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政治 >> 高中政治 >简论民族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当代中国民族主义

简论民族马克思主义视域中当代中国民族主义

收藏本文 2024-03-28 点赞:6839 浏览:216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民族主义是影响中国政治与社会进展的重要思想力量。在近代历史上,无论是清末的救国道路探讨,还是“五四”的救亡运动以及抗日战争时期,它都被诸多仁人志士视为挽救民族危亡的法宝;在全球化的当今时代,它又逐渐由“幕后”走向“前台”,以知识界中对后殖义论述、亨廷顿《文明的冲突》的回应,及现代新儒学探讨的再兴,到民众在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2008年保卫奥运圣火行动和2010年中日钓鱼岛撞船事件中的民族情绪表达,再到在政府有关报告及讲话中“民族复兴”的反复叙述,都可以若见民族主义的身影。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的论述范式对这种重要现象进行探讨,可以形成如下的见解:一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具有有着的历史与现实逻辑,并由此而展现出维护民族国家主权完整、追求民族国家富强和建构民族新文化的基本诉求,以及应激——反应性、国家中心、“空洞化”内容和“抗争型”相交织等复杂特点。二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具有不同的体现形态与话语。以功能论视角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可分为主流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非主流的激进民族主义和反主流的民族分离(裂)主义,其中因反主流的民族分离(裂)主义与中国民族主义的价值目标相抵牾,故它不在中国民族主义的讨论范畴。以主体差别视角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有着三种话语形式,即以“民族复兴”为主题语的话语,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学术话语和以普通民众特别是青年群体为主体的大众话语。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具有引领民族主义的可操作性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作为中国的主导性意识形态,必须承担引领民族主义的重任。在具体的引领路径上,要坚持尊重与包容的引领原则;善于借助与吸纳民族主义积极因素来充实引领动力;重点做好青年群体的价值观教育工作;注意在思想、论述与实践三重路向上协同引领。四是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未来有着“两可”进展趋向。以有着时度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具有相当长时期内有着的现实基础,但其在终极作用上必将消亡;以有着量度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常态中会保持合适“当量”,但在非常态中将会迅速膨胀;以有着质度看,当代中国民族主义在宏观层面总体良好,但在微观层面具有“恶向”可能。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论文民族主义论文全球化论文民族国家论文民族复兴论文

    摘要6-7

    Abstract7-11

    第1章 绪论11-37

    1.1 探讨背景与作用11-13

    1.1.1 探讨背景11-12

    1.1.2 探讨作用12-13

    1.2 探讨前提与基础13-33

    1.2.1 概念厘定13-21

    1.2.2 探讨综述21-33

    1.3 探讨基本框架与重点33-35

    1.3.1 探讨思路33

    1.3.2 探讨内容33-34

    1.3.3 探讨重点34-35

    1.4 探讨基本策略与革新35-37

    1.4.1 探讨策略35

    1.4.2 探讨革新35-37

    第2章 民族主义的演进及论述范式37-82

    2.1 民族主义的演进与西方民族主义论述范式37-50

    2.1.1 民族主义的演进37-45

    2.1.2 西方民族主义的论述范式45-50

    2.2 民族主义论述范式的马克思主义谱系50-69

    2.2.1 马克思恩格斯视野中的民族主义51-57

    2.2.2 列宁斯大林的民族主义叙述57-66

    2.2.3 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论述范式的主要贡献66-69

    2.3 以经典到特点:中国与民族主义论述中国化69-82

    2.3.1 宏观历史指针:以强调“社会斗争”到“全民族利益”主张69-72

    2.3.2 微观现实对策:民族主义的“二分”及话语转换72-75

    2.3.3 国内民族路向:以“民族自决”到“民族区域自治”75-78

    2.3.4 国际政策路向: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到“民族国际主义”78-82

    第3章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历史远溯82-108

    3.1 晚清民初:中国民族主义的萌生与成型82-89

    3.1.1 华夏中心主义天下观82-83

    3.1.2 以天下到“万国”83-85

    3.1.3 万国观去中心化与民族主义观念的萌生85-87

    3.1.4 晚清民族主义的内部张力及其最终成型87-89

    3.2 五四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深入进展89-96

    3.2.1民族救国理念:以“制度革新”到“文化革新”90-91

    3.2.2 民族意识觉醒:走向更高的自觉91-92

    3.2.3 民族主义主体:以“精英”到“大众”92-94

    3.2.4 民族主义现代性标向:以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94-96

    3.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民族主义的成熟96-108

    3.3.1 现代“中华民族”认同的真正铸就96-98

    3.3.2 全面“民族性”意识的空前觉醒98-101

    3.3.3 民族主义历史主题的深入拓展101-104

    3.3.4 民族主义的科学理性精神凸显104-108

    第4章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现实审视108-139

    4.1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出场: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浅析108-117

    4.1.1 外生逻辑108-112

    4.1.2 内生逻辑112-115

    4.1.3 知识分子:助推者115-117

    4.2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演进:基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的浅析117-122

    4.2.1 第一阶段: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初兴117-118

    4.2.2 第二阶段: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公开表达和普遍展开118-120

    4.2.3 第三阶段: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狂飙及持续波动120-121

    4.2.4 第四阶段: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及后续进展121-122

    4.3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诉求与特点:全球时代的比较视野122-128

    4.3.1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基本诉求122-125

    4.3.2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复杂特点125-128

    4.4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体现形态与话语128-139

    4.4.1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体现形态128-134

    4.4.2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多重话语134-139

    第5章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评估与引领139-178

    5.1 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范式中的评估139-151

    5.1.1 民族主义“在场”的时空变化:以马克思主义到现时代139-145

    5.1.2 评估Ⅰ:以阶级浅析到民族国家主体考量145-148

    5.1.3 评估Ⅱ:民族主义对于社会主义的功用148-150

    5.1.4 评估Ⅲ: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150-151

    5.2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151-163

    5.2.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系统:基本内容及其特质151-156

    5.2.2 引领的紧迫性156-160

    5.2.3 引领的可行性160-163

    5.3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之引领的基本路径163-178

    5.3.1 引领的原则性:尊重与包容163-167

    5.3.2 引领的动力要求:借助与吸纳合理因素167-171

    5.3.3 引领的着力对象:青年群体171-175

    5.3.4 引领的三重路向:思想、论述与实践175-178

    第6章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未来趋向178-192

    6.1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有着时度178-182

    6.1.1 中国民族主义在相当长时期内保持“有着”:基于现实的考察178-181

    6.1.2 中国民族主义在终极作用上将会消失:基于唯物史观的浅析181-182

    6.2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进展量度182-186

    6.2.1 常态中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维持182-184

    6.2.2 非常态中的当代中国民族主义膨胀184-186

    6.3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的进展质度186-192

    6.3.1 宏观层面: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总体进展良好186-189

    6.3.2 微观层面: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有着“恶向”进展可能189-192

    致谢192-19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