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新闻传播 >> 广播电视新闻学 >探究民族性新闻民族性表征与其张力学术

探究民族性新闻民族性表征与其张力学术

收藏本文 2024-03-19 点赞:26822 浏览:12111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新闻的民族性早被学术界所认可,但作为有意识地实践运用或让更多人知晓还有待于进一步拓展。本文仅就新闻民族特性的表现形式及在传播中的实际效用作一粗浅地论述。

一、新闻的民族性表征

新闻的民族性表征也即新闻的民族特点体现在多个方面,有内容方面的,有创作形式上的,还有传播方式中的具体运用。所有这些,在民族语言的传播媒介——如少数民族语言广播、电视,少数民族文字报纸、网站中体现得非常充分,毋庸赘述,本文所要谈及的是汉语(文)媒介中对少数民族新闻元素的采用及其表现。
汉语(文)新闻的民族性表征在汉族聚居且完全使用汉语(文)的区域和读者中已经司空见惯、习以为常,它除内容有别、表达习惯不同及所表现出来的地域语言的差异性(语言使用方式或方言),一般都为广大读者所通用。但在少数民族相对集中的地区,如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民族特点(内容、形式和传播方式)的纳入和采用,就会使新闻表现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贴近性,从而赢得更多的听众、观众和读者。

1.新闻内容的民族表征

新闻内容是新闻传媒的主播和根本立足点。少数民族地区编办的大众传媒,对当地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反映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能是形成媒体独特风格的主要因素。少数民族群众尽管与汉族杂居,相互交融,但受地域民族经济的局限或主体民众的影响,有些地区的生产、生活、社会、文化还是以主体居民为主,所创办的大众传媒自然会打上该地民族的烙印。这样,立足于当地所编办的媒体在播发内容上,民族的成分会占据很大的比重。如蒙古族聚居的盟(市)旗所办的媒体反映的肯定多是牧区、牧业、牧民的生产、生活和文化,藏族聚居区的媒体播发的内容也多是与当地藏民有关的政策、措施、民生、民情。各个民族的自然环境、经济特点、社会生活、人文景观在各地的媒体中会体现无余,从而形成该地媒体独具的民族特色。

2.新闻创作形式的民族表征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文化创作和表现风格,体现在新闻作品中也一样,在选用体裁、创作手法和表现风格上,自然不自然会采用自己所熟知、本民族(或本地主体民族)所熟用、受众(听众、观众和读者)所喜爱的形式。如民族民间格言、俗语的采用,民族音乐、画面与新闻报道的合成,甚至民族语言的构成风格也会自然地渗透在汉文创作的表述当中。当地少数民族是这样,受少数民族群众和少数民族文化影响的汉族作者也会这样。这其中,有自然流露的成分,也有刻意去表现的因素,因为他们反映的是当地少数民族的实情,创作出来的作品也是要为当地受众而听看的。只有为民族所熟知、民族所喜爱的创作形式,传播才更具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3.新闻传播方式的民族表征

新闻传播方式不是传播途径(广播、电视、报纸和网络),是新闻媒介在播发载体上的具体表现样式。它也不是个体作品的创作形式,而是单位时间、单位载体在整个频道或版面中的表现基调,代表着该媒体的整体风格。比如内蒙古的媒体,由于它根植于地方主体民族——蒙古族的聚居土壤,蒙古族及受蒙古族影响的各个民族群众是它的主要受众,所以它的编办就必须以该地区民族所喜好的接受元素为基础,如蒙古族悠长的音乐,蒙古族喜好的蓝、绿、白色彩,蒙古族讲究平衡对称的审美追求,蒙古族奔放不羁的浪漫情调等,把它作为组合、包装、渲染、烘托节目和栏目的主要基元,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样,云南各民族生活在秀丽、温暖、多变的山区,它的音乐较为婉转,色彩较为艳丽,性格追求比较细腻,所以媒体所采取的样式和表现出来的风格也就较为婉约、多彩,而不像内蒙古那样粗犷。
各地的媒体,只要少数民族聚居,特别是有原生民族的存在,

源于:论文格式范文网www.udooo.com

它的表现风格就必然会附着上民族的色彩,打上民族的烙印。尽管有些媒体较多地注入了现代的元素,努力在追逐为全球所接受的现代风格,但在打造自身特点的时候,总是要或多或少地纳入或渗入一些本地民族原生态的东西,体现出民族的特征。

二、新闻民族性的张力

一个媒体须有一个媒体的主要信息来源,这一来源就是它所建居的地方信息和地方民众信息;一个媒体需有一个媒体的主要受众,这些受众也是它所在区域的广大人民群众。一个媒体创办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来源和受众的收视(听)率。而在所有信息源中,媒体所在地的地方社会和民众(包括少数民族群众)的活动是它的主要成分;在所有的受众中,媒体所在地区的民众又是它的主体,媒体首先要选择这一受众。要想及时、广泛地获得播发信息,就必须得依靠当地的社会和民众;要赢得这些受众,媒体就要刻求通过接近性来缩短与这些受众的社会和心理距离,在播发内容、形式和风格上就要尽量多地采用和展现当地民众所喜闻乐见的东西。所以,新闻民族性的第一个张力,就是让媒体生存的根基更牢固,传输信息的收视(听)更深入。
人生活于现代与传统之间,在不断追求学习现代元素的同时,也在苦苦寻求自我的根,努力维护民族的优良传统。少数民族由于后受或少受现代混杂因素的影响,在本质上更带有清纯、质朴、原生的一面,人类固有的真善美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更为直接和充分。而这种内质正是人们所依赖、追求和倡导的。就像原生态的歌曲更能震撼人心、激发人的本质回忆一样,少数民族的率真、和善、重义、诚信、尊礼与不俗正是人们所热爱和敬重的。所以民族性新闻的第二个张力就是民族的文化底蕴更能迎合人们的返璞归真的本质心态。
一个民族之所以区别于他民族,就因为他有自身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而这种独具有正是他民族所没有、让他民族感到新奇的东西。不管它是良是莠、是优是劣,出于人类猎奇的本能,人们总是想了解世间异样的东西。而且这种异样又存在于他们的身边,要和他们发生关系,迫使他们不得不去接触和了解,其和要求就显得更为迫切。要想满足这种心态,光靠人际间的交往和感知是远远不够的,他需要通过大众传媒来进行跨地域、全景式、深层次地泊移和解读。民族性的新闻信息传递恰好适机满足了人们这种和需求,显现出满足人们好奇与知彼的功效,这也是民族新闻的第三个张力。
少数民族在他演变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深厚稳定、独具一格的积淀文化,其表现样式也是多姿多彩、魅力迷人。而且那种源自天籁、不加修饰、自然浑成、能让时代人们所传承的功力和生命力,带给人们许多启迪和可鉴因素。精明的媒体常常利用这一点,来直接充实和丰富自己的传播内容和形式,或借助少数民族的样式来改造和包装汉民族的播发内容,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和品牌。于是,少数民族的文化借助汉语媒介得以传扬,汉语媒体因注入少数民族的文化基元而更加丰富多彩,魅力无限。所以说,民族性新闻的第四个张力,就是让汉语(文)媒体内涵更加厚重,外延更加拓展,风格和样式更加新奇。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边疆地区几乎都有自己的原住民族,因而关注和探讨地方媒体的民族性表征及其张力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作为新闻工作者仅能以多年实践的感悟浅陈一己之见,还望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引起重视并给以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和运用。
(作者单位:内蒙古日报社)
责任编辑:邰山虎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