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艺术 >> 工艺美术 >当下观众审美心理变化和中国电影创作

当下观众审美心理变化和中国电影创作

收藏本文 2024-02-21 点赞:21628 浏览:961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传统的理想色彩、人文观念和教化模式,已逐渐被一种更带综合性、包容性和更具时代气息的消费模式所取代。社会总体审美趋势已经走向世俗化、大众化和多元化。时代的变化会导致社会审美心理的变化,而建构于观众群体基础上社会审美心理决定了一定历史时期的观众欣赏取向,进而对电影创作方向产生影响。所以,重视观影群体文化转型和审美接受心理变化的中国电影创作才能与电影消费形成良性互动,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当下;中国;观众;心理变化;电影创作
在电影作者看来,电影就是民族的精神与灵魂,好的电影作品能反映和代表一定历史时期民众的精神状态。时代特征及社会特质往往会决定作为电影市场主体的普通观众对电影的选择,而观众的选择也决定了特定历史时期电影的存在和命运。
自20世纪50年始,中国电影步入新的历史时期,新时期的电影工作者面对新的历史机遇逐步展开其电影创作。在新的历史时期,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大的电影院,全国人民几乎都是热心的电影观众,中国电影在这个过程中所面对的受众群体是热诚而又纯粹的。在这种氛围之下,电影逐渐成为宣传政治主张,表现社会政治风气,进行政治斗争的工具。随后,这种态势获得了强劲的发展,一些政治主张不够明确,没有对政治形势作出明确呼应的影片受到了批判,这其中以《武训传》和《早春二月》为代表。当历史步入“”阶段,这样的势头有增无减,故事片几乎被全部禁止,政治成为判断影片好坏的惟一标准,大量的政治影片将观众包围,久而久之我国观众也自然形成了电影的政治意识判断习惯,出现了在政治上轰动的影片就能在观众中获得轰动的情势。总之,这个时期的电影主要是树立权威意识形态的一种手段,以往推崇的审美价值被放在了次要位置。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创作开始越来越重视电影本体的发展与进步,创作者乃至观众的政治意识逐渐淡薄,其审美状态发生了较大转变,在故事架构和艺术表现上成功的影片得到了观众肯定和赞赏。而1978年则是中国的一个拐点。中国的门户被打开,导致权威社会主义和符号资本主义的历史性相遇。这两种文化平行发展和互渗,引发中国的文化转型,形成权威与消费主义的复杂特征,权威意识形态在中国电影观众中得到了进一步的消解与融合。
进入80年代后期,中国步入了文化转型阶段,经济上的全面进步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直接导致各类影像、传播设备的普及,而文化产品也日渐受到了市场的青睐及相关文化主管部门的重视,影像的生产及消费获得了双重重视,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电影和电视成为影像文化的主要传播阵地。经历了十多年的文化、思想冲击,新时期的文化学者及知识分子也开始潜心于影像文化的分解、研究。前所未有的大范围的影像文化普及改变了人们的历史观、价值观,知识分子不再谈论宏大的政治理想和社会抱负,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对周遭世界的感受和认知上,这种历史性的转变使得中国迅速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后现代文化在我国获得了空前发展,依附于传统政治的文化迅速独立出来,娱乐、消费成为全新的文化习惯。就在这种后现代语境下中国电影也积极响应这种时代的变化,从形象及内涵上发生了较为彻底的转变。
获得转变的中国电影开始越来越多地考虑观众的感受。电影创作者也愈发清楚同样经历了历史阶段性转变的观众在消费及审美上的迫切需求以及这种需求对电影创作的反作用力。因此,怎样满足已经变化的大众口味就成了电影创作者面对的一个难题。
 

源于:毕业论文致谢怎么写www.udooo.com

 创建健康的公共影像空间
创建健康的公共影像空间是电影创作者面对观众去展开创作首先要应对的困难。
走过2011年的中国电影,除了130亿的天文数字,还有那无数的各种骂架、挑唆以及卑劣的营销。要追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不能忽略一个事实,那就是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热钱涌动。自从中国电影新世纪初全面迎来市场化以来,大量的各路投资就纷纷进入其中,地产商及广告商的不断介入,将电影完全变成了与艺术渐行渐远纯粹的商品。当下的电影似乎经历自己深沉的变质,在投资的利益最大化的要求下,创作者似乎已不再有什么深刻的艺术追求,几乎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票房的追求上,其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充斥市场的有票房无口碑的大量劣质影片,营销者的吹嘘和观众们的口水,都是最好的验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电影创作和消费环境欠佳。越来越多、越来越高级的电影院和电影幕布,并没有改善中国电影观影环境,在“劣币驱逐良币”的千古道理之下,日益高涨的电影制作资金使得电影工作者招架不住,绝大多数从理想主义者蜕变为纯粹的文化商人。当高额宣传费用成为这个时代的真谛,其代价就是制作费越来越低,电影质量参差不齐,票房口碑双赢的硬道理已被抛在脑后。而要改变这种现状,创建美好而实在的公共影像空间,首先要改善投资环境和创作环境,健康的投资动机和创作动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优秀影片的产量,减少乃至杜绝欺骗观众的劣质影片充斥银幕。
除了投资方面的问题以外,创建健康的影像空间还要解决中国电影市场的卖座类型单一的难题。就2010年上映的电影来说,在过亿的17部影片中,动作片、喜剧片、爱情片三种类型片占了将近80%,其他电影类型皆尽缺失,没有完善的类型体系。更为严重的某一时期单一类型的过于集中,2011年的小成本恐怖片扎堆,市场上的小成本劣质恐怖片占据着银幕,从《绝命岛》到《密室之不可靠岸》,从《紫宅》到《床下有人》,因为成本低,经得起失败,那么就容易走上流水线,被大量制造出来,不遗余力地投放市场,依赖投机心理在票房上碰撞。这其中,上半年口碑最差的恐怖片恐怕是《B区32号》,而下半年则是《孤岛惊魂》,这部前期并不被看好的作品,结果竟然令人意外地获得8 000多万的票房,成为下半年的典型例证。回顾已经过去2011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低成本恐怖片已成为小成本山寨喜剧之后被追逐的对象,差不多平均每个月都有几部作品,年产量30部左右,占上映电影总数的1/10。严重缺失的电影类型和类型电影生产上的投机心理是中国电影市场进入良性循环的瓶颈,丰富多样的类型电影生产才是将电影观众留在影院的关键。时代在变化,任何文化产品的生产都离不开时代文化要求,电影生产也不例外。电影生产选择符合时代文化要求的电影题材才能给电影观众以最大的实在,创建健康的公共影像空间既是电影创作者的时代责任也是对电影观众的责任,而转型中的中国文化所面对的三种重要的文化隐喻更是这种责任的一种历史性放大。在布尔迪厄的文化理论观点看来,知识分子脱离其所谓的高雅品位及对经典文本孜孜不倦的探求,将其视野扩展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放下对文化制造机消费的垄断,这种做法不仅有益于文化在民间的普及也会引发大众审美趣味的革新,甚至会是一场势在必行的文化变革。这样的变革预示了前景广阔文化产业的茁壮成长。
营造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质
毋庸置疑,大的社会环境的变换定会带来观众审美取向的变化,但是将这种变化融入中国电影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就会发现,强有力的融合才是主题,不管纷繁的形式改变还是内容的重复变化都从根本上体现出了固有的民族特性,民族特性是中国电影百年的精神精髓。所以说,面对电影观众的电影创作者除了创建美好而实在的公共影像空间之外,还要精心营造中国电影的民族特质。
首先营造电影民族特质是华夏观影心理结构的需要。“观赏电影的心理结构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神积淀组合而成,也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理论认为,每一个体心理深层结构包含着祖先在内的各个时代人们的心理体验。许多无意识的概念产生于人类的史前史中,表现在远古的神话里,这一蕴藏在人的心灵深处的潜在力量对人们精神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一些伟大的思想家根据当时的社会存在,将这些精神观念理论化,便对后代的社会意识、文化精神发生深远的影响,无怪乎《论语》的思想,儒家的观念成为影响几千年中国人发展的思维模式……”①而且个人的情感观点与社会上层建筑具有代表性的传统思想无法分割,那么对观众个体的研究不能不追溯

源于:论文资料网www.udooo.com

到古代文章中保留的经典传统思想,不能不重视观众对传统的习惯性顺应。
而营造电影民族特质的重要的难题在于,如何才能让传统文化精华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对象,并且在此基础上摆脱“中国制造”的尴尬。
但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无法进入电影制造业,也就是传统文化的阐释和推广,只能在知识界内部运行,而制造业的大门是闭合的,它似乎缺乏向外吸纳文化的机能。这种自闭性结构则会引发以下两个不良的后果:第一,困难重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因无法有效地被现代日常生活接纳而加快其衰落速度;第二,中国工业制造无法获得来自本土文化的支持,在高层次的创意、设计上很难获得进一步的推广。面对这样的事实,华语影坛却有一个怪现状,就是大家在拼命制造不接地气的虚检测时尚游戏,从《杜拉拉升职记》到《非常完美》,在时代、文化背景的完全缺失下,成为不伦不类的纯粹模仿。事实上以中国时尚业的落后程度,怎么也模仿不出《穿普拉达的女王》那样的精神气质,最后只能成为附庸风雅的影像产品的典型代表。当《功夫熊猫》横扫中国电影市场,两部获得近十亿元人民币的票房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的传统文化居然有这么巨大的市场价值,也有评论认为《功夫熊猫》就是好莱坞拍的中国电影,但问题是它为什么就不能是中国拍的中国电影呢?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卖力地模拟时尚,却从不正视自己。当《变形金刚3》再次风靡中国电影市场的时候,是不是也有电影人或投资商在盘算也跟风一回?殊不知,好莱坞的电影特效从传统发展至现在的全面数字化经历了百年的历史积淀,成熟完善的工业流程是我们短期内不可能做到的,况且我们已做过尝试,2009年王晶的《未来战警》和刘镇伟的《机器侠》就是经典的失败案例。所以说,不追赶好莱坞电影的工业大潮,正视和开掘本土文化,让中国电影进入消费者的视野,成为消费对象乃是题中之义。
现在在各种环境下,民族化已经成为经常被谈论的话题,对于电影来讲,开放的民族精神是其获得繁荣的根本,对于世界文化经典的解读、吸收乃至融合是其跻身世界的前提,包容是今天真正的民族精神的精要所在。
注释:
① 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第110页。
[参考文献]
[1] 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
[2] 金丹元.后现代语境与影视审美文化[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3.
[3] 章柏青.电影与观众论稿[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5.
[4] 黄会林.百年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观众[J].当代电影,2006(02).
[作者简介] 马晓虎(1984— ),男,宁夏彭阳人,硕士,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电影创作理论及中国当代电影。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