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传播技术 >阐述族群草根媒介:社会转型中抗拒性身份建构

阐述族群草根媒介:社会转型中抗拒性身份建构

收藏本文 2024-03-09 点赞:22467 浏览:9802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边缘群体通常是他者再现和社会动员的对象,很少被看作媒介生产的主体。但是在社会转型和技术变迁背景下,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中出现了自发的集体影像生产。例如贵州西部苗语方言区的群众利用族群自身语言、自行生产、在族群内部流通消费的苗语影像。这些自发的影像生产活动表明,边缘群体发挥其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力,转变了媒介生产和利用中的角色设定。这篇文章探讨的核心不足是:在社会转型历程中,边缘群体如何突破资源的结构性限制,进展自身的媒介生产、重新想象和建构集体身份?这篇论文通过描述和诠释贵州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的苗语影像传播实践,旨在探讨这一边缘群体自发的媒介生产与集体身份建构和社会转型的联系。基于在贵州、福建等地对苗语影像传播历程的多点民族志观察,本探讨①描述了苗语影像的生产组织和传播历程;②说明了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借助苗语影像生产形成的跨空间族群网络;③诠释了西部苗族农民工群体利用苗语影像重新想象和建构族群身份与族群“传统”的具体历程;④通过对苗语影像的形态、产生的条件以及功能的探讨,提出苗语影像是一种大众文化工业之外,也在专业主义范畴之外的“草根媒介”。作者提出,在大众媒介与另类媒介之外有着着边缘群体自发的集体媒介生产——草根媒介的形态。草根媒介为当下社会转型历程中出现的,边缘群体自主生产的媒介形态,它形塑了以本地文化为核心的抗拒性身份。这是第一个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作为媒介生产主体的探讨,扩展了中国的进展传播学论述和实践领域。探讨为中国本土传播学探讨增加了有关少数民族农民工群体的影像生产、利用、流通和进展历程的知识,并展示了在主流大众媒介体制之外运作的另类空间和行动的可能性。论文集中诠释了作为媒介生产主体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如何利用影像生产和消费来自我建构族群身份,特别是建构他们的抗拒性身份。本探讨在讨论了相关的探讨的基础上尝试以多点民族志策略探讨探讨不足,并阐述和进展了草根媒介论述。在探讨策略的运用方面,本探讨给本土传播学经验探讨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案例。关键词:苗语影像论文族群论文草根媒介论文抗拒性身份论文农民工论文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8

    引论8-14

    第一部分 探讨设计14-45

    第一章 文献回顾14-23

    第一节 边缘群体参与影像生产的可能性14-15

    第二节 ―民间影像‖与边缘群体15-17

    第三节 影像行动主义中的边缘群体17-19

    第四节 边缘群体自发的媒介生产19-23

    第二章 论述探讨23-31

    第一节 抗拒性身份:社会转型中的边缘群体集体身份建构23-28

    第二节 草根媒介:抗拒性身份建构的社会生产空间28-29

    论述浅析框架29-31

    第三章 探讨策略31-45

    第一节 民族志策略31-33

    第二节 操作历程33-42

    第三节 个案概化与质量制约42-45

    第二部分 探讨发现45-127

    引论:志强和玛丽的故事——主要概念的本地含义45-52

    第四章 场景设定:西部苗族的流动生活52-76

    第一节 省内流入地:贵阳市五里冲聚居区52-59

    第二节 流出地:H 乡西部苗族59-68

    第三节 省外流入地:泉州惠安工业区68-76

    第五章 苗语影像的进展与流通历程76-95

    第一节 自我与他者:社会转型与族群身份认同77-86

    第二节 语言文化共同体:苗语影像与族群边界86-89

    第三节 跨空间族群网络:苗语影像与流动生活89-95

    第六章 影像文本95-119

    第一节 自我再现:苗语影像与自我建构族群身份95-113

    第二节 作用层面的反抗113-119

    第七章 “产用”历程119-127

    第一节 苗语影像生产的动力与条件119-121

    第二节 苗语影像的生产组织形式:合作生产121-127

    第三部分 结论与讨论127-133

    一、 苗语影像127-129

    二、 草根媒介129-131

    三、 探讨不足与进一步探讨的倡议131-13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