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电影 >交通建筑中公共装置艺术

交通建筑中公共装置艺术

收藏本文 2024-04-15 点赞:5732 浏览:2112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二十世纪,利用现成品表达艺术观念的装置艺术与光电技术支撑下的影像艺术被艺术家所广泛利用,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样式——影像装置艺术。它所具备的视觉性、听觉性以及新的时空观念和在场性的审美方式,与公共空间日益倡导的艺术作品对于公众情感互溶、参与的新诉求相符合,不仅成为了公共空间中公众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也成为艺术家所重视和热衷于运用的新媒介。当代公共艺术作品涉及面很广,像装置艺术、影像艺术等。地铁作为公共空间的交通领域,也引入了许多公共文化符号,地铁的地面、吊顶、台阶、扶手都是公共艺术的创作余地。本文通过全息投影和互动投影运用在武汉地铁二号线公共空间的案例,展示了影像装置艺术形式的独特的视觉魅力。
【关键词】影像装置艺术;全息投影;互动投影;地铁公共空间
在当代社会,公共艺术是一种极为重要和普及的艺术形式,也是所有艺术门类中与人的实际生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之一,从艺术的本质来看,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不应该被私密化,走向公共性几乎成为历史上所有伟大杰作的共同命运;从现代主义艺术到后现代主义,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艺术是否应该大众化、普及化这个核心理由上,显然艺术走向公共空间成为了二十一世纪的一个趋势。本文所要探讨的公共装置艺术并不是一种绝对作用上的公共艺术,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可以看到,公共装置艺术经历了从单纯的影像装置到全息投影再到互动投影的进化史,在这一进程中,公共装置艺术的公共性不断加强,它主要体现在创作媒材的多样化、展示空间的公开化以及与观众群体的互动性这三个方面。

一、公共空间的影像装置艺术

公共空间中的影像装置艺术首先是对环境有了一个限定——在公共领域之中,这就为影像装置艺术作品提供了在场性的依据,即面向于公众的空间展示。一方面,装置本身就带有“在场性”的特性;另一方面,影像作为视听语言,本身就是具有在场交流意味的镜像,它极大限度地模拟现实,越趋于现实就越具备符合人类本性的可交流性,可以说影像具备的是一种“拟在场性”。人类对于在场性的兴趣也驱使了影像越来越朝着模拟某种具体情景的方向发展,由黑白到有声,到彩色,再到宽屏幕,甚至是高科技支撑下的数字交互屏幕,科技带动人类竭尽全力地制造出不在场却又能够满足在场交流的影像工具。影像通过具象的画面语言和声音语言给观赏者制造出了真实在场的检测象,但这是具有欺骗性的在场,是一种拟似的“在场”。
正如艺术家艾未未所说“这些影像好像是现实最真实的记录,却是具有欺骗性的。它远离了现实,是和现实最近的血缘的背叛关系,极诚实地说出了最大的谎言。”影像装置给予了观赏者“在场”的直接体验并满足了观赏者在场交流的心理需求,在一种虚拟的空间中体现了一种近乎于传统艺术对现实的模拟又真切地附着了艺术家创作时的切身体验。

1.1全息投影

全息投影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3D技术,观众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人物。这项技术在一些博物馆、舞台之上的应用较多。全息立体投影设备不是利用数码技术实现的,而是投影设备将不同角度影像投影至中心的特殊棱镜上,棱镜使用特殊的视觉角度屏蔽技术,让你看不到不属于你自身角度的其他图像,因而实现了真正的全息立体影像,可以从360°的任何角度观看影像的不同侧面,具有真实的视觉效应。全息投影技术在舞台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产生立体的空中幻像,还可以使幻像与表演者产生互动,一起完成表演,产生令人震撼的演出效果。
全息立体投影技术也是多个世博展馆采用的展示技术。它能使立体影像出现在空气中或特殊的立体镜片上,和普通三维图像不同的是,全息投影呈现的图像具有“视差”,视差的存在使观众可以通过前后、左右和上下移动来观察图像的不同形象,感觉有一个真实的物体在那里。在四川馆,“城市的历史和文明”展区的检测山上有一个环形膜投影装置,就采用了全息投影技术。通过这个投影仪,游客能看到三星堆遗址的多种珍贵文物,如大眼阔鼻的金面罩青铜头像、身材颀长的青铜立人像;在广西馆的“空间”展区,设置的全息影像系统能让游客看到广西首府南宁的地王大厦、南宁大桥等标志性建筑的立体影像。它们还可以上下翻转,并不断由小变大,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到震旦馆,那里是世博园里应用全息技术最多的展馆。40余件珍贵玉器通过我国自主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逼真地呈现在200多平方米的展区内,令人叹为观止;在安徽馆还可以欣赏全息投影的“黄梅戏”或在湖南馆观看“魔比斯环”演绎的“桃花源里”后,随后更可以在日本、安哥拉、泰国等多个场馆亲身感受特别增加了各种触觉感官刺激的全息立体“体验”影像。
全息投影在艺术中的应用不止于是作为一种手段的运用,而更像是一种综合的、全面的艺术接受盛宴,主要体现在“全”字上,声、光、电的全面展现作用于我们的视觉、听觉甚至触觉,实现了对公共艺术的通感式接受。所以全息投影在各大舞台、博物馆交通建筑中的公共装置艺术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展览馆等处的应用不仅仅是一种观赏视觉,更是一种自我满足式的体验,人们在光影和科技幻化出的虚拟世界里感叹科技的技术手段神奇的同时不断跨时间、跨空间、跨感官去寻找真实的自我。

1.2互动投影

互动投影装置是观赏者与影像装置之间通过语言、动作、指令、接触等信息采集手法完成互动。这些信息的采集由触动设备来完成,如跟踪球、操作杆、图形输入板、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然后经过制约系统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加工,再将新数据返回到信息输出设备,如投影仪、分屏仪、凹面镜、声音输出设备、视频输出设备等,完成最终的图形图像以及声音的展示。
在图书馆、博物馆、科普展馆等场馆中最常见的有空中翻书装置,通过投影的方式让观众看到相关的介绍。在展台上放置一本翻开的虚拟图书,当有人在展台前方伸手做出翻书的动作时,这本虚拟图书就会翻页,让观众浏览书的内容,虽然没有触摸纸质书籍时的质感,但听得到栩栩如生的翻页音效。空中翻书的原理,是利用影像识别技术获取参观者的动作,并将该动作传输给计算机进行处理,计算机内的应用程序则根据所捕捉的信号驱动多媒体动画进行翻书的效果表现。参观者只需要站在展台前方,伸出手臂,在空中做出左右挥动手臂的动作,则计算机就能识别出参观者的动作,参观者面前的电子书就会随着手臂的左右挥动进行前后的翻页,看起来很是神奇。这种多媒体展览方式区别于传统触摸屏技术,在形式上更新颖,视觉冲击力更强,沉浸式的交互形式能引起参观者极大的兴趣因为它在展示过程中实现了对观众参与的强调,一方面没有观众的参与和劳动的消耗,作品就将处于未完成的状态;另一方面,观众也可以在作品中看到自己的劳动,他们具有了创作者的身份和对创作过程的切身体验。墨西哥艺术家拉法耶·罗札诺·汉墨(Rafael Lozano-Hemmer),以公共空间的大型互动艺术装置著称,常运用互联网、投影机、传感器、跟踪系统、声音、电力、照明等高科技手段来实现和观众的互动,探索个人行为对空间的反馈。其作品《扫描之下》设置于伦敦特拉法加广场,夜晚广场灯光下行人的黑色影子上投射出彩色的人像投影,投射的人像正面仰视着地面上的行人,给过往行人留下深刻印象。

二、武汉地铁二号线公共装置艺术设计理念

2.1政策与理论指导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定伴随着科技的繁荣;一个国家的强盛,定然离不开科技的支撑。科技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之中,民族前进的每一个印迹都闪耀着科技的光辉。今日的中国,在亿万人民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将科技作为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作用重大。十八大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更多依靠科技进步,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实现武汉城市的跨越式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已经成为发扬文化,弘扬精神的一个重要载体。在艺术介入城市,愈发彰显其文化感召力的阶段,利用科学技术融入艺术手法,达到新艺术媒介的手段,使公共艺术作品传达人文风貌,实现“中国梦”的时代主题,是艺术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2.2创意与城市融合

装置艺术往往通过其互动性吸引观众的参与,从而产生艺术的经验,这种体验方式为地铁建设带来福音。地铁建设是未来五年带动武汉城市建设发生革命性变化的重要工程,科技又是城市发展的催化剂,当重点工程和反映江城印象的艺术相结合时,城市文化和城市的精神需要将时代精神和区域文化内涵相结合,整体的艺术设计思路与政府打造的“设计之城”、“创意之城”、“读书之城”、“文化之城”相适宜。将武汉地铁公共艺术装置通过用科技传达艺术的手法体现城市的精神和人文气息,易于被大众所接受,并成为提升城市功能,展示武汉城市新形象的重要窗口;让人们增加对城市和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同时这也是一个令人激动的可直观阅读城市的方式——这与绘画和雕塑需要单向的安静的欣赏截然不同,是探索视觉图像与现实的关系的重要尝试。

三、武汉地铁公共装置艺术设计的应用研究

1.光谷广场站

本站艺术设计的主题是“科技之城”,表现方式是光电壁画和互动投影。
光谷的高新技术产业在华中地区的比重和产值均处于首位,光谷消费的商圈也日益成熟壮大,众多大学新区和不断建成的高新产业园皆落户于此。光谷,俨然成为武昌地区的一个科技和人文的社区。经过对光谷片区的综合分析,艺术设计团队一致认为,高新技术是一个朝阳产业,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人文的熏陶,所以此站壁画以当代接头抽象的涂鸦绘画表现传统的楚文化内容。我们可以在壁画中找到传统楚文化中神似外星生物的人物形象,抽象后的风鼓图、楚国的漆器、玉器、纹饰,也可以看到各国钱币的趣味符号变形(如图1)。壁画倾向于用传统与现代对话的形式,让其产生巨大的艺术共振效果。用轻松又贴近大众的方式去表达原来高高端坐在博物馆,展览馆的文化形象符号。
本站壁画的图案采用金属镂空雕刻工艺,内衬聚碳纤维板,内部采用电子编程照明技术,形成层次丰富、变幻离奇的光塑装置艺术;同时,壁画运用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安装有8台互动投影机,将影像投射到壁画上,通过红外骨骼识别器,让人与壁画产生互动,人与作品合二为一。
图1 光谷站的光电壁画实景图

2.江汉路站

本站艺术设计的主题是“时尚江城”,表现形式是汉白玉壁画和360°全息投影。
一条江汉路,百年奋斗史。面对代表汉口商圈的地标性站点,分析它的受众人群,以及它所代表的作用,此战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为64米长的汉白玉浮雕壁画,壁画内容为反映江汉路地块从形成到当代的典型人或事,是时尚更深层次的展示。以点成线,串活江汉路的前世今生,以期望用活泼的艺术设计表现方式,传达历史的深蕴,从而让如今穿行于此的时尚年轻人进一步理解“时尚”的含义,增强其所处城市的文化认同。
中厅的全息投影用极具时代感的高科技设备结合手工铜雕锻造的艺术设计手法,表现江汉路这个商业中心地带(如图2)。360°全息投影除了前卫的艺术效果,它在地铁日后的运营期间也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技术上,由于最佳视角决定底座的高度,地铁站人流量大,因此我们考虑到了观众的最佳视角理由,并将底座设计为1.6米高,使成像保持在合理的高度,从而避开了前排观众挡住后排观众视线不佳的体验。制约合理的底座宽度,来保护设备的安全。为防止设备可能遭受人为的破坏,我们将底座的水平尺寸设计为4*4米,使LED屏与观众之间保持一个安全距离。该设计充分体现科技带来的视觉冲击与互动关系的新体验下,人性化的关怀得到彰显与提升,装置艺术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充满灵动性的空间意味,为地铁建设带来更具魅力与新颖的解读方式。
图2 江汉路站中厅全息投影实景图

四、研究的作用

现代科技的强大创造力与无限的艺术想象力的完美结合,它为公共空间带来了全新的艺术展示。在20世纪前的艺术史中,观赏者与艺术作品一直处于“看”与“被看”的关系,艺术作品通过富有独特性的交通建筑中的公共装置艺术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视觉语言来传达艺术家的自我情感以达到一种自我意识的满足,这种自我迷恋与观赏者没有直接关联,他们只是艺术作品的看客,无法对作品的艺术表达产生正作用或反作用。直到20世纪装置艺术的出现转变了这种单向的关系,观众才第一次被纳入作品的动态结构中,但是观众的作用和作用仍然被很大程度地限定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科技媒介实现了人机交互的互动模式,才彻底转变了传统中艺术媒介的“线性秩序”,颠覆了以往艺术作品与观赏者之间单向传播的途径,观赏者在某种程度上也变成了参与者。观赏者将从生活中所获得的个人经验与艺术家有意识的解体重构艺术共同合作,来完成作品的艺术表达。影像装置艺术作为公共空间中的新兴的艺术样式,涉及到地铁公共空间的建设中、形式之灵活、演进速度之快速,需要研究者及时的收集第一手资料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梳理和探究。公共空间中影像装置艺术具有未来性,很多国家都在研制和不断完善。艺术领域的先锋性和创新性,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展示,毫不夸张的说,谁最先使用这项技术,谁就最先走入未来的先进技术行列,不光在艺术上也在科技上占领了制高点,可见公共空间中影像装置艺术的相关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这一大好的前景之下,我们可以把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在公共装置艺术中的运用定性为是一种艺术与科技的融合,这种融合要想取得成功,我认为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可以考虑从以下两个方面去改善:第一,如何提高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艺术性,尤其是公共装置艺术的艺术表现力,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实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这种科技效力的展现过程还是略显简单和粗暴。要充分实现科技的无痕式融合,可以综合考虑从视觉艺术、听觉艺术以及舞蹈艺术中去寻求突破口,尤其是在形式上。第二,在内容上去提升文化内涵,全息投影与互动投影的优势在于这种技术媒介可以实现对艺术接受的无差异化,也就是说在一个艺术的过程中它消除掉了观众们因为文化、语言以及地域差异所造成的对艺术理解的偏差,但是一种无差异的艺术接受很容易陷入同质化的困境中,因此在武汉地铁二号线的建设当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地域文化与科技语言的充分融合与协调,也是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希望在以后的公共环境营造中大胆地把这种新的技术烙上文化的烙印,让它在不同的展示空间和场所中充分吸纳当地的文化内涵以及历史底蕴,这也是此次研究的初衷与期望。
参考文献:
[1]卡特琳·格鲁,姚孟吟译.艺术介入空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
[2]李勋祥.虚拟现实技术与艺术[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11.
[3]许婷.互动媒介艺术[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12:2.
作者简介:
何 明,湖北美术学院 教授。
季思思,湖北美术学院 研究生。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交通建筑中的公共装置艺术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公共视觉艺术设计研究中心,课题编号:JD-2011-0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