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初中教学 >> 初中物理教学 >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探微

网络环境下阅读教学探微

收藏本文 2024-03-06 点赞:8157 浏览:3305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教育界正发生着翻天覆地地重大变革。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更是以其信息互动、资源共享、不限时空等优势,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使语文学习由知识和技能的培养,逐步向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素质教育转变,参与式、启发式教学真正变为可能。本文就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作以下论述。

一、网络环境下,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实现“我想学”

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除智力因素之外的一切心理素质,一般包括动机、兴趣、情趣、意志、品格等。良好的非智力心理品质,在学生学习的智力活动在中起着定向、调节、维持、强化的作用,使智力因素不断发展,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原动力和前提。因此,学生浓厚的兴趣,将促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从而积极主动地去欣赏《黄山奇石》,去热爱《富饶的西沙群岛》,去颂扬《狼牙山五壮士》,去同情《卖火柴的小女孩》,去惋惜《圆明园的毁灭》。这种情感实践,不需要写在纸上,不需要挂在嘴边,而是一种心灵的感受,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使学生于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形成语文学习能力。但在常规教学中,无原则的表扬和空洞的说教正在扼杀学生兴趣的萌芽。我们所构建的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模式正是把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作为学习前提,以推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网络具有支持学生交互和参与的独特功能,网络学习得天独厚的信息传递优势使得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工具,也是一种交流相似度检测。这种功能,可以生成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理想的网络学习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人机交互,激活求知的。互联网信息丰富,联系快捷,它使课堂上有限的学习时间变为无限的学习空间成为现实。学生可以任意驰骋网上,查找自己需要的感兴趣的资料。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信息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而取之不尽,推陈出新的资源又让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阅读教学首先是让学生设疑、上网、查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完成知识的再创造。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时,我们将所收集的相关知识制成网页,让学生课前浏览。人机互动起来,学生不仅认识了形形色色的尾巴,而且了解了“再生”、动物如何保护自己等小知识。这些无不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精力、求知的急切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中去。
2.资源共享,擦燃兴趣的火花。网络可以实现短时间之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大面积的资源共享与信息交流。我们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让学生自由访问他机,多机交互,合作探讨,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惊喜发现的信息与他人交流。师生换位,学生可以尝试做老师、做辩论家的快乐,成就感成为此时学生阅读的主动力。如学习《绝句》一诗,学生针对“两个黄鹂鸣翠柳”中“鸣”的解释展开网上讨论。有人说,“鸣”是叫的意思;有的则认为,“鸣”是快乐地歌唱的意思。老师不失时机地鼓励学生上网查询。最后,学生达成一致:因为这首诗抒发了诗人观赏美景时愉悦的心情,所以,后一种看法更精确。这样的协作方式打破了空间的限制,使参与者之间擦燃了兴趣的火花。

二、网络环境下,培养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实现“我敢学”

智力又称智能,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诸多因素。对语文学习来说,思维力是智力诸因素的核心。研究者认为:应当把思维看作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培养思维力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不提高思维能力,不用说无法全面提高素质,就连语言本身也学不好。在常规教学中,忽视对智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训练的现象并不少见,教师默守陈规地一问到底和学生一如既往地一答到底,足以引起世人的注意。我们应认识到:重视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是语文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田忌》中的变通性思维训练;《跳水》中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捞铁牛》中的求异思维训练;《司马光》中的多向性思维训练……这些思维训练的内容和过程,也许不会在考卷上出现。但是,学生思维的活跃必将促使其创新思维的发展和较高水平的语文素养的形成。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教育从过去的“学校选择适合教育的人”向“个体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转变。我们在网络环境下的阅读教学,就是强调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放手让学生自我选择,自我发现,来整合各种教育资源,激活学生思维,从而优化教学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的做法是:
1.营造网络教学环境,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我们把各种趣题编制成习题库,让学生自由选择。如上网做词语接龙游戏:“天空—空气—气体—体育……”不断接下去,随着词语的不断丰富,学生的眼界将愈加开阔,接受新的信息将更快,思维的兴趣也将陡涨。
2.精心设制问题,增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如《蝙蝠和雷达》一课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科学家为研究蝙蝠的秘密而做的三次实验,为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设计表格,分别要求填出实验次数、每一次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实验意义。通过读文,教师指导学生完成部分表格,后一次则由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在机上独立完成,由网络信息互动交流的特性,促使教学达到个别化学习的目的,发散了学生思维。
3.设立信息资料库,培养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建立资料库,尽可能地丰富其中的内容,意在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使学生能在正确使用概念基础上,合乎逻辑地进行推理。大量、便捷的资料查询,为学生的无限探索提供了方便。
4.利用知识迁移,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如学习课文《美丽的小兴安岭》,重点读讲描写春景的一自然段,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初步领会作者如何一句一句生动地再现小兴安岭春的勃勃生机。然后,教师将利用计算机模拟的小兴安岭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虚拟的学习场所获得与现实世界接近的学习体验,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小兴安岭春的活力。这时,教师适度点拨,学生的知识便实现有效迁移,从而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就很容易说出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描述性语言。

三、网络环境下,注重学法指导、能力训练,实现“我会学”

古人云:“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所需;而授之以渔,终身受用不尽。”这强调了学法指导与能力训练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单靠在学校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更谈不上跟上时代的步伐,许多东西要靠自己学,这就要求学习者必须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证明,当学生学到了字词、句知识,在没有形成运用能力时就中断了教学,这实际上是中断了语言知识的“心理学化”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必须走出把语言课上成思品课、文学分析课、语文尝试课的误区。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基于这一点,我们拟定的阅读教学总体目标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健康的美感辩证的思维方式,并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相应的文化修养和文艺鉴赏水平。
网络为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编辑能力,学习方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使学习由“教我学”真正转变为“我会学”成为可能。我们的做法是:在网络环境下,指导表述,在“讲”的过程中会自讲;引导观察,在“看”的过程中会自看;诱导思维,在“想”的过程中会自想;开导质疑,在“悟”的过程中会自悟;领导练习,在“练”的过程中会自练,推导创作,在“创”的过程中会自创。
如教学小语《看月食》一课,爸爸讲月食成因的一段话是难点。在学生自由朗读这一段以后,学生上网进入虚拟环境。首先感受日、地、月三球在宇宙中运行的动态画面,然后继续观看,引导学生置疑:“当月球、太阳、地球处于一条直线上时将出现什么情况呢?”此时,模拟画面直观地再现了月食成因,反复观看直到学生明白为止。然后,学生读课文,想象画面。这样以读代讲,以读书代分析,学生恍然大悟之后,上机完成趣味习题,口述此段内容。这样的教学环节,使学生在头脑中把抽象的文字自觉地转换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动手动脑,培养了多种能力。
我们还尝试让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汇报学习成果。如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之前,让学生通过读文、实地调查、上网查询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各种方法,同时,通过分组制作演示文稿、学生网页把自己创编的新诗、学习的收获与同学共享。使学生自觉地攻破阅读的重难点——植物妈妈有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自己会学、学有所得的终极目

论文大全www.udooo.com

标,而且激发了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和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综上所述,在网络环境下,培养以“兴趣”为核心的非智力因素,培养以“思维力”为核心的智力因素,注重学法指导、能力训练,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与学生语文素质的整体提高,从而实现教学最优化。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