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翻译学 >试议从句联系以句二语习得综述

试议从句联系以句二语习得综述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3778 浏览:100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关系从句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因其独特的句法结构以及在语法理论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语言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文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的研究关系从句习得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别从理论研究和习得研究两方面进行总结,评论了已有研究并指出其中不足,以期更为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关系从句习得问题。
关键词:关系从句 二语习得 语序研究
语言学理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描述大脑中语言系统的内部规律,并试图对这些规律作出普遍性的总结和解释,让我们了解人类语言的共性和类型差别。许多语言类型学家认为,跨语言的类型学共性可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例如,Comrie(1981)曾建议,在研究二语习得时运用类型学共性,以探究二语习得过程能否印证这些共性。Hawkins(1987)认为,蕴涵共性可以从语言产出、理解和替代等方面以量化方式预测习得顺序,这些语言共性不仅可以在实践中证伪,还有可能阐释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本质。Greenberg(1991:37)认为,现代语言类型学“已能够以典型的蕴涵式概括形式研究出具体成果,这些成果迄今已在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研究检测设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研究二语习得不仅可以找出一语和二语之间的共同点,还可以发掘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并探究其根本原因,当然,二语习得研究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学习者二语的发展情况以及一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
最近30年来,关系从句习得的课题在语言学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这些研究大部分将焦点集中在对母语是英语的儿童如何理解英语关系从句的调查和研究方面,并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检测设。但有关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研究却相当薄弱。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对于关系从句二语习得的研究,并试图找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关系从句定义

角度不同,语言学家对于关系从句有着不同的定义。例如,Hartman & Stork(1972)在《语言和语言学词典》中指出“关系从句是由一个关系代词或者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属分句”。显然,这一概念是针对英语关系从句来说的。Andrews(1985)将关系从句定义为一个修饰其以外所有句子成分的从属分句,该从属分句与被修饰成分在语义上保持一致。被修饰成分即为中心词,语义等同的从属分句就是关系从句。该定义相对更加全面,不再局限于英语,对于其他语言同样适用。
不同语言的关系从句特点不一,Comrie(1981)认为,欧洲语言的关系从句涉及缺位,而许多亚洲语言的关系从句应视为定语从句,因其不涉及论元提取,不存在填项—缺位(filler-gap)的依存关系。由于本文讨论的是英语,所以本文称之为关系从句。

二、国外文献回顾

国外对于关系从句的研究起步较早,从上世纪70年始,对于关系从句的理论和习得研究层出不穷。理论研究方面,主要包括:关系从句的避免使用理论(Schachter,1974;Kleinmann,1977;Chiang,1980)、标记性差异检测设(Eckman,1977;Gass,1980)、结构一致性检测设(Eckman,1984;Eckinan、Morcsik & Wirth,1989)、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Keenan & Comrie,1977;Pesi,1986;Yip & Matthews,1991;Izumi,2003;Takashima,2000;Aarts & Schils,1995)等。而对关系从句的习得研究做出主要贡献的学者(Gass,1980;Flynn,1989;Doughty,1991;Ellis,1994)也不胜枚举。

(一)国外理论研究

国外关于关系从句的理论研

摘自:学报论文格式www.udooo.com

究可以说是一脉相承的,最早由Schachter(1974)提出避免使用理论,接下来不同的学者有的支持该理论(如Kleinmann,1977;Chiang,1980),有的质疑该理论(如Eckman,1977),有的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了今后更具影响力的理论(如标记性差异检测设、结构一致性检测设和名词短语可及性等级等理论)。

1.避免使用理论

避免使用理论(Schachter,1974)认为当二语和一语在某一语言结构上有着很大差异时,语言学习者在学习初期会尽量避免使用该结构。
Schachter(1974)进行的实验中包含了四种母语不同的被试——波斯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和日本人,他让被试写一篇英文作文。结果发现母语是汉语和日语的被试作文中出现更少的关系从句,那是因为汉语和日语是左方分支(left-branching)结构,而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同英语一样,是右方分支(right-branching)结构。虽然这引起了之后学者对于关系从句的广泛关注,但Schachter的研究并未考虑语言学习者英语熟练程度的因素,且只用一篇英文作文中出现的关系从句的个数来证明母语不同的学习者避免使用关系从句的现象的实验方法过于单一。
之后的Kleinmann(1977)和Chiang(1980)同意Schachter的观点,但是Chiang(1980)认为影响避免现象的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学习者的语言熟练程度,甚至是实验设计的任务内容。Chiang的研究弥补了Schachter之前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将语言学习者英语熟练程度等因素考虑在内。

2.标记差异检测设

对于Schachter的观点,Eckman(1977)却持质疑态度,认为学习英语时,汉语学习者比日语学习者遇到的困难多,但比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学习者遇到的困难少。Eckman以“标记差异检测设(Markedness Differential Hypothesis)”为理论依据,认为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比英语和日语之间的差异更具有标记性,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又不如波斯语及阿拉伯语同英语之间的标记性明显,所以学习英语时,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学习者遇到的困难最多,其次是汉语学习者,最后是日语学习者。

摘自:毕业论文文献格式www.udooo.com

源于: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www.udooo.com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理论方面还是习得方面,关系从句的二语习得研究已有了较为坚实的基础,且成果颇丰。但现有研究的不足,说明要想在关系从句习得领域得到满意的答案,还需要更多全面和系统的研究来支持。
参考文献:
Aarts,F.& E.Schils.Relative Clauses,th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J].IRAL,1995,(33).
Andrew,A.D.Studies in the Syntax of Relative and Comparative Clauses[M].New York:Garland Publishing,1985.
[3]Chiang,D.Predictors of Relative Clause Production[A].In R. Scarcella & S.Krashen(eds.).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 House,1980.
[4]Chomsky,N.Knowledge of Language,Its Nature,Origin,and Use[M].New York:Praeger,1986.
[5]Comrie,B.Language Universals and Linguistic Typology:Syntax and Morphology(2nd edition)[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1.
[6]Doughty,C.Second Language Instruction Does Made a Difference:Evidence from an Empirical Study of SL Relativization[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1,(13).
[7]Eckman,F.R.Markedness and the Contrastive Analysis Hypothesis[J].Language Learning,1977,(27).
[8]Eckman,F.R.Universals,Typologies and Interlanguage[A].In Rutherford,W.(ed).Language Universal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84.
[9]Eckman,F.R.,Morcsik,E.A.& J.R.Wirth.Implicational Universals and Interrogative Structures in the Interlanguage of ESL Learners[J].Language Learning,1989,(2).
[10]Ellis,J.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4.
[11]Flynn,S.The Role of the Head-Initial/Head-Final Parameter in the Acquisition of English Relative Clauses by Adult Spanish and Japanese Speakers[A]. In S.M.Gass & J.Schachter(ed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o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12]Foster,Joseph F.& Charles A.Hofling.Word order,case and agreement[J].Linguistics,1987,(25).
[13]Gass,S.An Investigation of Syntactic Traner in Adult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A].In R.Scarcella & S.Krashen (eds.).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Los Angeles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 forum.Rowley, MA:Newbury House,1980.
[14]Greenberg,J.Typology/Universal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In T.Huebner & C. A. Ferguson (eds.).Cross Current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Linguistic Theory[C].Amsterdam:Benjamins,1991.
[15]Hartmann,R.K.&F.C.Stork.Dictionary of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M].London:Applied Science Publishers,1972.[3]

摘自:毕业论文提纲格式www.udooo.com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