多重职能,国家对高校专业制度进行了改革:专业分类的框架从行业标准向学科标准转化,实行学科建制,学科、专业、课程及相应的组织实体和资源实体固定对应。这确实促进了高校科研和学科的发展,规范了专业名称,夯实了专业基础,但也筑起了森严的组织壁垒,学科专业边界过于清晰,知识网格化,阻碍着跨学科专业的产生,限制了综合性和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与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
其次,为了扭转以往专业划分过细,人才适应性差的问题,国家通过减少专业种类和数量,以达到“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人才培养目的。但事实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在现有专业制度下,高校只能在有限的专业种类下,以不断增加专业点数量实现其规模的扩张,因此出现专业大量的重复设置,结构失调。加之近年来,各高校在办学定位上求高、办学层次上求全、学科专业上求宽,这种跟风攀比的群体性行为,致使专业出现严重的趋同化现象,没有自身特色,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以及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需求,造成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困难。
另外,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国家在一定程度上赋予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自主权,但实际上,因为所有高校都围绕着一个统一的专业目录框架作有限的选择,并要经过政府严格的审批程序。并且,统一的专业目录灵活性、适应性和时效性较差,导致高校专业对社会需求反应迟钝。在这里,专业是预成的,框定的,而不是生成的,难以与社会环境形成生态化和谐关系。
二生态转向:专业建设的理性选择
政府集权控制型的专业建设在计划经济时代对于规范高校专业建设、培养行业人才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它是“完全置于权威之下,成为政府的行政特权,更多的体现着意志,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难以得到体现”[3],缺乏社会、个体维度的思考,对社会、个体需求变化的反应迟钝,它考察专业的观点是静止、孤立、单一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专业建设的价值基础、政治经济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专业建设的目标和功能从单一走向多维、立体,专业不是纯粹的职业训练场,同时还承载着文化知识的传承、生产、创新,以及促进个体全面素质发展的使命和职责。在这种状况下,集权化的高校专业建设模式,根本无法适应社会、市场的多变性、复杂性和多样性,也无法跟上信息时代知识的急速增长和快速更新,成为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桎梏。因此,必须彻底打破原有专业建设的思维方式和实践模式,实现专业建设价值观的重构,目标的重思,专业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的全面变革。教育生态学的兴起为专业建设转向提供了思路和选择。“教育生态学”是由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劳伦斯.A.克雷明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强调要将教育视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要以生态学的系统观、平衡观、动态观、整体观解释教育现象和成因,寻找教育发展的规律。生态取向的专业建设就是将专业视为一个有机的、复杂的、开放的生态系统,与内外环境密切联系、相互作用,与各方面建立和谐的关系。它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关注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专业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有机的生命系统,不是固定僵死的框架,也不是固化的资源实体,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通过与内外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流而不断生长,在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中不断创新,在汲取各种养分中培育多样的形态和特色。
三生态化专业建设:专业生态系统的打造

(一)加强系统联系,形成专业生态系统和谐共生之态势

从生态学的整体观看,专业生态系统镶嵌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态系统中,构成一个交互作用的立体网络,并相互依存。社会生态系统构成了专业生态系统存在与发展的外部环境并为其提供基础性资源。它包含自然、社会和规范三种环境要素[4],自然环境为专业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空间和自然资源;社会环境为专业生态系统提供制度和经济基础,政策变迁、产业转移和升级直接决定了专业建设的方向和模式;规范环境包括宗教、艺术、科技、社会思潮等,构成专业生态系统的文化基础,这些文化因子经过长期积淀形成可增值的无形资产,对专业生态系统的影响更持久、深刻。反过来,专业生态系统通过人才培养、科技与文化的传播和创新、社会怎么写作为社会演化、产业升级等提供动力和支持。因此唯有加强专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生态系统的联系,建立互动机制,形成畅通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渠道,才能使二者形成双向的、良性的动态适应而
协同发展[5]。
此外,自然生物群落中各物种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成境关系、助布关系,这些关系把不同种的生物聚集在一起,形成较为稳定的群落,多层群落较单层群落的生产力要强,并且在群落过渡的生态交错区因物种丰富,竞争激烈,因而产生“边界效应”

源于:论文提纲范文www.udooo.com

,即能繁育出更多新物种。有鉴于此,生态学视域下,各专业之间也不是孤立存在的。自然及社会的整体性决定了各专业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它们相互作用、相互支撑,形成既竞争又共生的专业群落。因此,生态化专业建设首先必须打破组织壁垒,使各专业互为发展的动力和养分,形成专业集群化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繁育出更多的新专业;其次,要构建生态化的课程体系,在不同专业中实现灵活整合与链接,使专业方向的调整能迅速达成;第三,进行跨学科专业的科研合作促进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和前沿开创性;最后,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使专业建设能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避免资源因重复设置而浪费。

(二)合理分层与分化,维持专业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动态平衡

持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流,保持输入与输出的相对稳定状态,是生态系统存续和发展的基本方式。而系统的平衡稳定与结构密切相关。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物种占据着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位置,与相关种群构成特定的关系,并发挥自身机能作用和功能,生态学上称之为生态位。任何两个种一般不能处于同一个生态位,否则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果生态位过度重叠就会导致激烈竞争,引起生态系统失衡。生态系统正是通过物种生态位的分化而实现结构功能的优化,维持系统平衡的。同理,各专业也要根据生境、区域产业、人口状况、文化、自身条件和功能等确定自己的生态位,通过分层、分化形成合理的结构:在垂直方向上沿资源及环境梯度形成高职、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专业,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化主要反映着专业种类、数量的结构布局,很大程度上受地域间差异影响;在时间维度上,不同时期社会体制和产业结构的变迁,使专业的种类、数量、层次等都会发生变化,专业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结构也要及时调整;规模、速度也是结构分化的维度,专业是大规模发展还是精英化、小规模培养,是渐进式发展还是跨越式发展,都要根据情况和条件有所区分。这种多维度的分化可以提高专业生态系统与环境资源的匹配度,适应社会复杂结构与需求,也使专业系统形成结构复杂的、多样化、网络化的物质能量信息输入与输出的渠道,与环境保持高效、通畅的交流而维持系统平衡。然而目前高校专业结构失衡就是因为专业重复设置和趋同化导致专业生态位过度重叠,资源过度竞争,人才培养无法分化而造成的。因此,必须改变政府集聚化的资源分配方式,引进市场化资源配置机制,引导专业合理分层和分化,找准定位,优化专业整体结构布局,形成错落有致,又互相支撑、和谐共生的生态化专业结构,以维持系统的动态平衡。

(三)建立反馈-反思-更新机制,提高专业生态系统的自主适应能力

自主适应性是生命的普遍特征。生物有机体常常通过改变环境或改变自身结构、生活习性等与环境相适应,拓展自我生命空间,从而促进自我的生存和发展。专业生态系统也受到内外环境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制度革新、产业升级、文化变迁、自然环境等外部因素,以及管理制度、课程体系、培养模式的革新,师资队伍的建设、科研水平的提升、基础条件的改善、专业文化的培育等内在因素。这些内外因素之间的联系和作用既有线性的,也有非线性的,使专业生态系统演化的轨迹或路径复杂而多样化。在整个演化过程中,既有渐变,也有突变,既是有序的,也是无序的,这取决于专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环境在交互作用中的双向选择。专业生态系统正是在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中形成自适应、自调节和抗干扰的能力,即在类型、数量、规模、速度上与环境和自身系统的承载力相适应,有控制地实现系统进化,即使环境骤变,也能通过自身能力恢复和重建。
高校要提高自主适应能力必须成为专业建设的实质性主体,才能够根据内外环境作出自主性的应答反应,如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自主选择和设计专业建设目标、专业培养模式、课程、开发利用各种资源等,通过人的自主选择改变内外条件和作用方式而加速演化的过程、控制演化的方向[6]。并通过反馈—反思—更新的联动机制适时地自我调整,即要建立政府、用人单位、社会民间组织和家庭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的评价反馈系统,及时、持续地获得全方位信息[7],保持对社会政治、文化、产业结构等发展、变化、需求的敏感度,这是专业随之作出适应性调整的依据;其次,经常性地进行自主性反思,这是专业建设者对专业建设活动的自觉,是对其行为时刻保持警觉,对过程的审视,对结果的分析,通过反思,经常性检视专业生态系统的环境、结构等是否正常而有效地发挥其功能;最后根据反馈的信息和反思的结果,综合环境因素,不断地改变自身条件,调整策略,从而主动地促使系统不断优化、更新、升级,在一个螺旋上升的良性循环中与环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当然,专业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及社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决定了专业的适应不能过于功利、盲目、短视,即专业设置不能盲目跟风求热,专业知识结构要具有更广阔和深厚的适应性,专业建设的规模、速度等不仅要适应当前经济发展水平,更要适应整个社会的持续、整体、和谐发展。

(四)选择差异发展策略,实现专业生态系统的丰富多样性

生态系统结构的多元化和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单位空间上因物种过于密集导致资源过度竞争而危及物种的生存和系统的稳定,物种多样性越高,系统越稳定。因此,专业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发展是必然选择。因为“专业”是社会职业与学业门类的交叉,所以构成和影响专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动力是复杂而多样的,它是专业内在发展需求与环境资源以及社会需求互动的结果。首先,专业内在要素及结构是复杂多样的,目标、管理制度、课程、师资、基础条件、生源等任何要素的差异与异动都可以导致专业生态系统的异质多样;其次,社会与个体需求的多样性,要求人才与怎么写作多样化,这也是专业生态系统多样化的动力;另外,地域间自然、文化资源的种类、层次、数量等差异,以及资源摄取渠道的不同,也使专业生态系统多样性成为必然。
专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包括特质与结构的多样性和发展路径的多样性。特质与结构的多样性主要指构成专业的基本要素,如目标、制度、课程、模式、师资、物质条件等的种类、层次、数量的不同,以及它们组合方式的千变万化,因此从理论上说专业的创生具有无限可能。发展路径的多样性指专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发展的途径和方式的不同,它既可以是外生型的,如利用区域优势,与区域经济结合,形成专业特色,或通过国际间合作等方式,走专业建设的国际化路线,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可以是内生型的,如基于学校传统文化而深掘传统专业的优势,或通过科研不断开拓专业发展的新方向,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使之不断地自我超越而变得更优更强等等。不论是特质与结构的多样性,还是发展路径的多样性都必须要突出专业的特色和优势。特色建设和差异发展是专业生态系统多样化的有效策略。
参考文献
刘小强,彭旭.理顺关系打破对应[J].中国高教研究,200(03):30-32.
王宾齐.迷失在大众化进程中:中国高校趋同化原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07):36-39.
[3]樊平军.专业设置:一种知识的控制[J].中国高教研究,2010(07):40-44.
[4]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3-25.
[5]李枭鹰.论大学学科系统建设与发展机理[J].中国高教研究,2007(07):32-34.
[6]李枭鹰.复杂性视阈中的高等教育预测观[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2):7-9.
[7]谢安邦.构建大学外部利益关系者信息反馈机制的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1(01):30-3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