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艺术灵感映射下艺术创作

艺术灵感映射下艺术创作

收藏本文 2024-02-10 点赞:12802 浏览:56062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生态式教育不同于原来的传统艺术教育,传统的艺术教育只是偏重技法的,我认为,生态式教育是一种创新,是更加合理的运用灵感。我们身边不乏美的事物,而艺术家是则是更为敏感的人群,他们总是留心观察,对事物自己的感情,进而通过手中的画笔将所感之物“描绘”、“再现”出来,将私人的感情反映给广大的阅者,从而产生共鸣。
关键词:审美;艺术教育;无意识
1005-5312(2013)35-0263-01
这些年来,审美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北京大学成立了艺术学系,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作用的事件,北大推广的艺术教育,是一种人文气息浓厚的教育,人们常常由于重视理工科而轻视了人文学科的。我们这里所讲的艺术教育应归功于人文之中,作为一个学习艺术的学生,我深刻体会到了这种重要性。艺术对青少年的成长是一种潜意识的影响,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施展我们的创造性,并且提高了我们许多方面的能力,例如洞察力、理解力、表现力、交流能力和解决实际理由的能力。
如何提高审美教育的成功性,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中不可避开的会谈到审美心理。而审美心理又会触碰到审美经验。我们的眼睛看到美的事物,它们带给我们愉悦的感受,当我们聚精会神欣赏美的艺术品时,仿佛和艺术家对话,此时便能体会艺术家当时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创作,更能从中领悟到艺术家的个人感情,想要产生审美经验,需要我们远离物质追求,获得心灵的宁静,此时审美经验才它会进入我们的思维领域。
这是我要说的灵感,其实质是“无意识”,就是那些我们随意为之的东西,灵感来时有时只是一瞬间,它来去匆匆,以至很多人还没有来的及捕捉到它就消失了,灵感传达给我们的信息往往不太丰富,却具有启发作用。艺术家都是擅于捕捉灵感,而后对之深加工的。灵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如何在灵感到来时很好地抓住灵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个体,都不可避开地受到社会的影响,而休谟①认为普遍的愉快感应作为审美趣味的标准。只有产生了审美趣味,才能召唤艺术创作的灵感,而这当中,必定有一种普遍为大多数人接受的审美趣味,是一种社会审美的倾向,审美趣味是社会性和历史性的统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艺术灵感是艺术家们进行创作的源泉,有时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某个新鲜事物或者有感知的人刺激到了艺术家,灵感就这样悄然降临。这种灵感不是普通的理解能力,也不是生物本能的能力。这被现代心理学家称之为“无意识”。在科学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只能将这种“无意识”归于神学 ,认为是神灵在起作用。其实也不无一定的道理。而后由于科技发达,也逐渐将这种“无意识”转入到人的内心世界的活动。而艺术家首先是感性的,是有感情的,个人的精神世界指引他的艺术创作,而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他的艺术创作中时刻流露出他个人的感情。只有精神世界越丰富,情感体验才会越激烈,才能有更多的打动人心的艺术品问世。精神世界时受到先天和后天相互影响的,因此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人的情感是丰富的,受到本能冲动和社会文明相互的作用力,有时两种能量是相互转化的,“英雄”的伟大与“小人”的疲性有时只是一念之间,然而精神世界的演变却是细水流长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却影响着艺术家的创作,我们都知道伟大的荷兰艺术家梵高,早期的艺术作品色彩鲜明且明亮,反映了他积极、乐观的精神世界。然而,后来由于感情上的挫折加之友情的不顺利,使得画家在精神世界上饱受折磨,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画家无法释怀,这点也反映在了梵高后期的作品中。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灵感真的如此重要?为什么随意之作往往能够打动人心呢?对于灵感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任何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合理地灵感加以借用过。至于随意之作如何能够打动人心,我想这是因为人的内心世界本身就是错综复杂的,充满了混乱、痛苦和矛盾冲突,因此随意之作恰恰能够触及到人们的内心世界,这可能就是“无心插柳柳成荫,有心栽花花不开”之意境吧。有时我们感觉艺术家总是怪怪的,这包括他们怪诞的行为和怪诞的语言,这也难免会被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家艺术灵感映射下的艺术创作相关论文由www.udooo.com收集,如需论文查抄袭率.精神病者。不过,这种说法却也难免偏激。因此,不能全盘地接受所谓“无意识”现象,这会让我们陷入迷乱的状态,分不清艺术家同儿童、原始人、普通病人的界限,将这些混为一谈。其实,他们之间是有区别的,艺术家并不是随意联想的,而是具备有理性的头脑,因此是在理性头脑作用下的“无意识”运动。原始人由于社会的局限造成了狭隘观念,而普通病人和儿童则是没有达到一定的经验积累也不具备“无意识”的活动。这么看来,还是态度、意识和经验在起作用。
综上,艺术家们进行艺术创作时,看似是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外化表现,究其本源,是他们长期经验积累的结果,也就是说,在艺术灵感敲开艺术家心灵大门的瞬间,“无意识”的心理活动作用在艺术家们各自不同的情感经验和理性态度之上,而艺术家们利用这种作用力,将其表现在自己的创作中,就形成了独具风格的艺术创作。
注释:
①大卫·休谟,1711年6月7日-1776年8月25日,苏格兰哲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