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班主任 >> 高中班主任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资料网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资料网

收藏本文 2024-04-21 点赞:3853 浏览:9843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以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的高职生就业指导工作是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在借鉴国外经典就业指导理论的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实行从大一到大三的全程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安排和具体措施作大胆地设计,并对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陈洁(1973-),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课题项目: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2011年立项课题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计和实施模式研究”(项目编号:L2011B031),课题主持人:陈洁。
1001-7518(2012)21-0032-04
大学生就业是我国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在经济改革进程中,技术更新、知识综合、职业更替,都在加速度发生,给大学毕业生带来巨大的就业竞争压力,对高职院校来说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意义重大。当前,就业指导的载体和形式有很多,其中,开设就业指导课是最系统、最完整、最有效的一种模式。而研究出一套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实际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将更加有效地帮助高职生实现就业综合能力的提升,挖掘自身与职业相匹配的潜能,明确职业定位,从而顺利就业。

一、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现有的适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大同小异,种类少、内容单薄,基本没有形成体系特色,现将不足分析如下:

(一)没有充分体现职业院校特点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优秀教材并不多见,究其原因是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起步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理念和经验不成熟。很多高职院校依然使用的是全国高等院校通用的教材。而这些全国通用教材显然是无法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理论性、基础性内容很全面,但是无法突出职业教育和各校特点,不适合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学。

(二)较少体现学生能动学习

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只有把学生的能动性和主体性最大限度的激发出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目前国内现有的这些教材大多选择了中国传统教育模式进行编写——更多的是理论灌输,学生被“被动”教育,又很少走出课堂学习,很少主动探索,使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狭隘,也局限了课程的发展。
在就业指导教育相当成熟的西方国家,各种各类的测评工具是被频繁使用的,教材中也是一定会出现的。学生随时可以对自己做相关测评作为职业选择的参考依据。这些测评手段大致包括职业测评、职业心理测试、选择能力测试、推理能力测试、社交能力测试、职业兴趣测评等。这也是我国就业指导教学中做得比较不够的。

(三)教材没有体现全程性教学安排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三年经历茫然、逐渐成熟、基本定性三个时期,就业指导课程教材内容编排也应该遵循这一规律。我国目前的就业指导课教材的内容设置“应急”功能突出,强调“就业结果”不重“过程”,无法体现全程性指导,偏重于怎样写求职信、简历等具体的求职技能,忽视正确就业观的建立和职业素质的长期培养等。
一个比较好的就业指导课程,其教材内容应该既有通用的部分,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理论知识、职业基础知识、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就业礼仪的培训、就业观的指导等内容,又要有体现专业特点的内容;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既有宏观掌控的部分又要注意个性培养。此外,在就业指导课程全程性指导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一些补充教材进行教学。

二、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建设应根据就业指导课程性质特点与就业指导实际,建构包括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和环境课程在内的大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国外职业指导教育已经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并结合我国当前高职教育所处的大环境和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实际发展状况,对高职院校的全程就业指导课程设置提出一些改革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

课程的指导思想是课程的灵魂和总体目标。国务院在《大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国办发〔2007〕2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了我国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程设置目的和具体目标。课程的目的是要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点、生源特点及职业院校指导实践活动的特点,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了解社会职业的分类以及各行业的基本知识和特点,正确了解自己,并正确选择职业,并有目的地学习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专业技能,发展终身学习观念和能力,培养正确的就业观念,以便更好就业,并且谋求职业发展。

(二)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选择

根据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和目的任务以及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特点,本课程采取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指导、就业指导三门课程为主体,辅以结合专业内容特点开展的选修课程的“3+X”课程结构。实行从大一到大三的全程教育制度。就业指导课程具体内容包括生涯与职业意识、职业发展规划、提高就业能力、求职过程指导、职业的适应与发展、创业教育等六大方面[3]。根据全程性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教育这一指导思想,这六大方面又将根据年级分解到大学三年过程中。
课程性质为公共选修课。学时和学分各校可以根据需要而定。三年课程内容设置见图1。

(三)实施方法

当代大学生平均年龄为19-22岁左右,在智力、体力、能力上都趋于顶峰,但同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尚未完全成熟,有时非常脆弱,他们非常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引导和帮助,而且不同年级的高职学生有着十分显著的个性发展特点,就业指导课程也应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设立指导目标,突出重点,分步实施。以下部分是就业指导课程三大模块六大方面的内容分解到大学三年过程中的具体实施办法。具体安排如下:

1.大一年级:

(1)学生特点:大一新生刚进入大学时都很自信、充满朝气,参加各种社团活动积极性高,对学生干部组织也很感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很多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会发生强烈的改变。不愿意学习、人际交往出现障碍、生活无目标等等的现象产生,甚至会有一部分新生认为自己“考错学校”、还是趁早打工赚钱为好等等。

源于:大专毕业论文范文www.udooo.com

择业的准备指导。主要在择业前期对大三的学生进行思想、心理、相关择业知识方面准备的指导,使毕业生做到求职心里有数,有的放矢。
就业观的指导。这部分内容主要解决毕业生就业观念、职业心理、就业心理等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就业观念,认识就业过程的基本特点。教学形式上可以通过组织相关报告会,转变学生就业观念,避免一些患得患失的思想,牢固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正确观念。
简历的制作与面试技巧、礼仪和方法。大三学生要学会如何制作高质量的个人简历,撰写求职信。这部分教学可以通过请企业单位的人事部门经理现场开模拟招聘会进行训练,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团队训练等方法进行训练。
就业心理指导。主要是指导学生如何摆正就业心态等问题,掌握一定的适合自己的心理调试方法,提高毕业生就业成熟度和心理抗挫折的能力,及时克服和解决因就业引起的心理上的障碍和误区,培养积极的敢于竞争的就业心态。教学方法: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经验分享、小组讨论、课堂讲授。
职业的适应和发展。帮助学生了解学校与社会、学习与工作的巨大差别,指导学生调试自己的心态,做好心理准备,顺利适应从“学生人”向“社会人”的成长角色转换,学习团队合作精神,充分积累社交经验、掌握人际沟通能力、工作态度等方面技巧,为个体未来的职业发展打好扎实基础。

学术论文下载www.udooo.com

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职场人物访谈、实习见习、经验分享等。

三、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方法建议

当然,就业指导课程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还要注重教学方法以及重视教学评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中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估方面也做了相应的要求。
教学模式方面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技能的培养。就业指导课程跟其他课程相比有它自己的独特性,这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讲求实用,也离不开一定的理论依据,与专业基础课、思想政治课等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讲授与训练相依存的方式进行。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充分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可采用课堂讲解、职场专业人士讲座、优秀校友成功经验交流会、实例分析、职场情景模拟练习、分组讨论、社会调研、实习见习、咨询答疑、参观、举办经验交流等方法。
我们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新观念。这种新观念凸显了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导”地位和学生主动接收、能动学习。十分符合就业指导课程的性质。
注重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本课程的目的是发展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所以要求教师能根据每个学生以及学生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和能力引导学生发现最合适自己的职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实现培养目标,助其成功就业。
在教学评估方面,建议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二是通过学习,学生所具备的职业发展的自我规划能力程度。关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可以采用量化考试的方式进行评价;至于学生实际的操作能力,则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师生访谈等等多种形式进行。另外,还要重视给予每个学生在整个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评价,注意评价的时效性。建议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体成长档案,以便能完整记录每个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的全过程,也为学生准确做出职业选择和确定就业方向提供更好的依据。
我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育起步较晚,还处于摸索阶段,理念和经验还不是很成熟,所以我们提出的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肯定也还有不成熟的地方,有待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陈德明,祈金利.大课程观视野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建构[J].前沿,2010(05).
国务院.《关于切实做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附件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
[3]杨金梅.高等学校开展职业指导促进学生职业素质发展的研究的研究总报告[R].2007,6.
责任编辑 徐惠军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