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当代文学 >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而不是庸俗化

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而不是庸俗化

收藏本文 2024-02-24 点赞:21152 浏览:947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特别是要通过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方式,入耳入脑的大众话语,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真正为人民群众所理解、接受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要大众化,不要庸俗化。
关键词:大众化;庸俗化;群众;生活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1)04—092—02
关于“大众化”,《现代汉语词典》是这样解释的:“变得跟广大群众一致,适合广大群众需要。”
众所周知,理论都是有一定高度和深度的。一种理论,只有当它为社会大众所认识和接受时,它的价值才能得以真正的最大限度的实现,它的生命才能得以长久的延续和广泛应用。没有社会大众对理论的关切和厚爱,理论就会因为失去其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而枯萎、消亡。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它的大众化,就成为其向前发展、走向繁荣的一大必然选择。由此,我认为,“大众化”是指生活化、通俗化、普及化、层次多样化,以及由初级起端的循序递进性,它意味着走向大众、贴近大众,最大程度地切合、满足大众的心理期待和需求。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是时代的需要,人民群众的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进一步从根本上使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真正成为人民群众的理论。为此,应着重从以下方面人手:
首先,要自觉反映人民群众的实践,吸收人民群众的智慧,关心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理论工作者要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倾听群众呼声,思群众所思,想群众所想,充分反映民情。马克思主义是否具有感召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体现在它是否关注和如何关注包括民生在内的社会生活。马克思曾经强调,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打动群众、说服群众;而理论的彻底表现要抓住人这个根本;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要出丑。这里所说的“人”和“利益”,是指具体的现实的人及人民群众的利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大众性是一致的。不能把理论变成脱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脱离群众火热生活的空洞说教。
其次,要自觉树立良好的学风,力求在表达形式上做到大众化、通俗化。人民群众希望理论工作者多说老百姓说的话,多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固然有其“学术”的层面和“学术”研究的话语。但这不能成为排斥大众化的理由。马克思主义本质上不是圊于书斋的思辨之学,而是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科学理论。故作高深、故弄玄虚、晦涩难懂、食洋不化等学风或现象,是与大众化的要求相违背的。不能简单地把大众化的语言或表达方式当作技巧问题,而应该把它当作学风来对待。在现实中,有的人对大众化特别是通俗化的工作不屑一顾,这是不正确的。大众化包含着通俗化,然而通俗化不等于庸俗化。把马克思主义的深刻道理通过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出来,并非易事。艾思奇在总结写作《大众哲学》时曾感叹:“写通俗文章比专门学术文章更难。”
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要在社会上或群众中广泛传播和普及离不开大众的话语。并且,要融入大众的文化。从历史上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的《矛盾论》、《实践论》等著作,充满了具有民族特色、大众风格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的“发展就是硬道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点,就是用百姓的朴素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也处处体现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没有抽象的学理概念和词句,但他创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质朴简明、通俗易懂的话语令全国人民大彻大悟。今天,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认真学习老一辈革命家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优良学风。
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搞成“庸俗化”,这在中国是有传统的。但如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里必须解决马克思主义作为系统化的理论,转化为人民群众能够理解、从而能够掌握这个过河的桥或船的——方式、方法的问题。而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方法论问题,这个方法论的问题不解决或解决不好,不仅过不了河,“庸俗化”的问题便会由此产生。希望搞马克思主义的人,都能自觉地认真研究这个重大问题。

一、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阐释要防止庸俗化。

大众化要坚决反对“前边摘语录,后边写口号,中间说点事”的新八股。说;“要防止僵化,现在文章千篇一律,是新八股。”“干巴巴的读不下去。”“看了开头就知道结尾。”他讽刺地说:“这些年把一些人养成懒汉,写文章是前边摘语录,后边写口号,中间说点事。”大众化要坚决反对说空话。说:“空泛的语言多了,针对性就不突出,也缺乏说服力,缺乏动员的力量。”把空话的东西称作“毒素”,把说空话的人视为“无赖”。说:“有些党八股,不只是空话连篇,而且装样子故意吓人,这里面包含着很坏的毒素。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还可以说是幼稚;装腔作势,借以吓人,则不但是幼稚,简直是无赖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不断重复引用著作、报告和文件上的原话,这是一个通病。引用的关键是发挥,而发挥就要大众化。
大众化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要开短会、说短话。1942年,说:“不但文章里演说里有党八股,开会也有的。‘一开会,二报告,三讨论,四总结,五散会’。检测使每处每回无大无小都要按照这个死板的程序,不也就是党八股吗?在会场上做起‘报告’来,则常常就是‘一国际,二国内,三边区,四本部’,会是常常从早上开到晚上,没有话讲的人也要讲一顿,不讲好像对人不起。”坚决反对开大尾巴会、空话连篇的会,更反对离题万里的瞎议论,强调开会、讲话都要解决问题。
大众化要坚决反对庸俗化。庸俗化很难让百姓真心实意地信服理论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党的指导思想解决的是道路、方向问题,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世界观、方法论,这是“指导思想”的基本功能。而庸俗化就会犯错误。始终恪守无论做什么事、讲什么问题,都要说实话,说群众想说的话,说老百姓听得

源于:查抄袭率硕士论文www.udooo.com

懂的大众话。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并不玄奥,是很朴实的道理。正因为如此,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语言通俗,切忌高深,这是大众化的基本要义之一。

二、对群众不能进行空洞地宣传理论,对群众中的问题不能“王顾左右而言他”。

满足群众的理论需求,在讲明基本道理的同时释疑解惑。群众不是以抽象思辩掌握理论,而总是把理解理论问题与思考现实问题相联系。转型期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会使群众产生消极体验,在思想上引发困惑和疑虑。如果只是空洞地宣传理论,对群众中的问题“王顾左右而言他”,人们就会认为“不解渴”,甚至觉得理论“三无”:道理没错,听着没劲,生活中没用。实际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朴实性和生命力正在于能够回答现实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正是在回答现实问题、释疑解惑的过程中展现理论魅力、吸引和掌握群众的。目前人们的思想问题主要有两类:一是如何看待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不合理现象,如民生问题、分配不公、党风廉政建设中的许多问题。对这些问题,要承认它是客观存在,讲明这些问题是通过改革和发展逐步解决的,需要一个过程;还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利益观,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另一类问题是由这些问题引发的,带有更多的理论色彩,涉及改革去向、发展道路和体制等深层次问题。对这类问题,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结合中国国情和正反两方面经验,全面地分析问题,防止片面性,真正把问题说透彻,让人民群众信服。

三、不能把群众当作消极、被动的接受理论宣传的对象。

理论掌握群众是宣传过程,更是思想过程,通过群众的思考和消化,理论才能被理解和掌握,进而转化为内在的信仰和价值观。理论能否掌握群众取决于真理的力量,而不是一味依靠行政的力量。理论宣传与群众面对面的基础是理论工作者与群众心贴心。平等地对待群众,把群众当作理论的思考者、宣传工作的参与者;把灌输看作双向的交流互动、看作宣传工作者与群众共同追求、认识真理的过程;把群众提出的问题看作进一步研究的着力点和宣传的切入点,既旗帜鲜明地对群众宣传、又真心实意地向群众学习,用群众的体会、群众的思考、群众的语言去启发群众,才能让群众感到理论可信、可亲、管用,并逐步培养理论兴趣、建立起对理论的信念。在文风上,要善于把文本语言转化为平易朴实、生动活泼的大众语言,用群众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向群众讲道理,只有这样,理论才能在群众中产生持久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