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史 >试析广播新闻:创新业态 多元传播 合作融合

试析广播新闻:创新业态 多元传播 合作融合

收藏本文 2024-03-26 点赞:34745 浏览:15908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2013年中国广播新闻坚持精耕内容、怎么写作民生,积极拓展新媒体传播渠道并逐步形成了广播新闻的全媒体传播业态。其内容生产方式全面创新,表达文风贴近民生,传播渠道多元丰富,跨媒体合作及线上线下联动,成就了广播新闻发展的全新格局。
【关键词】广播新闻 众包 全媒体传播 用户社区
【】A
2013年,广播媒体积极吸收新媒体的营养,通过改版、革新表达语体和传播时态等手段精耕内容、怎么写作民生以提升内涵。广播新闻通过创新业态、多元传播、合作融合,取得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一、创新业态:广播新闻内容生产和表达方式全面创新

新媒体技术催生了广播媒体的客户端、社交电台、微电台、播客等新的收听渠道,使之日益成为受众收听广播、参与互动、分享体验、使用媒体的工具。例如, 2013年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酷拍客户端、微信公众平台等软件已在移动智能终端获得广泛应用,听众参与节目互动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被广播新闻节目制作主体即时采用,极大地丰富了广播新闻节目的元素。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中国之声24小时滚动直播的新闻节目,以及广东、江苏、浙江、湖南等多省新闻广播的常规节目都采用了来自微信公众平台的互动信息,并已成为常态。

(一)社交媒体辅助展开新闻采写任务,实现“众包”式生产

“众包”概念首现商业领域,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大众网络的做法。与外包不同的是,“众包”的核心,包含与用户共创价值的理念。①
移动互联网下的社交媒体时代,使“众包”具备了技术条件,新闻当事人、参与者、见证人有机会为广播新闻的媒体生产者创造丰富的素材,其时效性和现场感无可替代。2013年7月7日,旧金山空难发生。整整一天,全国的报纸、广播、电视的有关新闻,几乎都是根据新浪微博的刷屏不断更新。出事飞机上有三位著名的新媒体人,是他们的微博报道无偿地帮助传统媒体生产新闻。2013年12月28日,广西首趟营运动车组桂林—北京西G530次高铁列车自桂林出发驶向北京。广西交通广播开辟“广西进京动车之旅”特别报道,在列车运转的10小时36分钟里,特派记者除了电话连线,还通过广西交通广播微博进行全程体验式报道,文字图片一应俱全。与此同时,许多正在这趟列车上的网友也通过微博向节目推送自己的所见所闻和亲身体验。当栏目化的广播新闻在规定时间内播出刚刚发生的事件时,零散碎片、多元观点的零时差信息被传统媒体生产者使用,广播新闻的时效性、真实感、广泛性因此明显得到了新的提升。
可见,不论是突发热点事件,还是日常新闻的公众意见,来自听众个体的微博、微信,都为广播新闻内容生产送上了极为新鲜的事实信息和观点信息,这似乎成了2013年广播新闻内容生产的新景观。

(二)积极践行“走转改”,采访方式和表达语体更加贴近受众

2013年,广播新闻继续践行“走转改”,其中“改文风”在记者采访方式和节目的表达语体等方面有了突出的体现。每年的报道,是各家广播媒体比拼的战场。采访哪些人、哪些事,在哪儿采访才能把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主题用更加接地气的方式表现出来,令广播记者绞尽脑汁。2013年期间,记者们在不同采访地点频繁转换。电台中国之声的品牌栏目《此时此刻》以“此刻主播行动”为口号,从早晨8:00开始,从人民大会堂到代表委员驻地,从新闻发布会现场到社区街道,不停地转换时空,不断地追踪热点。同时,新闻主播还通过微博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深思。3广播新闻:创新业态 多元传播 合作融合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月6日,主播杨昶就从等候进入“外媒开放日”会场的媒体分布分析出,媒体对经济界别和新闻出版界别的讨论更为关注,随文还附上了各界别的会场分布情况的照片。这无疑使“短、平、快”的资讯与新闻现场同步结合,让中国之声的新闻真正动了起来。
广播语体,借助于电子技术而实现的大众传媒的语言变体,它主要是诉诸于受众的听觉,跟自然语言中的有备性的口语语体表现出较多的共性。②广播语体表现是否得当的考量因素,主要有对新闻稿件的把握、语言特点的表现、修辞方式的使用等。其中,新闻稿件的采写立场和语言传播时的对象感,越来越贴近百姓视角,正是广播新闻不断追求的目标。2013年电台中国之声特别报道《首席记者问》,化话语为百姓心声。尽力避开扮演“传声筒”,而是要“做翻译”,不单纯介绍“上发生了什么”,而把重点放在“对老百姓意味着什么”。③3月2号~15号,全国每天都举行一场部长记者会。中国之声记者季苏平的报道《每个人的记者会》就从国家政策与个人衣食住行、工作生活的联系出发,对政策热点逐一做了梳理和解读。不难看出,从节目功能定位、采写立场到记者和主持人的播出语言,在广播语体上全方位呈现民生视角,客观上也实现了拉近和民间两个舆论场的效果。

(三)转变舆论引导方式,用百姓微话语展现国计民生大主题

当前,中国社会和经济面对双重转型期,社会矛盾时有发生,重大新闻点多触碰社会群体的矛盾和改革发展的现实理由,环境、食品安全、交通、医疗、教育等领域都有复杂多样的突发事件和典型事件。抛开以往宏大的叙事风格和评论篇章,以普通百姓的视角讲述家国梦和个人心愿,用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是当下社会矛盾多发期广播新闻的正确引导方式。
广播新闻专题节目承担了舆论引导的功能,广州电台新闻资讯广播《新闻在线》栏目,每天聚焦一个话题,每月50%以上的本地选题,囊括城市建设、政府执政、民生纠纷等领域,直面政府行为和百姓冲突,节目以呈现多元观点为宗旨。广东电台《直播广东》栏目2013年改版后,每天在公众微信平台推送当天听众参与话题讨论后的观点数据,一年下来,数据就是市民对自己生活城市的感情全记录。电台中国之声在《新闻和报纸摘要》《全国新闻联播》栏目播出特别报道《2013,我离梦想有多远》,分别关注“稳定”“收入增长”“”“厉行节约”“楼市调控”“医疗保障”“食品安全”“教育改革”“环境保护”和“文化发展”等民生热点。2014年,中国之声开播十周年,用话筒对焦十个中国地点,记录这些地方人们每年的喜怒哀乐,展开微观中国的生动图景。引导舆论的方式有多种,各领域内专家的观点是一种,百姓的观点也很重要。虽然百姓的观点复杂多样,但记录它、传播它,同样价值匪浅,用微小的话题和微小的数据展示百姓的生活图景,呈现真实的民间舆论,更能增加媒体的公信力。

二、全媒体传播:广播新闻传播新格局逐步形成

2013年,、省级、一线城市的广播新闻频率搭建起覆盖网络、独立客户端、微博、微信、社交平台等应用的全媒体格局,并有了较为成熟的运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给传统广播新闻提供了新型的内容生产模式和播出渠道,主媒体与其新媒体平台共同发布信息、整合资源、策划主题、发起互动,形成了符号多样、时间互补、内容分布点面配合的全方位报道格局。同时,基于不同传播性征的媒介之间的整合,形成了各平台角色互补、功能接力的趋势,进一步显示了“融媒”战略在广播新闻内容生产、市场推广等方面的优势。

(一)应急广播基于协调资源的枢纽平台搭建全媒体新业态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7.0级强烈地震破坏了当地通信、电力、交通等基础设施,电台搭建的“国家应急广播·芦山抗震救灾应急电台”4月22日在芦山县开播。④该台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以新闻播报、专家访谈、记者连线、灾害互助等形式,针对灾区民众及救援人员等群体,进行写作化、点对点、全方位的实用信息实时播报,迅速成为当地政府的“大喇叭”和百姓的“求助台”,其定位是“应急广播天然延伸、多元信息整合发布、多种媒体手段有效呈现、应急社区平台全面架构”。⑤
国家应急广播的全媒体布局,真正延伸了应急广播的传播链条,发挥了广播传播迅速、覆盖面广和便于接收的特点。国家应急广播的新媒体模式体现在:
1.搭建微博传播平台。@国家应急广播,开发APP客户端,零时差告知广播新闻:创新业态 多元传播 合作融合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预防、救助、分享应急信息,应局部之需、解个体之难、答疑解惑、提供救助。

2.整合网络资源,形成全新的权威发布和人人互助相结合的网上应急社区。⑥

应急广播的诞生确由灾害事件催生,此时,时效、准确、交互,正是信息价值的核心,而广播新闻传播平台的枢纽作用正体现于此。应急广播搭建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满足了上述要求,它的建立,为其他广播新闻频率的全媒体布局提供了模式范本。

(二)广播新闻实现双向传播,颠覆了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

截至2013年11月,微信的注册用户量已经突破6亿,是亚洲地区最大用户群体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⑦如今,随着技术和理念的升级,微信已变成了一个新媒体播出及互动平台,支持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甚至是网页的推送,改写了广播新闻只能通过声音传播的历史。
传播学认为,大众传播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议题来有效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以及谈论的先后顺序。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用户则可以代替专业记者,触角伸展到世界的每个角落,当他们的信息价值超过记者所有而被采用时,可转变广播新闻原已编排的议程设置。尤当突发事件发生,身在现场的听众可以直接通过语音或文字的方式直接进行信息播报。至2013年,江苏电台10套节目均已在苹果(Apple)、谷歌(Google)及安卓(Android)系统中实现直播,智能手机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收听江苏电台所有节目,并实现了在线互动功能。杭州电台西湖之声曾经接到过这样的留言:“目前在文晖路上塘口有辆车抛锚占据1个车道,那个倒霉的人就是我!请后方车辆注意避让!”双向传播使新闻的触角多元、信息的传递更快捷。但另一方面,误判偏见和虚检测信息也容易趁虚而入。为此,济南经济广播要求听众在爆料时必须附上一张图片以证实信息的真实性。对事实信息的“众包”报料,采用之前的审核把关,是广播新闻采制必须跨越的一关。随着全民媒介素养的提高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新媒体渠道植入传统广播新闻的运用必会愈加成熟。

(三)广播新闻的社区用户渐成二次售卖广告的潜在对象

微信公众平台可以通过后台设置使订阅者根据自身需求索取信息,这意味着广播新闻实现了在同一平台的非线性分众传播。“受众”变成了“用户”,摆脱了被动式接受信息的方式,可主动发表观点、查阅历史内容,满足了“私人写作”的独特需要。
在这个共同关注的圈子里,广播新闻的听众又形成了由兴趣话题为黏合剂的用户社区,其结构有明显的扁平化、去中心化特征。广播新闻节目的制作也越来越重视这类听众数据的价值挖掘。2013年,广东电台《直播广东》节目每天直播时都会收到从微信平台、微博评论发来的观点信息。从对几十期日常节目的统计来看,听众主动参与节目讨论的保持在10人左右,每个人一定与当天的讨论话题具备强烈关联性。他们喜欢在这里发言,表达认同或质疑,甚至还会争执。如果对选题进行类别归属,划分出教育、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怎么写作、交通、医疗等类别,多数参与者会被贴上如上分类标签,进而成为二次售卖节目音频的潜在消费者。当前广播收听移动终端化,这个精准的用户社区,为广播新闻的音频价值、广告价值和所在频率的品牌价值都有极大的提升作用。

三、合作融合:广播新闻在跨媒体、线上线下联动中拓展深度价值

(一)o2o线上线下联动,广播新闻蕴含商业价值

o2o是online to offline的简称,意思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智能终端收听用户这一群体,蕴含着巨大的收听市场和活动市场。2013年,线上节目和线下活动的联动,在广播新闻领域有了突破性发展。线上节目直播发布权威信息,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碎片信息,影像文字帮助流逝的声音锁住听众,观点交换用黏性绑定听众,活动预告吸引兴趣和利益相关的用户。线上线下共同配合,多符号共同满足用户对权威信息和关联利益的几度需求。同时,线上线下的联动也为广播电台增加广告收入提供了诸多可能。
深圳电台先锋898在2013年11月28号深圳新航站楼启用的当天,不但在现场设有直播间,还在微博微信推送各路记者的体验,打造让听众全天候持续关注的话题。此外,还做了线下的互动。该频率两年来与深圳地铁公司、移动运营商等单位合作,推出“幸福的黄丝带”寻人平台、“幸福的环保袋”活动,鼓励市民捐赠图书获赠环保袋,帮助多个社区建立农民工图书阅览室。整点滚动新闻和栏目新闻,随时插播活动的最新动态,新媒体平台追踪活动效果,保留重要信息亮点,将深圳本地新闻的接近价值做出了商业价值。江苏广播网与937新闻广播特设“手中的票远方的家”春运新闻专题,及时报道春运信息,关怀路上的人们。

(二)跨媒体合作,广播新闻借力精耕深度内容

跨媒体合作并不是新事物,可真正将各自优势共同植入广播新闻,形成时效、深度的合力优势,并不容易。《直播广东》2013年初与《南方都市报》全媒体集群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探索新媒体时代广播新闻拓展深度的可行路径。广播新闻与纸媒的记者、评论员全面合作,让“明天的新闻今晚听”。《南方都市报》庞大的记者团和评论员力量,首次借线性声音来呈现,在广播新闻的编排框架内,内容的速度优势凸显,作用精华画龙点睛,而第二天见报的文字符号则放大事实细节和深度评论。以往很多广播新闻节目,专家以个人名义为广播新闻提供不同视角的深度解读,呈现出不定时和非固定结构的零散式植入特征,而此战略合作,是建立在固定时间、固定栏目的基础上,纸媒记者和评论员的采访内容被分解为具有连贯性和立体式的事实及观点碎片,高密度植入其中。栏目全面整合广播播出快速和纸媒信息深度的双重优势。
不论当今的新媒体平台带来怎样的传播环境的变迁和传播渠道的拓展,广播的真正优势始终集中而又强烈。2013年的广播新闻让我们看到,广播的新媒体融合、全媒体传播并不是要放弃自己的长处越界追求时尚,而是为了在自己的领地深耕内容,把快捷传播、怎么写作精细的特征发展到极致。“内容为王,渠道制胜”,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是广播新闻发展的关键词。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编辑:莫玉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