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化学教学 >探究引导学生实践教育社会组织引导方式电大

探究引导学生实践教育社会组织引导方式电大

收藏本文 2024-01-22 点赞:27042 浏览:12118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使得学生参与积极性降低。探寻其中原因,找到合适的运行模式将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介绍的社会组织引导模式能一定程度缓解实践教育尴尬的现状,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实践教育社会组织实践资源
1引言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教育融合了学校、社会和自我的教育,其根本应该是学生参与教育的全过程,通过认识、发现并解决问题,逐渐形成客观批判的思维,进而全面地认知社会,树立正确价值观。虽然各种学生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开展,但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活动流于形式,资金得不到保障,缺少专业指导等,使实践效果打了折扣。
本课题通过调查杭州高校学生、老师,以及笔者曾经参加的“湿地使者行动”(以下简称湿地项目)的主办方和参赛队伍,了解了他们对实践教育的看法,分析了社会组织引导模式的运作情况,认为该模式对学生实践教育有重要意义。
2学生实践的现状

2.1实践类型

2.

1.1社团等学生活动

这应该是大学生参与实践的最主要形式,选择之众多使得大部分学生能满足自己的偏好,活动中可以请教老师,也能接触社会。常有人说大学是小型社会,其主要原因是社团等提供了许多组织、参与活动的机会,锻炼了学生为人处世的能力。但这类活动的对象基本都是学生,活动范围大多在校内,因而接触社会的机会比较有限。
2.

1.2实习

这类活动的学生参与度紧随社团之后,大体上有两类,一类与专业有关,是为就业做准备的,如毕业实习;另一类与专业无关,是为获取薪酬或是社会经验。不论哪种,都是一个直面社会的好机会,能增强参与者为人处世的能力,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更能事先了解就业环境,增强专业能力,对未来求职有极大好处。但由于实习的单位、从事的工作各式各样,对实习生的各项权利缺少有效的保障,学生利益容易被侵害。
2.

1.3志愿者活动

这类活动形式、内容多种多样,以不计报酬、志愿怎么写作为特色,大学生业余时间较多,有较高素质和热情,逐渐成为志愿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志愿活动能让他们了解社会、开阔眼界,并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但这类活动也是缺乏有效的权益保护机制,志愿者容易被商业利用。
2.

1.4学术及科技实践

这类活动能发挥学生的专业知识,拓展专业能力,对职业发展有较大帮助,大致也分为两种,一种以社会调查为主,有利于对社会认知的深入,一种以实验为主,有利于专业学识的深入,但两者接触社会的机会都比较有限。
2.

1.5游学等体验项目

这类项目是最近几年才兴起的,但发展势头迅猛,由于主要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开展,特别受有意向出国的学生欢迎。项目主要是在名校进行短期培训,了解先进的教育方式,或是在知名企业做商业策划、商业演说等,感知名企的工作氛围,当然也有将两者结合一起的。名校和名企是极好的开拓眼界的机会,能激励并磨砺学生,但这类项目往往费用高昂,并不适合所有学生。

2.2存在问题

2.1实践活动的渠道较少

虽然学生参加的实践活动很多,但由学校和社会团体组织的还是少数,大部分都要学生自己联系、组织,由于能力有限,常常导致活动比较类似、随意,难以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在调查中发现,有55.5%的学生认为,实践渠道是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最欠缺的资源。而在国外的高校中,学校和社团会积极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实践信息和指导帮助。

2.2缺少专业指导

虽然有不少学生对社会实践有心、有热情、有劲头,但由于阅历尚浅、能力有限,难免遇上棘手的问题需要指导帮助。多数情况下,学生只能自食其力,而有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若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容易使活动效果打折扣或是学生权益不能合理维护等。

2.3缺少必要的经费支持

绝大多数的学生实践活动都得不到资金支持,少数由学校或者社会组织牵线的活动(如支教、下乡等)可能有些许经费,但往往是杯水车薪,学生仍然要负担不少开销。经费欠缺直接导致了活动形式单

一、规模较小、开展范围有限。

2.4活动缺乏吸引力

学生实践活动不少主题类似,内容单一老套,注重形式而非实效,目标短期功利,使参与者本能地排斥。活动吸引不到参加者,使得活动开展不能深入持久,这又反过来进一步导致活动的肤浅乏味,形成恶性循环。

2.5学生自身能力有待提高

现在不少学生都养尊处优惯了,欠缺很多为人处世的能力:遇事缺乏耐心,怕苦怕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难以有效合作。在实践活动中,往小了说需要参与者做好筹划安排,往大了说便是涉及了思考认识、人际处理、时间管理等,一项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麻烦连连。
3适应时代的实践模式应该具备的因素
第一,实践渠道众多、实践平台广阔。好比于窗口,这一开始就主导了实践活动的内容和效果,良好的渠道和平台能开拓视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有力的经费支持。“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定的资金支持能使学生更大胆地去构思、去实践,产生更好的效果。第三,专业的指导。有限的社会经验和书本知识约束着学生实践活动,若能及时得到专业的指点,不仅有助于活动的顺利开展,还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第四,活动内容多

源于:论文 格式www.udooo.com

样。现在的学生大多视野较广、个性鲜明,单一乏味的活动往往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各种特色内容才能调动他们的神经。第五,项目化运作。学生实践有不少是投入很多时间精力而效率低下、产出微弱的,项目化的运作管理通过全盘考虑整个实践活动、制定具体的目标方案,能明显地改善这一现象。第六,合理的监督考评机制。适时的监督和适当的考评有益于保障实践活动的效果,使其有目标可参照,有内容可参考,让学校和学生更加注重实践过程,真正实现教育目的。如果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带来实际产出,有益于社会经济发展,使实践目标社会化,便是更为理想的状态了。4社会组织引导模式

4.1 社会组织的引导能相当程度解决学生实践资源缺乏的问题

这种模式一般由主办者制定主题,提供活动经费、培训指导,虽然主办者并没有具体联系实践单位,但依据主题和实际情况,学生可以自主发挥,制定方案、联系实践接受地、开展活动等,“制定主题”实际上是提供实践渠道的另一种方式。相对学生、学校乃至其他一些社会部门来说,社会组织掌握了较多实践活动的资源,这恰好与学生的观点相契合,他们认为社会组织能在实践机会(52.5%)、专业指导方面(36%)给予学生较大帮助,也能为学生提供一些经费支持(8%)。

4.2 社会组织引导使学生实践受益程度提高

调查表示,大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都持肯定态度,但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受益并不高。而在社会组织引导模式中,参与者往往能有较深的感受:学生的想法在专业指导和有力资金支持下,可以投入实践,开展范围更广、效果更好并更具新意的活动,他们能主动地去体验、去感受、去判断,完善社会认知、树立积极的价值观,增加阅历、锻炼能力、拓展人脉、收获经验等等。正如湿地项目中的一位队长所说:“湿地使者保护行动这种模式值得推崇,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了解湿地与城市、与居民、与自然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进而可以带领和引导宣传教育的对象通过眼睛的了解,在每个可以的方面灌输我们例行正确的认识,这样的教育方式很有实际意义。”

4.3 社会组织引导能降低学生实践成本

学生实践活动经常会遭遇经费困难、效率不高的问题,这些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削弱了活动效果。
经费上,社会组织虽然给予了支持,但毕竟数额有限,要学生精打细算、合理开支,这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率;时间上,整个活动虽然持续较久,但不同阶段有不同任务,各队伍都有各自计划,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展开,主要的校外活动基本在检测期,不影响日常学习。

4.4 社会组织引导模式的社会效益

几乎所有的非营利组织都或多或少地、或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人们的志愿参与,相比于其他社会群体,学生有时间、精力上的优势,接受新鲜事物快、学习能力强、勇于创新,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乐于参与奉献等,能组织各种有新意有较强目的性的活动,使得更有效地普及常识、提高公众意识,更好地达到活动目的。如有湿地队伍开发了环保教材,帮助社区做生态调查;在2010年上海世期间,国际组织馆展出了学生绘制的“绿地图”等。
5社会组织引导模式的依赖条件
第一,社会组织要掌握比较丰富的活动资源。资金、活动渠道、专业人员,这是组织好社会活动的几个重要因素,缺一不可。
第二,社会组织举办的活动要能吸引大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能力。活动内容不仅要有亮点有特色能吸引学生参与,又不能与他们离得太远,让他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湿地项目2011年的主题是“寻找江豚最后的避

摘自:毕业论文下载www.udooo.com

难所”,由于江豚生长的地域限制,使一些地方的学生较难开展有效的活动。
第三,有效的管理方法。合适的管理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而不论是学生队伍还是社会组织内部,只要一方没有管理到位,整个活动都会遇到种种麻烦,使效果大打折扣。
第四,学生参与实践的热情和能力。在该模式下,虽然有社会组织引导,但是学生自己最终决定了活动参加与否以及活动中的种种行为,即学生才是整个实践活动的主导者,只有他们对实践活动产生了一定的兴趣并具备参与实践的基本能力,才能使社会组织的引导行之有效,使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展开。
第五,社会各界适当的配合。社会实践说到底,社会是基本平台,学生通过这个平台接触、了解、认知各色人群和各种社会现象,而前提是社会愿意接纳学生,给予学生机会。
6结尾
社会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发挥,在这种模式中,社会组织为学生指引方向,提供必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学生在已有的框架中,因人、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创造性地完成任务,达成实践目标。社会组织引导模式虽然需要依赖一定条件,但在目前情况下能较大程度化解实践教育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实践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使学生能真正融入社会,从中受益。笔者认为该模式不仅能成为学生实践教育的发展方向,也能带来其他社会效益,实现多方共赢。当然,要想学生实践教育完全换一个面貌,不仅要多方合作、多管齐下,更关键在于要转变对实践教育的观念:学校不能仅仅把它当做是上级下达的任务,组织的活动形式单一、重点不明;学生不能只着眼于书本和分数,无视它的重要性;社会不能将它视为负担,不为学生实践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
何海翔.国外社区义工模式对我国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0(5).
[3]李东,赵冬鸣,张艳斌.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及未来发展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