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对外汉语教学 >谈述对策数学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理由与其对策小结

谈述对策数学课堂教学中容易忽略理由与其对策小结

收藏本文 2024-03-10 点赞:7081 浏览:21261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从事多年数学教学工作,使我体会到,目前数学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数学教学方法多种多样,教研意识越来越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对于那些好的做法和经验当然要去总结、去提倡、去推广,但也有不少容易偏差的地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容易忽略的问题,浅谈几点看法。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依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结业目标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对教材的每个知识点的基础训练和能力培养提出的明确要求和严格规定。师生的双边教学活动要始终沿着这个目标进行。课备得充分,教学目标是明确的,课备得不充分,教学目标往往不够明确。这主要表现在:
1.不完全了解所教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所占的位置及所起的作用是什么,致使教学程序安排不当。
2.对学生在了解、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四个认知层次上的具体要求不太清楚,弄不清重点和难点。

3.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不能预料,致使教学缺乏针对性,往往造成盲目和极端。

要想明确教学目标,必须通过备课来完成。备课中,要把学习大纲、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大纲为教学指明了方向,教材为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具体化的依据,学生则为教学过程的开展和教学成效的检验提供了主体。因此,必须通过学习大纲去明白"为什么教"和"为什么学"的问题;通过钻研教材去明确"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通过研究学生实际,弄清"怎样教"和"怎样学"的问题。也就是说,要通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去明确教学目标。

二、启发引导不得当

启发是重要的教学原则。多年来,人们理解的程度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人认为,上课时老师问得巧,学生答得好,气氛热烈,就是启发;有人觉得,讲课中对问题进行恰当的分析,使学生学会知识,就是启发;还有的人,选不准启发引导的契机,该启而不启,失去良机,不该启而启,结果使启而不发;也有人对某知识点反复进行讲解,认为在讲解上下的功夫越大,启发的效果就越好。这些均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真正的启发,应该使在辅导、授课、复习的各个教学环节,选择恰当的时机、启发学生去进行积极的思维。师生间的问答是有声的,积极思考是无声的。"有声"是表象,"无声"是实质。只有经过"无声",才能真正起到启发的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用通俗形象化的语言把严密逻辑性的数学原理表达清楚,又要用演示、板书、问答,甚至是一招一式的手段,去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既在"有声"中回答问题,又在"无声"中积极思考。只有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启发效果。

三、讲解问题欠分析

讲解是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手段,讲解的方式与透彻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常见这样一种情形:教师对于要讲解的问题或习题,不是先去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结构探求解题的思路,而是直接向学生展示求解问题的过程。这种做法,虽然能够把一定的知识教给学生,但由于没能把探求真理,解决问题的思考过程揭示给学生,学生往往不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对所学习的知识缺乏深刻的了解,记忆也不牢固。长期下去,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上的被动和僵化,遇到问题不会分析,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分析的好习惯。
对问题的讲解,关键在于分析。分析,即着眼于要解决的问题,积极探求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并在

源于:论文致谢范文www.udooo.com

已知的信息中去捕捉这些条件。分析到家,峰回路转,就给出了一个求解过程。而这个过程往往无须再由教师给出,学生在跟随教师进行分析的思维中便水到渠成。因此,注重讲解中的分析,经常引导学生参与思考,可逐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这样一个问题:⊙的弦AB的延长线和切线EP相交于点P,E为切点。∠APE的平分线和AE、BE分别相交于点C,D。求证:EC=ED。
我在所教的初三(1)班向学生展示了证明过程,课后再让学生自己完成该题的证明。又在所教的与初三(1)班同类型的初三(2)班引导学生参与思考,进行分析,没有向学生展示证明过程,但学生已掌握了"要想证明EC=ED,只需证明∠ECD=∠EDC。要与已知条件∠APC=∠EPC联系起来,根据三角形外角定理,又只需证明∠APC+∠A=∠EPC+∠DEP。注意到∠A是圆周角,∠DEP是弦切角,它们相等"的分析思路,课后仍然让学生自己完成该题的证明。后来,我在单元测验时出了这道题,结果初三(1)班约有五分之二的学生做不出来;而初三(2)班所有的学生都能完成此题的证明。

四、重点、难点欠精讲

所谓重点,就是教材中完成教学目标所必须教学的基础知识及基本技能。所谓难点,就是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所谓精讲,就是抓住教材的主要矛盾和知识的内在联系,围绕着教学目标,精选范例,把原理讲清,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说透。一般来说,教材中的重点要靠精讲来突出,难点要靠精讲来突破。但有些教师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有的没能吃透教材,没有把握住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有的起点选择不当,知识坡度过大,讲授内容学生难以接受,使难点得不到突破;有的抓不住关键,找不到根本,揭示不出事物的本质,把问题讲得不深不透。
怎样才能克服上述不足,做到对重点和难点的精讲呢?

1.削枝强干,去粗取精,抓住关键,突出重点。

一堂课要讲的内容很多,要想突出重点,就必须善抓关键,分清主次,削枝强干。以浓度问题为例,若因其难而细分析细解,从浓度的定义讲到四个关系式,从一般例题讲到典型例题,结果学生似懂非懂。若能因其难而去粗取精,只抓住"混合前的溶质=混合后的溶质"这一等式来列方程,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2.降低起点,减缓坡度,由浅入深,突破难点。

难点的突破,关键在于采用"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的精讲措施。起点低,可让学生由浅入深地认识事物,符合认识规律;台阶密,可让学生一步-个脚印地认识事物,避免认识脱节;坡度小,可减缓学生学习的阻力,使学生易于接受新的知识。以"负数"的引入为例,它是初一代数学习的第一个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负数引入的必要性需要深化上。为了突破这个难点,应将数系的每次扩充所伴随的旧数集与实际问题的矛盾展示给学生:为解决"1"与"多"的问题,产生了自然数集;为解决"有"与"无"的矛盾,而产生了零;为解决"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表示上的矛盾,这才引入了负数。这种由浅入深的引入,能使学生从实际意义上较好的认识引入负数的必要性,从而加深对这一概念的认识。

五、练习设计欠优化

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形成各种数学能力的基本途径之一。优化练习设计,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项重要举措。在这方面,实际上存在着许多不尽人意的问题:有的属于对教材钻研不够渗透,教学内容和练习不相匹配;有的是对学生实际缺乏了解,练习设计单一,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有的表现为方法简单,东拼西凑些习题,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重复练习;有的设计过易或过难,使学生感到单一枯燥,激不起学生的兴趣。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