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管理学 >> 公共管理 >> 公共行政管理学 >简谈评述知识管理框架评述怎么

简谈评述知识管理框架评述怎么

收藏本文 2024-04-07 点赞:33505 浏览:15616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 摘要:国内外学者对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大多基于三个框架——一是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组织的知识管理活动看做一个过程,并从不同维度来对这一过程展开研究。二是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将知识能力/知识管理能力按照知识管理活动的不同环节细分为不同类别的能力,并进一步研究其对组织创新绩效或组织绩效的影响;三是基于关系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即导入了网络关系与网络能力因素,进一步丰富了知识管理研究的内涵。文章认为未来对于组织知识管理的研究,应当在充分利用现有研究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出多层次的、动态的知识管理研究框架来加以深入。
    关键词:知识管理;研究框架;综述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国内外学者已经在知识管理领域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不同的切入点对组织的知识管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虽然相关研究所选择的研究路径具有较大的差异,但是基于对知识管理自身概念的不同理解,笔者将其研究的整体思路归纳为三种研究框架,即基于过程视角的研究框架、基于资源视角的研究框架和基于关系视角的研究框架。对这些研究框架的梳理和归纳,既是对现有知识管理研究范式的总结,又是对未来知识管理研究方向的探索。

    一、 基于过程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

    作为组织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管理被看作是由多种行为所构成的一个行动集合,因此,很多学者从过程的视角来构建知识管理分析框架。运用这一分析框架所进行的研究主要通过三个维度展开。
    1. 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维度。在借鉴Polanyi(1959)隐性知识概念的前提下,Nonaka与Takeuchi(1995)对组织知识创造以及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转化进行分析并创造性地提出了SECI模型。在此基础上,Mahoney与Williams(2003)总结了组织内能够导致知识薄弱的九个障碍,并认为知识创造是组织内部SECI模型运行的结果;Rieraet等(2009)的进一步研究更是证明,SECI内部各个转换方式之间的平衡与否标志着组织知识创造能力的高低。
    2. 个人与组织维度。除了SECI模型之外,Hansenet等(1999)还将组织因素纳入知识创造和知识转化的研究领域,进而认为,既然组织内部的知识转化可以分为编码和个人化两个阶段/过程,那么,如果将隐性知识看作是一种个人的经验、反应以及个人才能的内在化,那么隐性知识的扩散和转化必然要受到组织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Disterer,2003)。正式基于这样的检测定,许多学者开始将对知识转移、知识共享纳入的研究到特定的组织情境下,并充分考虑个人因素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 知识的创造、获取、共享以及使用维度。很多学者将知识管理理解为组织知识的获取、共享和使用直至提供组织绩效的整个过程。除了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以外(陈国权,2009),从外部获取或学习知识也已成为组织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Lie,2006),进而有助于组织夯实自身的知识基础、提高对外部机会和威胁的识别能力(Danneels,2008)。在实现了获取知识的基础上,Lee(2001)认为,知识共享是指知识在不同的个人、团队或组织之间的转移或传播。为了防止共享行为缺失所导致的知识囤积(Knowledge Hoarding),组织应当从文化、支持、信任、回报、态度等方面推动组织知识的共享(Strickland,2004)。基于程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大体表示为三维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事实上,上述三个维度已经出现了较高程度的交叉和融合,许多学者已经将其进行了有机的整合,并进一步提高了这一知识管理分析框架对于组织知识管理活动的解释能力。

    二、 基于资源/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分析框架

    资源基础观(Resource-Based View)认为,组织的竞争优势来源于组织所具有的其他组织难以模仿的、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源或能力(Barney,1991)。基于这一认识,很多学者将组织的资源或能力作为分析平台,以此建

    摘自:毕业论文摘要www.udooo.com

    构了知识管理行为、创新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框架。
    Bharadwaj(2000)认为组织的资源和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组织的经营绩效,因此通过三个维度构建了信息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分析框架。Paiva(2008)把制造知识看作组织的关键性战略资源,并认为由于这些知识对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的获得和保持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让这些知识参与到企业早期的决策中。为了探讨企业战略人力资源实践与创新绩效的关系,Chen与Huang(2009)将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作为中间变量,并认为知识管理能力在二者之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余以胜、李丹(2010)在对行业创新联盟进行研究时,提出联盟内的企业应当将自己的核心能力和知识资源集成在一起,形成一个临时性的创新型虚拟组织,共同完成某种知识产品或提供知识怎么写作,实现知识创新。上述研究都将知识看做是组织的核心资源,从而围绕这一核心资源来研究其与组织行为、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
    为了进一步提高核心资源对于组织绩效的解释能力,许多学者在基于资源视角知识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将“核心能力”的概念与知识管理过程相结合,从而构建了基于核心能力视角的知识管理研究框架,进一步深化了知识管理的研究领域。在过程视角研究内容的影响下,许多学者开始将研究视角从知识的产生、共享、转移等行为转移到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吸收能力、知识转移能力等以能力作为核心内容来开展研究。Mariano Nietoa,Pilar Quevedob(2005)通过实证研究得出结论,一方面组织的知识吸收能力对于技术机会的把握和知识的溢出具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相对于技术机会的把握和知识的溢出而言,知识吸收能力对于创新绩效具有更大的影响。此外,作为对知识管理研究的进一步深化,Robert Parent,Mario Roy和Denis St-Jacques(2007)还分析了动态知识转移能力在社会网络条件下的生成、扩散以及使用新知识来满足需求的过程。

    摘自:毕业论文评语www.udooo.com

    摘自:学年论文www.udooo.com

    2. Nonaka, I.and Takeuchi, H. 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Oxford: Oxford Uni- versity Press,1995.
    3. Joseph T. Mahoney and Charles Williams. Sticky Knowledge: Barriers to Knowing in the Firm. Sage, London,2003.
    4. Hansen, M., Nohria, N. and Tier ney, T. What's your strategy for managing nowledge?.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9:1-10.
    5. Disterer, G. Fostering knowledge sharing: why and how?.Proceedings of the IADIS Inter- national Conference e-Society,2003:219-260.
    6. 陈国权,宁南.组织从经验中学习:现状、问题、方向.中国管理科学,2009,17(1):157-168.
    7. Danneels, E.Organizational antecedents of second-order competenc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 urnal,2008,29(5):519-43.
    8. Lee, C.S. Modeling the business val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 Management, 2001,(39):191.
    9. 宁烨,樊治平.知识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80-85.
    10. 陈劲,蒋子军,陈钰芬.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5):72-82.
    11. 杨锐,李伟娜.网络结构、关系互动对创新活动的影响——苏州IT产业集群实证分析.科学学研究,2010, 28(7):1094-1103.
    12. 方刚.网络能力结构及对企业创新绩效作用机制研究.科学学研究,2011,29(3):461-470.
    13. 徐国东,郭鹏,于明洁.产学研合作中的网络能力对知识转移影响的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1,30(7):99-103.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双平台协调的群组变权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项目号:09YJA630047)和吉林大学211工程基金(项目号:SL-CX)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田硕,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副教授,吉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李首博,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周雪,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乔智,吉林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
    收稿日期:2013-04-28。
  •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