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 金融 >> 货币银行 >简论经济战理论与实践

简论经济战理论与实践

收藏本文 2024-04-06 点赞:27982 浏览:131175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 关于经济战的研究,以往军内外的专家研究的经济战,主要重点是依靠武力进行的经济战法,还是属于军事的范畴。而且国内外学者研究市场经济战,主要是为了维护经济利益,保障经济安全,甚至像索罗斯等人运用经济战是用于掠夺,这些专家学者对市场经济战研究很少把它与战争结合起来,本文的目的是给大家提供一个研究经济战的新视角,把对市场经济战的研究用于战争和战争准备。
【关键词】 经济战 当代特点 金融战 战争
九十年代以来,全球化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不断推进。如今的全球化,主要还是经济全球化。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地投身于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为自己的国家谋取更多的利益。特别是当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和绝大数国家所追求的目标的时候,发动武力战争已经不是那么容易。新的战争内涵将不再只是用武力手段去逼迫另一方接受自己的意志,而是用一种非武力、非杀伤的手段,达到自己的利益。由此,经济战作为一种不流血但同样具备强大破坏力的非武力战争形态,在各种对抗性利益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了。

一、经济战的内涵

根据1980年版的《美国大百科全书》解释,“经济战(economic war)是政府为达到一定目的而采取的一种经济性质的斗争”。它有各种不同的含义,并被用来表示国与国之间的不同形式的竞争。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经济战也被定义为“在军事战争之前,军事战争期间,军事战争之时采取的一切损害敌人的经济措施”。其形式包括封锁、禁经济战的理论及实践设想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运、制裁、运输压制等等。著名的战略专家、美国国防大学前战略研究所所长约翰·科林斯,在他的《大战略》一书中将经济战限定为:“从不太严格的定义上说,凡是靠损害敌人来维护或夸大本国及其盟国经济的手段,以及用来破坏或削弱对方经济能力和潜力的一切手段,都包括在经济战的范围之内”。
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对于经济战的内涵有多种界定。《军事辞海》和《国防经济大辞典》都将经济战定义为:“敌对双方为夺取战略优势和战争胜利而进行的经济斗争。主要指战争期间各种形式的经济斗争,也包括和平世纪的经济封锁和经济扰乱。国际间的经济摩擦也俗称经济战,如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倾销与反倾销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实施等。”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战,广义地说,是指在经济领域以经济方式实施的有利于巩固、发展本国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同时动摇对手经济基础和军事基础的一切措施和手段;狭义地说,是指为配合战争的目的而在战时所实施的一切打击敌方经济力、增长己方经济力的方式。”本文所讲述的经济战是利用经济手段,借助市场机制实行的经济战。

二、经济战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经济战的实践活动由来已久,在不断的实践当中逐步形成了一些思想认识。提出经济战理论的鼻祖,应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在记述他的言论、活动的著作《管子》一书中,首次反映出经济战的思想。管仲的基本战争思想是农战,即把战争的物质基础建立在农业之上。“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地之守在城,城之守在兵,兵之守在人,人之守在粟。”近代中国经济战的思想,是在传承古代经济战思想精华的基础上,融合西方经济战理论,在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当时西方经济战理论,主要是以自由主义经济学派为理论基础的,其代表人物主要有英国经济学家E.W.赫斯特和A.C.庇古。E.W.赫斯特于1914年出版的《战争的政治经济学》和A.C.庇古1921年出版的《战争经济学》是国外国防经济学诞生的标志。近代,西方重商思想的代表人物有王韬、马建忠、郑观应、谭嗣同等,他们主张以商为中心发展经济,提出“兵战”为标、“商战”为本的思想。国内关于经济战基础理论的研究成果主要有:1986年由宋振铎、库桂生著的《国防经济学概论》,这是新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国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并正式出版的理论著作。书中论述了军事与经济辩证关系的一般原理、战争经济理由以及战时经济体制等理由。赵苡然博士的《理性界定未来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经济战》,进一步对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经济战进行了探讨。科林斯、恩道尔、宋鸿兵、王建等一批现代专家学者也分别从金融、货币、石油等方面对经济战进行阐述。
关于经济战的研究,以往军内外的专家研究的经济战,主要重点是研究在战争中通过武力手段打击破坏敌方的经济能力而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是通过军事力量实施的战场经济战,还是属于军事的范畴。而且国内外学者研究市场经济战,主要是为了维护经济利益,保障经济安全,甚至像索罗斯等人运用经济战是用于掠夺,这些专家学者对市场经济战研究很少把它与战争结合起来,把对市场经济战的研究用于战争和战争准备。

三、经济战的当代特点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浪潮更为汹涌澎湃,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的、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我们正处在一个全球开放的时代,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开放的基础,它规定着人类21世纪的走向。如今的全球化,主要还会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给经济战的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经历了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历史阶段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目前发展了虚拟资本主义阶段。特别是经济全球化以来,全球经济体系结构也从实体经济转向虚拟经济。而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美元与黄金脱钩,世界货币体系进入信用货币之后,全球金融市场的繁荣发展将整个资本主义虚拟化。以往在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还是主要以生产物质产品为主。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都是围绕着物质产品的生产和流通产生了。但是进入虚拟资本主义之后,所有的这些都在发生质的变化,一个庞大的金融市场体系呈现在我们面前。而以往国与国之间实体经济相关的贸易战(如战、关税战)所产生的效果相对虚拟经济的金融战而言,烈度有所下降。
20世纪90年怎么发表生在日本的经济危机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造成日本严重的经济衰退,5000亿的银行坏账,数不胜数的企业倒闭。其实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当时的国民产值已经超过美国的一半。于是美国利用对日本的制约能力制订了一个现在来看完美的打击日本经济的行动。通过“广场协议”,要求日圆对美圆升值,后来又多次要求日元升值。因为当时的日本的贸易顺差,使其成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美国用这个办法一举解决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理由。美国倡议日本通过扩大内需来刺激经济的发展,于是日本开始降低利率。为了保持美国市场的吸引力,避开陷入危机,美国政府要求日本继续保持低利率和宽松的金融政策,防止资金流入日本。从而日本放任了泡沫的膨胀。后来日本政府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把握不当和滞后的调整机制,日本国内的银行和金融市场鼓励投机氛围、发放低息贷款、贷款的审核不力等给日本严重的经济危机带来强大的推动力。当利率从持续多年的2%调整到3.25%,当时日本央行行长是主张刺破泡沫的强硬派,又把利率调高到4.25%,日本股市大跌,股市的跌势又造成了债券和房地产市场市值严重萎缩,作为债权人的银行强烈要求债务人企业和投机者个人增加保证金或是还清贷款,债务人只能把股票和房地产当作抵押物,抵押物又大幅度的贬值,许多中小型银行都相继破产,企业融资形式受到严重威胁,很多企业不得不申请破产,日本经济似乎陷入恶性循环的怪圈,这场经济危机对日本国内带来最大的危害就是日本金融业几乎崩溃。1997年发生的亚洲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各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影响。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泰国于97年首季有19亿美元的净资金流入,第2季变成62亿美元的净资金外流;马来西亚、泰国、韩国、印尼与菲律宾于96年共获得478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97年却变成300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出。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的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3国的货币也狂跌。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影响到它们的股市,大多数东盟国家的股票市值至10月底都下跌了20%以上。1997年第三季度台湾和香港的金融市场也被攻击。香港股市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从16800多点跌至9000点左右。在金融危机中,韩国的大企业纷纷遭殃,又连累了一大批为其生产配套设备的中小企业。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账和坏账剧增,信誉大幅度下降,几乎已不可能到国际市场上融资了,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危机造成的另一个苦果是通货膨胀:1998年6月,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达10.7%,泰国6月份通胀率亦为10.7%,1998年5月一个月,印尼的通胀率就达5.24%。由于出口不振、投资乏力和大量企业破产、倒闭,失业已成为不少东亚国家严重的经济和社会理由。韩国1998年4月的失业率比一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1998年5月,菲律宾的失业率高达13.3%。索罗斯就是借助着金融市场的运转机制中的漏洞,发动一场金融战,使整个亚洲经济陷入一片萧条之中。
在的时代,金融战正以其动作隐蔽、操控灵便、破坏性强的特点,成为举世瞩目的超级战略武器,这种经济战武器所产生的效果丝毫不比武力战争差多少,美国只是随意地动了动手,结果就是让日本经济倒退几十年。

四、把市场经济战运用于战争

前面论述已经让我们看到了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战是如何运用经济的手段,通过市场机制发挥出超强的杀伤力,这种武器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金融大鳄都将其当作21世纪的主要攻击手段。随着我国的市场不断的开放,国外的热钱大量涌入国内,人民币的国际化进一步体现。我们面对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是当美国经历了几次经济危机以后,对我们国家的依赖程度有所增加,当虚拟经济的泡沫完全破灭后,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或者说实体经济大国,就会开始显现它的力量,而任何国家包括美国都不能光靠虚拟经济、军工产业和其他高附加值产业维持和支撑一个大国或者帝国的身价。
中国作为实体经济第一大国,是否拥有这种强大的经济战武器呢?答案显而易见。这种武器从哪里去找,很简单,从中美的经济依存关系中找。目前美国经济已经是高度发达的虚拟经济,是世界上最大的欠钱大户,在相当程度上,也是靠中国的外汇去平衡经济的“双赤字”,从而才能够维持美元资产来维持虚拟化存活方式的。因此,它的要害所在,就是对于国际的资本回流,特别是中国的资本流入十分依赖。在整个经济体来说弱于美国的中国经济为什么能够钳制住它,形成一种经济依存关系,这就是根本之所在。如果中美贸易中断,对美国来说,物价会上涨,与对华贸易相关的就业会减少,还要在GDP中减掉一大块在中国贱写、拿回去贵卖的增值额;如果金融关系中断,后果更为严重。检测定中国从此不写或者抛售美元债券和其他美元资产,对美国来说,贸易、财政双赤字还会增加,这对于世界第一欠钱大户是无法承受的。更严重的是,还可能打击美国虚拟资本,加剧美元贬值,美元霸权的三大支柱之一瞬间坍塌。近些年来,中日韩的三边贸易搞得风风火火,美元霸权的另一支柱已不是那么稳固。我们国家已经拥有强大的经济战武器。
为什么要把经济战用于军事呢?先来看看我们国家的军事力量。新军事变革以来,我国的军事战略转型的速度非常快,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高,诸军兵种的一体化联合作战能力建设初显成效。近几年来,高精尖的武器犹如井喷一样呈现在世人的眼前,相比之下,我们的主要战略对手美国因受到金融危机、债务危机的影响,在各个方面实行了战略性收缩。然而,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未来可以预见的一个时段内,单纯比较军事力量,我们仍无法形成对美国的压倒性优势,“两个不相适应”的矛盾未能得到根本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国家的核心利益受到威胁的时候,我们应当如何以弱胜强、有效遏制和打赢战争?这正是我们真正无法回避的最根本性的安全理由之一。要对这一理由加以解答,必须要开拓新的思路,不能单纯地就军事谈军事,而要汲取历史经验,把国家的多远安全力量加以一体化的建设与运用,确保在未来战场上利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在我国军事力量不是那么强大的时候,经济战的这把利剑可以为国防增添力量。为当前我国国防与军队建设实践提供智力支持,为军队的建设与发展开拓新的视野,为打赢未来战争提供另一支撑,根本上解决“两个不相适应”的矛盾。十八大报告第九部分中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经济战武器如何运用于战争中,还有待于在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去研究。
【参考文献】
[1] 威廉·恩道尔著,顾秀林、陈建明译:金融海啸——一场新战争[M经济战的理论及实践设想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2] 杨斌:美国隐蔽经济金融战争[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 宋鸿兵:货币战争[M].中信出版社,2007.
[4] 王建:货币霸权战争——虚拟资本主义世界大变局[M].新华出版社,2008.
[5] 乔良、王湘穗:超限战[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6] 鲁登道夫著,戴耀先译:总体战[M].解放军出版社,2005.
[7] 张克难、曹雷:抗日经济战探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5(2).
[8] 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9] 约翰.科林斯:大战略[M].战士出版社,1987.
[10] 陈德第、李轴、库桂生主编:国防经济大辞典[M].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
[11] 张克难、曹雷:抗日经济战探析[J].军事历史研究,2005(2).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