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一英语教学 >简论碰撞思维碰撞,激活自我设计

简论碰撞思维碰撞,激活自我设计

收藏本文 2024-04-04 点赞:21105 浏览:9450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2012年是NOC活动举行的第十个年头,今年7月,NOC活动回到了首次举办地——北京,此次参赛选手遍及祖国两岸四地,总人数将近4000人。根据组委会的安排,决赛后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十周年庆典暨颁奖仪式,这也让每一位参赛选手对大赛成绩有了更高的期待。
此次NOC活动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高中物理组的比赛题目是《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二第五章第八节,是一节圆周运动的应用课,也是牛顿运动定律的重要应用之一。教材中的每个实例都各有特点,很有代表性。属于一个“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的课。三天中,历经个人教学设计、团队教学设计、团队互评、完善教学设计和可视化陈述与答辩五个环节的比赛,我们的设计得到了专家评委、兄弟团队的肯定,获得了网络教研团队一等奖并最终问鼎了网络教研团队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
此时,回想起比赛时头脑风暴式的思维碰撞的场景,心情仍然久久不能平静,是NOC激活了我们的教育生活,教学设计不再是辛苦的、枯燥的,而是具有无限兴趣的,可以让人如此幸福的。
● 思考的空间—教学片段对比
片段一:一个思考的空间
通过播放视频“我们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将学生置于一个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网络情境中。而如何将学生的思考形成物理的思维,是我们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原始设计:
火车在转弯时,实际是在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因此会受到向心力的作用

源于:大学毕业论文www.udooo.com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提供了向心力呢?
思辨与升华:
【孙慧】视频中例举了这么多的圆周运动,每个实例都具有典型的代表性,要让学生从其中的实际生活中抽象出物理模型,从动力学的角度分析圆周运动的力学特点是这节课的重点。
【徐兴旺】我们不可能让学生一下子抽象出物理模型,并准确地分析出向心力的来源。而且如火车转弯是受到向心力作用这样的问题,学生很难理解。
【袁国军】我们可以先通过铺垫帮助学生理解,不如从视频中截取一个生活中的圆周运动,帮助进行分析,便于学生建构知识。
【徐兴旺】选一个学生熟悉的,可以截取视频中赛车弯道转弯的图片。对汽车转弯进行受力分析。
【孙慧】对,这个例子选得好,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与火车转弯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通过设置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为学生形成一个思考的空间。
最终设计: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其中一幅图片(如图1),研究工程师们设计的公路弯道有什么特点?并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汽车在水平弯道上转弯时,受哪几个力的作用?向心力是由谁提供?请同学们在Moodle平台的讨论区和大家分享。
片段二:一个交流的平台
教材设计了大量的生活实例,教学内容较多,如何更高效地完成教学,是我们思考的问题。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和联系。”我们采用了以问题为引领的小组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由教师做辅助调配,将学生分为四组,即A组:铁路的弯道组。B组:拱形桥组。C组:航天器中的失重现象组。D组:离心现象组。每一组我们都提供丰富的视频资源和网络资源,四组学生分别根据资源解决本组的问题,然后相互交流学习的成果,促进大家在自己原有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建构共同的知识。
原始设计:
B组:拱形桥组。
课件展示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等)过拱形桥。
问题情境:
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行驶,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试画出受力分析图(如图2),分析汽车通过桥的最高点时对桥的压力。通过分析,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画出汽车的受力图,推导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
D组:离心现象组。
观看视频:转盘上的木块加速后的离心运动,回答问题。
(1)木块作圆周运动时的向心力来源?
(2)转盘加速后,出现了什么现象?
(3)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提示:可从木块所受合力与其做圆周运动所需要的向心力关系的角度思考)
(4)理解并解释教材的

5.8—8图(如图3)。

兄弟团队对这样的教学设计给了中肯的建议:①不能将所有的问题都归结到向心力的来源,这样太笼统,可以设置主研问题和次研问题(如B组的教学设计);②在D组的教学中,在研究离心运动时可以制作动画帮助进行受力分析。
思辨与升华:
【徐兴旺】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向心力的来源,所以我们设计的问题都应该指向向心力的来源。
【孙慧】对,向心力的来源和分析是这节课的重点,这不能变。但我们设计的问题太过笼统,我们可以给每一组提出具体的任务,既帮助学生建立建构知识的脚手架,又便于学生间的交流。
【徐兴旺】在研究离心运动中我们已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转盘上的木块加速后的离心运动”的视频,没有必要再做动画进行模拟了。
【孙慧】过多的动画设计,削弱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将物理情境转化成物理模型也是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我们在摩擦力的教学中曾经重点讲过转盘上的木块和转盘相对静止一起做圆周运动的摩擦力方向,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交流完成木块的受力分析。
【袁国军】我们不用做动画设计,可以设计一个学生实验:让学生们利用身边的物品(书、笔袋……)设计实验感受离心运动,通过学生亲身感受体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来源。
【孙慧】对,这样设计好,使学生在理解离心运动的基础上,又回归到生活中。
最终设计:
B组:拱形桥组。
课件展示交通工具(自行车、汽车等)过拱形桥。
问题情境:
质量为m的汽车在拱形桥上以速度v行驶,若桥面的圆弧半径为R,讨论与探究:
(1)画出汽车在最高点的受力分析图。
(2)分析汽车在拱形桥上向心力的来源。
(3)推导出汽车对桥面的压力。

摘自:本科毕业论文模板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