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物理教学 >谈谈生活化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有效对策查抄袭率

谈谈生活化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有效对策查抄袭率

收藏本文 2024-03-27 点赞:32675 浏览:14764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因此,只有让生活走进物理课堂,才能彰显物理课堂教学的活力.本文从新课导入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实验活动生活化、问题设置生活化四方面入手,探讨了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物理课堂;生活化教学;有效策略

一、新课导入生活化

一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美妙的新课导入、独到的情景创设.有效的新课引入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实践证明,我们如果能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生活话题,自然地生成情景,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导入新课,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例如,在讲授“压强”时,首先引导每一个学生参与实验, 用手指压住圆珠笔的两端,体验两个手指的感受.接着让学生表演钉钉子:一个是尖的,另一个是钝的,将其分别用锤子钉入木头里,然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由此生活情景导入新课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纷纷提出各种物理问题:为什么和园珠笔两端接触的手指,尖端痛而平端不痛? 尖端的钉子更容易钉进去?钝的不容易而且要更用力?这些现象学生并不陌生,但要解释清楚却有一定困难.用学生身边的事情呈现出教学内容,增加了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使学生学习物理不再感到乏味,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

摘自:学士论文www.udooo.com

教学内容生活化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处理教材时,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资源,尊重学生的文化,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物理、用物理.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材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最感兴趣,也会觉得内容亲切,易于理解和接受.
物理规律是从各种物理现象中概括出来的,学习之后又要运用其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所举的例子尽量要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内容时,可举学校举行拔河比赛时,运动员为什么要穿新球鞋,而且不希望地上有沙子;在学习“惯性”时,可举站在公共汽车上的乘客,在汽车突然启动或紧急刹车时的情景等.这些与生活联系紧密的自然现象,能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的亲切和实用性,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三、实验活动生活化

随着教育教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先进的教学仪器和实验手段的出现,给物理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物质保证.让实验回归自然、回归社会,焕发实验的活力、提高实验的实用性.陶行知说:“自有人类以来,生活就是教育,哪里有生活,哪里就有教育.”因此,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策略的确定,都要使学生能够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加深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在教学中要广泛地联系社会实践,从实用的角度引导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利用学生能亲身观察的自然现象怎么写作于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的实用性.
例如,在讲授“大气压”时,教学内容抽象,可在课前安排学生自制“水气压计”,新课教学中又让学生谈自己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和结果,同时教师做些演示实验,如,“覆杯实验”和“矿泉水瓶变扁”的实验:在矿泉水瓶里加少许热水,拧紧瓶盖,上下晃动,然后将冷水浇在瓶上,学生惊奇地发现矿泉水瓶变扁了.这些实验让学生真切地感觉到大气压的存在,在不知不觉中获取了对知识的理解.

四、问题设置生活化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指出:“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有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不断了解物理知识的广泛应用中增强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自觉性.”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无论在授新课、习题课还是复习课中,都离不开例题教学这一环节.
例如,在完成了“阿基米德原理”的新课学习后,我采用了如下的例题设计,收到了较好效果.①出示问题:一双“水上步行鞋” 的总体积约为0.2 m3,在江面上使用时,它受到的最大浮力约是多少牛顿?(ρ水=1.0×103 kg/m3,g取10 N/kg)②学生解答:(略)③解后反思:这样的“水上步行鞋”给您穿着,在水面行走时,安全吗?如若安全,还能背上多重的书包?针对这样的“水上步行鞋”你还有哪些想法?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物理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能使学生深切体会到本学科的价值所在.来自生活情境中的物理问题更具趣味和魅力,能引起学生兴趣盎然的思考,还具有智力挑战性.学生经常在这样的生活情境中解决问题,不但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还让单一的物理问题求解具有了生机,增强了物理学习的自豪感,为物理学习全过程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南京市江宁区禄口初级中学 (21111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