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学 >> 高中教学 >> 高中语文教学 >美读在诗歌教学中运用

美读在诗歌教学中运用

收藏本文 2024-01-26 点赞:17840 浏览:8125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综观高中语文教材,真正对学生提出较高层次文学鉴赏要求的是诗歌。诗歌是文学之母,是“一切艺术中最崇高、最完美的艺术形式”(亚里士多德语)。关于诗歌教学,《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加强诵读涵泳,在诵读涵泳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陶冶。”诗歌以其凝练性、抒情性、音乐性、审美性等特点决定了自有的教学模式和学习策略。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内涵并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呢?笔者认为关键之法是美读。
“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美读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一、 美读体味诗的音乐美

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诗歌本来是用于歌唱的,是反映生活、歌唱生活的艺术。尽管今天无法听到诗人的歌唱,但诗歌的音乐性却是毋庸置疑的。诗歌所特有的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通过美读才能体会出来。我们在缓歌慢唱、密咏急吟中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迂回,从而体味诗歌的音乐美这一特质。

二、美读体味诗的情感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又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最早的诗歌不就是老百姓在劳动中情感的倾泻吗?这就要求学生通过美读来体会融注于诗中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没有感情的朗读肯定是不成功的,只有通过美读,或浅吟低唱,或纵情高歌,来体会出诗人或喜或悲、或怨或怒的感情。
在琅琅美读中,体味“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落寞之情,“天地一沙鸥”的凄凉之意,“悠然见南山”的散淡之心;在琅琅美读中,我们揣摩到了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是喜悦,“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是豪放;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悲壮;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则是凄婉……凡此种种情愫,不美读怎能品味得到?

三、美读启悟人性美

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美读是陶冶学生情操,纯净学生心灵的最好媒介。高中教材中所选的诗歌符合新大纲“文质兼美”,“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要求,都是经典之作,能反映诗歌传承的文史脉络,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内涵。
从诗歌陶养性情之功效看,它们都能担当此任,而美读更能让这一功效尽显。如学生心高气盛、自信自大,不妨美读《诗经》、姜夔、永叔词,如《卫风·氓》、扬州慢、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谁道闲情”、“几日行云”章)、《雨霖铃》;如果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多读陶潜、义山、杜牧之诗,常诵李煜、柳永、易安之词;如果心情悒郁、心胸狭窄,多读李白诗、边塞诗及苏辛、希文、放翁词,自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和“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俊逸。总之,通过多次美读,学生将诗情、诗意、诗境、诗性潜藏于心,于美读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婉凄恻……人性被启悟,性情被陶冶。

四、倾注感情,美读以法

美读不同于朗读,最大的不同在于是否有强烈感情的倾注。如果美读不讲求策略,一字一板,平平正正就不能体悟到作品的内涵,就不能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美读宜选用范读、分组轮读、自由读、指名读、表情读等方式。
范读法:即示范性美读,方式有三。一是教师范读,然后由学生仿读;二是播放录音,学生仿读;三是由朗读得特别好的学生进行范读,教师点评、指正,学生领会并仿读。
分组轮读:学生分组、分行、分排轮流读,并互相校正错误,互相竞争。
自由读:学生自由低声读或高声读,由于不必与别人配合,因此速度不拘,可边读边深思边体味。
指名读:由教师指定一位学生来读,读完一节或两节以后,另一位学生接读,小范围的对比,让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把握情感,体味诗的情韵。
表情读:有些诗可以让学生附以动作、表情来读,方能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情思。
美读最不宜用齐读法,齐读时个别学生语速过快或过慢,语调过高或过沉,偶尔发出怪腔调都会影响美读的效果。
诗歌是语言的精髓所在,她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形式。中国是诗的泱泱大国,诗歌作品辉煌灿烂,唐诗、宋词、元曲、新诗光彩夺目。诗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教者,应该责无旁贷地引导学生热爱、继承、发展诗歌文化。
作者单位:甘肃省宁县四中(745201)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