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经济 >简论对话专家学者:中华文化世界坐标

简论对话专家学者:中华文化世界坐标

收藏本文 2024-02-17 点赞:5572 浏览:1707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精彩导读
中华文化5000年赓续不绝,这主要得益于中华文化自身固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人类光明前景的必定需求,也是负责任中国的历史使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怎么写作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如何理解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如何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本刊记者特邀外交学院原院长吴建民、吉林日报社社长邴正、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院长曹顺庆、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肖欢容、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张志洲、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冯宪光等专家学者对这些话题展开深入解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中华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独特的人文价值,其发展繁荣必须尊重、传承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
邴正:中华文化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5000年赓续不绝,至今仍表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这主要得益于中华文化自身固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而这又得益于她内在的生命力。
现在中国有13亿人,又是政治经济大国,文化实力日益彰显,世界各个角落都有中华文化的身影。中国悠久的文化世代相传,不仅传播到许多亚洲国家,也逐步在世界各国传播,越来越彰显出中华文化的魅力。
韩星:中华文化以人为本、博大精深。我认为,在当代应继续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仁者爱人的人道精神。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之一是“仁者对话专家学者:中华文化的世界坐标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爱人”,即仁爱思想。儒家是要实现大同理想,建立人间天国。仁爱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世界作用,“四海之内皆兄弟”就是强调以血缘亲情来对待普天下的人。
刚柔相济的坚韧精神。刚柔相济是中国人人生态度的价值提炼,是中华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的强大内在动力。“柔”并非真正的柔弱,彬彬有礼的内心要有非常坚定的信念。
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独特的作用。儒家的“中和”思想渗透到了中国古代政治、法律、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待人接物的行为准则。
和而不同的包容精神。中华文化不同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最突出特征是在“和而不同”的精神指导下对各民族和外来文化的吸收融合,从而保持了持久的生命力。从历史上看,中华文化能够以“和而不同”的理念走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之道,对世界文明的多元发展颇有贡献。
中华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实践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应当弘扬其优秀的成分,剔除其糟粕的内容,并在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创新,用当代中国人的心胸、智慧、胆识激活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历史动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支持。
曹顺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庭人伦关系的和谐、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协调。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强大协调功能可以从深层次的精神层面转变人,有效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从而促成国际关系的和谐。
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这种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大一统”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主流意识之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薪火相传的基本社会理念和普遍的价值取向。正是这种追求统一的价值取向,使得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始终如一,从未导致过文明断层的历史悲剧。
中华文化已经在人们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支配人们行为、左右人们观念的稳定性认同体系,所以海内外华人在深层心态上都能产生与中华母亲血肉相依的归属感和亲和力,并进而萌发共同奋斗、振兴中华的崇高使命感。
冯宪光:如今中国梦的提出,又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从符号学角度看,中国梦是以一个词语为标志的话语系统,它的意指功能首先是政治价值,表述十八大以后的党领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心和完成这一伟大任务的战略思想。
而它的本体则是文化,是中国百年来历史和现实的文化载体的作用主题,是中国百年来各种文化关系聚集的焦点理由,是中国人民百年来心中强烈的期盼。它已经构成为中国人民日常生活存活方式中特定的文化心理模式,是在有形文化载体和无形文化心理中持续存在的文化理念。
中国梦成为当下中国的流行话语,承载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包含了中国以及当代世界文化的各种关系,产生了丰富的思想内涵。
中华文化的世界作用
中华文化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文化的丰富性做出了杰出贡献
曹顺庆: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过巨大影响。中华文化不仅对东亚诸国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还渗透到了更远的欧洲。明代王阳明学说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有日本学者认为,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尤为巨大,中国文字、文学、思想、宗教等的传入,为日本文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的科举制度,对后来英国文官制度的产生起了间接的推动作用。17至18世纪的欧洲,更是像突然发现新大陆一样,掀起一股如痴如狂的中国热。资产阶级的先贤们从古代中国的思想家那里寻找思想武器,如伏尔泰就对中国的思想和制度推崇备至,认为人心中最根本的法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中国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地位如此重要,取决于中华文化本身所具有的感召力。孔子在谈到对《诗经》的学习时讲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其中“兴”和“群”就涉及了文化的感召力理由。也就是说文化要具有吸引力、召唤力、感染力、凝聚力,能够教育人、鼓舞人、激励人、鞭策人、团结人。
在5000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是我们文化感召力的核心所在,是现代中国最可珍贵的精神遗产,这些精神也将对世界和平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