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汉语言文学 >> 古代文学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与博戏现象

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与博戏现象

收藏本文 2024-02-05 点赞:6480 浏览:22036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进展历程当中的一个重要变革阶段,自民国以后,大批学者对这一时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是历史学术探讨当中的热点。以宏观的角度来看,这一时期国家处于战乱与动荡当中,朝代更迭频繁,中国的文化中心开始出现以北向南迁移的迹象,而战乱所带来传统儒家经学的动摇,使得各种社会思潮,特别是道家哲学和玄学思潮兴盛。以微观来说,由于受到战乱的影响,再加上玄学中“适性”、“逍遥”思想的影响,生活在这一时期的人,特别是士族阶层的人们大多秉承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在这一背景下,博戏的进展较为迅速。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时期博戏出现了显著的异化情况,即很多人参与博戏是为了赢钱,或是为了以寻求刺激,博戏的功能被扭曲了,影响到了后人对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现象的认识。本论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浅析法等探讨策略,对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及博戏现象进行探讨。文章首先肯定博戏的文化价值,博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体育”文化现象,在近代体育概念以及西方体育传入中国以前,这一运动是中国古代“体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次,文章认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不论在种类上还是在普及面上,开展得都较为深入。中原传统的博戏、民族融合背景下进展起来的博戏、以及斗戏都受到平民阶层、官僚及士大夫阶层乃至帝王的喜欢。对于魏晋南北朝博戏现象泛滥的理由,笔者认为玄学对社会思潮的冲击、金钱对人的诱惑、帝王喜爱用博戏进行、士大夫的炫富心理,是其中主要的一些理由。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及博戏活动影响的不足,文章认为博戏活动传播了思想文化,维护了儒家传统观、丰富了业余生活内容、开发了游戏者智力。以博戏的角度来审视,则使人更容易堕落、助长社会奢靡风气、加速了政府腐化。关键词:魏晋南北朝论文博戏论文论文

    摘要4-6

    Abstract6-11

    1 前言11-18

    1.1 选题由来及依据11-13

    1.2 概念界定13-14

    1.2.1 博戏13-14

    1.2.2 14

    1.2.3 小结14

    1.3 文献综述14-18

    1.3.1 博戏探讨近况15-16

    1.3.2 探讨近况16-17

    1.3.3 博戏探讨近况17-18

    1.4 探讨对象及策略18

    1.4.1 探讨对象18

    1.4.2 探讨策略18

    2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博戏的形式18-32

    2.1 投壶、射礼类博戏19-20

    2.1.1 投壶19-20

    2.1.2 射礼20

    2.2 中原传统棋类博戏20-25

    2.2.1 围棋20-22

    2.2.2 弹棋22-23

    2.2.3 樗蒲23-25

    2.3 民族融合下进展的胡戏25-29

    2.3.1 握槊27

    2.3.2 双陆、长行27-29

    2.4 斗戏29-31

    2.4.1 斗鸡29-30

    2.4.2 斗鹅、斗鸭30-31

    2.5 小结31-32

    3 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概貌32-36

    3.1 平民阶层参与博戏概貌32-33

    3.2 官僚及士族阶层参与博戏概貌33-35

    3.3 帝王阶层参与博戏概貌35-36

    4 魏晋南北朝博戏现象泛滥的理由及博戏活动的影响36-43

    4.1 魏晋南北朝博戏现象泛滥的理由36-38

    4.1.1 玄学中“适性”、“逍遥”对人的影响36-37

    4.1.2 士大夫的炫富心理37

    4.1.3 帝王喜爱博戏37

    4.1.4 小结37-38

    4.2 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及博戏活动的影响38-43

    4.2.1 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活动的影响38-40

    4.2.2 魏晋南北朝时期博戏活动的影响40-43

    4.2.3 小结43

    5 结语43-48

    5.1 结论43-44

    5.2 启迪44-46

    5.2.1 弘扬博戏文化44-45

    5.2.2 辨证看待45

    5.2.3 综合治理体育45-46

    5.3 文章的不足46-48

    6 参考文献48-52

    致谢52-54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探讨成果54-56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