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法学 >> 法学题目 >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

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

收藏本文 2024-03-07 点赞:2968 浏览:8658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新时期的德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指导,整合德育教学内容,建立正确合理的评价体系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绝大多数的中职生在毕业后将直接跨进社会,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产业大军的的素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德育意识是重要的教育意识,它表征着中职教育基本的专业意识、德育观及其方法论,如何加强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职生;德育教育;创新;实效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都在不断地推进教育公平和教育,使社会经济处境不同的群体都获得公平的教育机会,使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长都得到关注并能够实现。中职学生是我国未成年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帮助他们充分挖掘潜能,做好德育教育的养成,突显重要。因此,改变以往德育课的任课形式成为中职德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突破

摘自:硕士论文答辩www.udooo.com


一、加强传统德育课程的改革,实施创新中职教育

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在中职学校各门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品德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又居于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培养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是德育教学的教学目标,中职的德育改革已势在必行。

(一)国外中职德育教育的发展

近年来,国外的学校德育也都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西方国家在德育理论中都注意到多学科的综合,力图广泛吸收人文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中的新研究成果。美国形成了传统方法(即理论教育方法),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课外活动潜移默化)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方法。在日本,学校德育课被称为“综合课”,全国大体有25类综合课程和500多个这类课程的专题讲座。日本文部省规定:“学校的道德教育以通过学校的整个教育活动进行为原则”。由于杜威的“生活即教育”思想渗透到欧美发达国家学校教育以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些国家普遍打破就学校德育论学校德育的传统,实行开放的“大德育”。它不同于内容单一的“修身课”,开始形成德育内容序列综合特征。我们也应该在综合德育的意识的指导下,对学生展开综合的德育,不仅要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育。

(二)中职德育课程的创新发展

德育课程教学是一种教育实践,应注重实践教学,特别是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教会学生学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把握社会。有条件允许的时候应采取更为灵活的讲座式教学、实践教学等方式。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运用案例来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一个个具体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积极思考探索具体的问题情境,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要把“教做人与教做事”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做中学”,体现德育活动的实践性。

2.反思性教学法

教师要把自己的教学活动作为认知的对象,对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进行批判地、有意识地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在中职德育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必须要求教师要对自己的德育课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和总结,不断地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操作,总结归纳成经验,使自身的德育教育水平不断地修正、完善和提升,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参与和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从而达到师生相互促进,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方法。

3.心理教学法

针对学生对德育课程有厌学情绪,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对德育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在课程的设置和方法上必须采用合理的心理教育。可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的咨询教师,通过心理调查、个别辅导、专题讲座、心理等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普通心理卫生知识,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扬长避短,找出适合自己的专业和职业方向,为下一步树立全新职业生涯目标,建立职校学业的成功的信心扫除障碍。

4.创设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师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引入或设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的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课堂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知识,正确地理解和接受教师所讲的理论知识,并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得到发展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

二、针对中职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做好应对策略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人生生理与心理迅速发育的时期,俗称“第二断乳期”。据调查,我国有10.8%的中职生存在着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固执、人际关系淡薄和忧郁等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厌学情绪重,学习意志力差

学习是一项长期地艰苦的过程,需要学习者有高度的自觉性和自制力。很多学生在学习时,自我控制力差,不能抵制外界诱惑,克制不了自己好玩的冲动,造成学业无法完成。由于在初中时就养成了对学习无兴趣,文化基础不高,消极的学习情绪重,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等习惯,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容易产生挫败感,大多数中职生在学习上一直处于迷惘状态。中职生仅有24.6%的学生学习目标是为了想学好一门技术,找一份理想的职业,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其中有10.5%的中职生是为父母读书。对待同学,对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大部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自信心不足,导致他们有破罐破摔的心理,这样势必影响班级的整体进步,特别是班级中的后进生,由于学习上的力不从心,会让他们产生厌学,甚至退学的心理。

(二)缺乏自我效能感,心理承受力差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学习者对自己利用所拥有的能力或技能完成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的评价。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于个体的学习行为中有失败的经历和体验,中职生由于在升学筛选能力充满了怀疑,有50.3%的中职业生认为自己学习能力差或较差,缺乏对学习的期望,处理事情具有随意性,对待家长有些学生在一些事情上满不在乎,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屑一顾。面对他人的批评和赞扬,容易被赞扬、歌颂冲昏头脑,也会因批评、责备而烦恼,无法从批评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做到不自骄自傲,也不自轻自贱;更容易淹没在别人的议论中无所适从。

(三)淡薄集体荣誉感,行为控制力差

中职生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群体,不免会有一些青少年的通病,如个人主义极端严重,判别事物的能力较弱。目前90后的学生,在家因溺爱从小就养成较强的惰性和依赖性,想问题、做事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对于在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表现不积极。在当今这个竞争激烈、高学历人才遍布的社会,中职生往往会认为自己学识不够、能力不强等等,这将直接限制他们的发展,使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在职场上拼搏。“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反正参加活动的不只我一个,我没必要出风头”、“我不做,还有其他人呢”,这些思想普遍存在。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么逃避,要么相互埋怨,要么一味强调对方的责任,缺乏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

三、充分发挥中职班主任作用,做好德育教育

(一)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核心,对班级良好班级环境与学习环境的营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职类学校的班主任,其所教授的学生多是一些学习以及综合素质较差的学生,在这种条件下,如何充分发挥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作用,保证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一个有凝聚力、负责任的中职班主任,对于学生进取心的激励,在团结互助班风、学风养成的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中职学校专业分类的广泛性,以及学校教学与社会接触广泛的特点,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更大、任务更重。如何实现对中职学生的有效教育,是中职类班主任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做好中职学校班级的管理工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引导他们学业、品德与技能的全面发展。

(二)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工作改革的对策

1.从“班级”到“班集体”的过渡

中职学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差,针对学生状况不稳定的特点,要求班主任老师创新管理,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中职学校的不同学生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班级是学校教育中的行政单位,班级建设的责任是由班主任来承担的,而班集体不再把班级的发展当作是一个符号,却把班级视为一个以责任关系彼此联结在一起的有着内在的教育生命力的有机体,是一个以人为中心共同管理,共同担负责任的集体。学生不再是单纯的教育受众,而是班集体的的主人翁,要有为班集体努力的内在动力,通过鼓励方式,激励学生勇于表现,充分激发其学习潜能。

2.从“教师为主体”到“学生为主体”的过渡

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要坚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学会主动学习。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常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对新内容自学、调研、答疑、体验、总结,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学习的自主性、研究性、合作性相结合,也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与教师之间站在同一平台,师生之间以“交流”为根本,不存在教师高高在上,也不存在教师永远是正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平等关系,就使得教师要转换角色,开拓教学形式,挖掘改革新思路,以适应信息社会中的教学和教学的辅助任务。当然,教师也是依据学生的生理发展规律,尽可能资源、条件进行最大限度的教育,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原理和

源于:查抄袭率毕业www.udooo.com

技能,而不能好高骛远,盲目地追求“新知”。同时,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不同开展分层次教学,面向升学和就业的目标进行培养,加强课程设置和改革的学习,利用自己特长、兴趣和爱好研究方向,对基本思想进行渗透、理解和升华,制定教学目标、任务和内容,评价和教学改革,将理论教学、技术教学、实践教学课外教育培养活动整体优化统筹安排。

3.从 “品德教育”到“品质教育”的过渡

同一个事物,学会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就会得到不同效果,中职教学同样如此。受惯性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尤其是中职类学校的班主任常常把划分学生素质高低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标准,从而把那些学习成绩较差而又生性活泼的学生划入到“问题”学生的行列,使学生失去天性的施展,如果中职班主任能够换位思考,对学生的品德进行全方位的分析,能够善于发现挖掘学生其的闪光点,会获得意外的教育效果。对于一些学习成绩较差,但热衷艺术类的学生,可以通过给他们提供在班级中展示个人特长的机会,引导他们找回学习过程中的缺失感,以提高这类学生的自信心,充分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育教学中,学生是良好品质的培养对象,也是我们的教学重心。

四、建立正确合理的评价体系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应该以分数来衡量学生的道德水准。在新时期,德育学科的考试需要从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要求中职学校要做到五有:即“工作有地位、教学有要求、人员有保证、活动有载体、经费有保障”,注重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相结合;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采用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学科的育人功能。
总之,德育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在中职学校各门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品德教育在德育教学中又居于核心地位。加强当代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不仅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社会和谐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莫雷.心理学[J].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邵瑞珍.教育心理学[G].上海教育出版社,1988.
[3]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1993,(03).
[4]姜慈龙,蒋宏达.职校班主任倦怠成因及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6,(14).
[5]李宏亮.道德性:班集体建设的核心价值追求[J].中国教育学刊,2010,(10-12)
[作者简介]梁艳,广西华侨学校。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