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德育 >> 教师德育 >试谈2013年度教育辣评盘点

试谈2013年度教育辣评盘点

收藏本文 2024-03-03 点赞:13140 浏览:57610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原编者按:回顾2013年教育领域“高考改革”、“大学生就业”、“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一个个熟悉2013年度教育辣评盘点由专注毕业论文与职称论文的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的关键词在吸引我们的眼球之后又触动了我们的心灵。高考改革如何破冰?公缘何热度不减?……我们将2013年度的教育辣评进行简要盘点,以飨读者。
【聚焦高考】
⊙辣评1:
高考加分“瘦身”:下猛药更要看疗效
高考报名在即,全国各省份相继公布了调整后的2014年高考加分政策,“减”字当头的加分“新政”对加分项目、分值大幅缩减。此次“瘦身”行动,是政府为肃清饱受社会诟病的高考加分乱象下的一剂猛药。要达到还高考公平的疗效,还需将问责进行到底。
高考加分制度在我国由来已久。实施的初衷是为推动教育公平,对特定人群进行补偿,探索多元化人才培养和录取模式,以弥补高考分数这一单一录取标准的不足。
然而近年来,这一制度在推行过程中却出现加分项目泛滥、弄虚作检测等理由,使其公平性受到公众质疑。据统计,此前教育部高考加分政策仅10多项,而各地的“土政策”却多达百余项,一些地方加分规定与招商引资、引才挂钩,异化为权力寻租、权钱交易的通道。
过多、过滥的加分项目沦为少数人的“红利”,坊间要求取消高考加分“裸考”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2010年底,教育部等五部门出台高考加分“新政”,要求各地从削减加分项目、下调加分分值、限制加分使用等方面做出全面调整,2014年起实施。
规范高考加分,减少不科学的加分项目无疑将有助于遏制“加分腐败”,但“瘦身”疗方要真正达到根治加分乱象的疗效,关键还在于落实。一方面,应将加分政策执行过程置于阳光之下,对高考加分信息进行彻底、全面的公示,建立畅通的渠道。在公众监督下,晒掉其中的水分,提高含金量。另一方,对违规加分现象、查重行为应一查到底,予以严惩,斩断其背后的利益链,让相关人士看到违规的高成本,起到威慑作用。否则,查重违规者有逐利动力而无违规的代价,有权力操作空间而无连带责任,何谈治理顽疾。
(来源:新华网 吴晓颖/文)
⊙辣评2:
高考改革,别只在技术层面“打转转”
2014年高考报名工作已经开始,各地此前推出的一批高考新政策也将步入实施阶段。同时,江苏、上海、北京陆续推出新的高考改革技术性方案,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不必讳言,经过30多年实践,全国统一高考积淀下来的多种矛盾和理由日益突出,频频引发公众集体吐槽。面对这些理由,各地以积极姿态推进改革措施值得肯定,但如何跳出局部、技术式的修补,确立目标明确、措施系统、着眼长远的高考改革方案,依然是一个让全社会焦灼的课题。
过去的经验表明,没有系统的体制调整,单兵突进式的改革措施看似亮点闪耀,却往往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于具体的改革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相互掣肘,导致改革变来变去地“翻烧饼”。
以山东省为例,2014年高考将取消已经考了7年的基本能力测试。基本能力测试主要涉及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等内容。当初加试这门考试的主要目的是引导高中及以下阶段推行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今素质教育还远远称不上成功,课程改革也难言到位,取消这门考试,是否使既往努力付诸东流?又如何给考生家庭和社会公众一个心悦诚服的说法?
英语科目的变革更成为各地公众关注的焦点。有的地方要取消英语听力统一考试,有的要降低英语科目分值。种种举措,是否会导致“哑巴英语”、“聋子英语”更加盛行?能否有助走出英语学科应试教育的误区?社会有疑问,决策当审慎。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评价和招生体制才是高考改革的核心理由。迄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仍未破题。无论是科目分值调整,还是加分项目“瘦身”,甚至是放开异地高考,如果只在技术层面打转转,而不去大胆触动根本性的核心理由,预期的目标很难实现,公众也很难真正满意。
(来源:新华网 娄 辰/文)
【功利教育惹担忧】
⊙辣评1:
“神童”被推到台前 莫让“神童”成“仲永”
2013年9月,一批00后学生手持入学通知书走进各知名大学的校园,如清华大学13岁的陕西考生范书恺,中国矿业大学13岁的安徽女孩王博扬。诸多媒体又把这些“神童”推到台前,使之成为很多小孩子及其父母的偶像。让这些孩子过早地走进大学校园是否合适?这个老理由的确值得再深思。
单纯从知识学习的角度来看,这些“神童”已被高考证明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有些人认为天才就需要特殊的培养途径,就应给予更大空间任其发展。但也有人认为,为“神童”创造特殊环境应因人而异,提前接受高等教育不是唯一的,也不一定是最好的途径。
一位省级示范高中的资深教师表示,十三四岁的年龄踏入高校,未必有利于发展,弄不好就可能浪费自身天赋。人的成长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除了学习,还有价值认知、是非判断以及人际关系、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等,一个方面的“火箭成长”不代表别的方面也能同步跟上。英国少年泽维尔12岁就已开始攻读英国开放大学的数学学位,但是由于年龄太小,在学校遇到种种困难,最终母亲不得不建全程陪他一起上课。
前些年,人们围绕中科大少年班,曾有低龄少年接受高等教育到底是“天才之路”还是“揠苗助长”的争论。当年的少年班学生,现在看确有成功的,其中年龄偏大的好一些,年龄偏小的理由比较多。需要注意的是,他们当中竟有一半人后悔当年进少年班。国内12所大学少年班相继停办的事实,也佐证了这类意见。
有青少年研究专家认为,智力只是人的整体素质的一部分。如果没有坚强意志、自制能力等非智力因素衬托,一个人即使智商再高,要想成功也几乎不可能。少年进大学,由于涉世不深,很可能在遭遇生活的种种不适时,引发一系列心理、生理理由。虽然不排除低龄天才在大学里的正常或超常发展,但根据以往经验,极有可能重复王安石笔下“伤仲永”的故事,浪费了自身的好天赋而“泯然众人矣”。(来源:《光明日报》 马佳宏/文)
⊙辣评2:
争升学率无异于“教育GDP崇拜”
长期以来,在一些官员中流行的“经济发展看GDP,教育发展看升学率”口头禅。如今,当各级执政者开始放弃GDP崇拜的时候,我们期待各级执政者教育发展观理性回归,切实做到不争升学率第一,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权益上来。
不争升学率第一,意味着对教育本质的真正敬畏。当执政者把教育发展的着力点指向升学率的时候,“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人”……这些教育的基本常识在他们的头脑中就开始边缘化了,教育的宁静必定为教育的浮躁所代替,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必定为单纯的知识传授所代替。于是,承担培养人的神圣使命的教师职业,就变成了制造升学率的生产流水线上的一个打工者。
不争升学率第一,意味着对教育科学的真正尊重。在人们对升学率的崇拜中,形成了一种追求升学率的路径依赖,这就是“时间+汗水”。于是,一些地方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加班加点不再是中国人传统美德——“勤劳”的代名词,而成为教育的灾难,成为师生教育生活的灾难。人们之所以形成这种路径依赖,与人们潜意识里存在的一种观念有关,这就是:在当下的各种考试中,只要多学多练就能提高成绩。但请不要忘记,“有效的学习时间”才与考试成绩和升学率的提高成正比。遗憾的是,人们似乎都有意忘记了“有效的学习时间”这个前提,这本身就是对教育规律和教育科学的否定。伴随着“时间+汗水”这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路径依赖日益极端化,教育的科学精神在许多教育工作者身上已经荡然无存,这是对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最大危害。
不争升学率第一,意味着对教育法治精神的真正弘扬。各地对升学率的片面追求,还有一种路径依赖,就是不遵守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什么党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什么实施素质教育的国家法律意志,什么国家课程方案,什么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统统要为应试教育让路。由此,在许多地方,说一套做一套,践踏国家的教育法律意志,几乎成为一种教育常态,这对于中国人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的培育,无疑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不争升学率第一,意味着对人民群众教育权益的真正维护。必须承认,人民群众对教育利益的诉求既是全面的,更是具体的。仅看一个升学率指标,无论高还是低,都不能真正反映或维护每个家庭、每个孩子的教育利益诉求。把“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变为“办升学率高的教育”2013年度教育辣评盘点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并不一定正确。因为每个家庭的教育利益诉求都是具体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一个好学校,而这里的“好学校”或“重点大学”,总是一种短缺的教育资源,是不可能满足每个家庭的教育需求的。当把提高升学率作为发展教育的主要目标时,作为完成这一目标任务的具体责任人——教育局长、校长直至广大教师,从工作重心上讲,必须会自以为是地放在能够满足应试教育需求的各项工作上;从工作对象上讲,必定把教育重心放在有希望升入重点学校、重点大学的少数学生身上。这种做法,既是对人民群众根本教育利益的破坏,也是对每个家庭正当教育权益的破坏。只有让教育回到尊重每个人、适应每个人、发展每个人的正确轨道上来,才是对每个家庭、每个孩子教育利益诉求和教育权益的最大满足和保护。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张志勇/文)
⊙辣评3:
小学生毕业赠言是一张社会理想“试纸”
“加油!努力!为了人民币!”、“梦想将来有很多钱”……近日,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翻阅学生毕业留言册后,直言“目瞪口呆”,留言中那些庸俗、功利的价值判断让他担忧。
临别赠言本应该是青葱而美好的,然而新闻中小学生们的赠言却让师长们大跌眼镜。“梦想将来有很多钱”,如此袒露的理想取向的确有雷倒众生的感觉。有道是童言无忌,说的是大实话。有了很多钱是能够掌握很多优质资源,也更能够获得社会认可。孩子是单纯的,会毫不掩饰地说出心里话,他们的理想取向,就是当今社会的“试纸”。如何帮助小学生确立远大而积极的理想,指导学生把理想和行动结合起来,值得教育界思考。
而日本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日本小学男生最希望成为体育选手,女生最喜欢成为蛋糕店的店员。日本小学生的理想让中国人感到意外。他们的“理想”在绝大多数中国父母乃至老师们看来是没有“出息”的,也少了很多功利气息。
这说明理由出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上,教育的成果并不只是一张成绩单,检验教育成败与否的更应该是那张临别赠言。教育也应该是全方位的,缺少任何一方的教育都是不完整的。现在,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功利主义现象较多。“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论调比比皆是,国民素质亟待提高,整个大环境应该承担起应尽的义务,对公民进行必要的理想教育。
孩子承载了社会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很难想象,倘若中国的小学生们从小价值观就被扭曲,长大后会变成什么样子。故而,要消弭中国小学生的错误认知,中国社会应祛除浮躁心态和功利主义,回归正常的社会价值。唯此,中国的下一代才能够茁壮成长。
(来源:《北京青年报》 钱兆成/文)
⊙辣评4:
神题频现引评论:素质教育与无厘头的区别
近几年,各级神题纷至沓来,引发不少吐槽。暑检测期间,不少小学生家长在晒出孩子暑检测作业的同时,更直呼三观尽毁。“2/3青蛙=?”“脚-鞋袜+草地=?”家长想了半天愣是没想出答案,最终求助网友找到了“有头无尾”“脚踏实地”这样有点出人意料的回答。在这本《小学二年级语文暑检测作业本》上类似的题目还有,“枫叶+小溪=?”“一个喷嚏+一个喷嚏+一个喷嚏=?”“爸爸+妈妈+我=?”等。
类似的神题不胜枚举,比如此前走红的一道小学数学神题,让学生根据给出的四个外星人和四个非外星人图案提供的信息,从五个备选项中选出一个外星人。还有“根据节奏,写出乘法算式:1.叮叮叮,叮叮叮;2.啊,啊,啊,啊;3.呜呜呜,呜呜呜;4.喵喵,喵喵,喵喵”。许多网友表示,看到这些题一头雾水,不知从何下手。这些年,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和减负措施的实行,小学生的作业题也越来越趣味化和多样化。本来这是一件好事。在没有被条条框框规制之前,孩子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是成人无法比拟,甚至是无法想象的。从这一角度上说,一些发散性的题目对于孩子的教育与成长来说具有存在的必要性。长久以来,我们的基础教育多被“标准答案”束缚,新课改背景下题型更加灵活,更重视学生记忆、分析、想象、解读、知识衍展等综合思维能力的成长。但关键是在现实中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了体现所谓的“灵活”而臆造出各种怪异的题目,本质还是那些本质,不过换汤不换药。笔者就没太看得出,“叮叮叮,叮叮叮”这样的题目,与“3×2=?”在发散性思维上有什么培养的优势。更重要的是,人们都以为这些神题的不断涌现,是目前教育逃离应试教育的充分体现。殊不知,却是不断向应试教育贴近的一大表现。事实上,神题的出现与升学的指挥棒有莫大关系。一些地方小升初选拔时,语文要求孩子的知识面越来越宽,而数学则会涉及奥数的解题思路,在这样的指挥棒下,就难免会出现一些大人都做不出的偏题和怪题了。而在大学自主招生中,同样雷题2013年度教育辣评盘点论文资料由论文网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地址.不断,引来不少网友的声声叹息,如今“要读名校,不仅要研究万年龟,还要研究面包与馒头的PK、大象与蚂蚁的‘血战’、深思外星人的到来……”
素质教育自然是好事,发散性思维更是重要。但理由是,不能走向形式主义,为了创新而创新,实际上还是那套板斧,还是那么一个标准答案。牛津与剑桥大学的面试过程以恐怖著称,并且可以使自信心最强以及最有学术天赋的申请者提心吊胆。此前为了让人们更加了解牛津大学的面试,该校公布了一系列的面试理由以及他们想要什么样的答案。比如历史题:检测如我们除了体育方面的事,对过去的历史没有任何记录,我们能从过去发现什么东西?比如现代语言题:诗歌应该难懂吗?这样的题目没有标准答案,却隐含着更多对考生思维逻辑的考查,对其发散性思维的检验,更对考生平素知识积累有着更多的要求。这种考法是不是比提问“玉皇大帝和如来佛祖谁大”、“面包和馒头打擂,谁会赢”有料得多?发散性思维培养与无厘头是否有区别也正在于此?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素质教育要存活确实不太容易,但既然要实行,便要“脚-鞋袜+草地”——脚踏实地。否则,应试教育的硕大身躯硬是挤在素质教育的紧身外套下,人们看起来更是别扭。
(来源:《南方日报》)
【职场之困】
⊙辣评1:
死磕“铁饭碗”是场偏执的旅行
2014年度“国考”落幕。本次招考,152万人通过报名资格审查,其中11

1.95万考生走进考场,40余万人弃考。

“国考”大军浩浩荡荡,狂热“公考热”的背后,是每个人对个体命运的思索和人生道路的选择。而审视每个人的动机,不难发现里面充满着幻想和梦想的对撞,充满着忧思和迷思的纠葛。
“死在编制里”的呐喊,曾引发无数人的唏嘘。而最近,28岁宁波考生小陈“连考6年不言败”的坚持,以及“坚持到不能报名为止”的执着,再度引发公众的深思:体制内,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魔力?
这种“死磕”的韧劲,甚是令人折服。但凡在任何岗位和道路上,依着这股韧劲,恐怕都能有所作为;而6年甚至更长的时光,必定可以无限接近自己的梦想。从做分母到做分子,正是大浪淘沙砥砺的结果。
执着与偏执的界限,在于道路的选择。似乎,从未有人说过,考公务员不是正确的选择。关键在于,考公务员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如果是有从政理想、热心于公共怎么写作,那么无疑是社会之福;但如果是想象“一考无忧”,追求特权庇护与灰色福利,那无疑将消解社会活力的奔流。
小陈死磕“铁饭碗”,是向往体制内的优越,追求想象中的“顺风顺水”。甚至以为,作为大龄青年,进入体制,找对象都会更有优势。在逼仄和窘迫中突围,站在不公食物链的顶端,寻找安稳无忧的桃源,小陈的向往,或正是不少体制竞逐者的想象。
但这种想象中的路径,谁能保证不是冒险的旅程?理由在于,附加在“铁饭碗”的权力红利正在消失,而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也意味着“铁饭碗”不再坚不可破,体制内也将不再是养尊处优的处所。
“为官发财,应当两道。”无论是十八大后的治腐风潮,还是十八届三中全会释放的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信号,都预示着公务员身上的权力红利将逐渐消失,而“国考”大军们执着和信奉的安稳和优越将被打破。“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转”“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权力运转制约和监督体系的强化,权力特享的奶酪,势必越来越小;公务员的“油水”,势必越来越薄。如此情境下,继续狂热于体制,继续想象权力红利,考生们的执着显得越来越不理性,也显得越来越不现实。
通过公,成为社会分母之上恒定的、优越的分子想象,正在改革的转向和特权的制约中慢慢瓦解。可遗憾的是,不少年轻人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在执着地竞逐体制,以图庇佑。这种执着,是否因为道路的盲目,而异变成了偏执呢?而事实上,寻求特权庇护甚至升官发财,无论何种情境下,都未必是正确的选择,对权力红利的觊觎,本质就是一种危险的想象。
权力正在各种改革框架的节制下渐渐回归其本质,权力红利虽然短期内不会完全消失,却有不断萎缩的趋势。死磕“铁饭碗”,进入体制围城后却发现出乎意料,届时,这些偏执者们,又该如何转身,又该到何处去寻找安稳的托身之处?以这种执着和韧劲,有很多路可走,为何要偏执一条道理?
深陷特权迷思和体制圈养想象的年轻人,或者该是回归理性的时候了。若以从政为理想、为怎么写作公共而执着,那么这条道路或可以继续执着下去;若企图在体制内寻找安稳和优越,恐怕得醒醒了。否则,权力迷思后的梦想时分,只怕要陷入更深的困惑和迷惘。
(来源:《郑州晚报》 时言平/文)
⊙辣评2:
清华才子当保安不值得大惊小怪
以县高考理科状元的身份考入清华,大学毕业后曾在广州外企当白领,后因工作不如意,加之老父亲重病,辞职回乡到小区里干起了普通保安,月薪2 000元……这是长沙人张晓勇十几年来的人生轨迹,也是近日网上网下炒得火热的一则新闻。可有些人觉得不可思议,为此唏嘘不已,慨叹他时运不济、明珠暗投云云。
一考定终身的时代已经渐渐远去,名校招牌固然金光闪闪,但并非行走社会的丹书铁券。一顶状元光环、一纸名校文凭,只能代表某段过往、说明某方面成绩,跟一个人未来的所作所为和生活际遇谈不上绝对相关,更没有什么非此不可的模式可言。放眼现实,无论中外,名校毕业生从事的行当可谓五花八门,找不到工作者也大有人在。清华高才生当CEO也好,当保安也好,着实没什么可大惊小怪。更重要的是,张晓勇当保安,是一种主动选择,相较看客们为“值与不值”争论得脸红脖子粗,他本人倒表现得相当坦然,称自己不是怀才不遇,只是安于目前状况罢了。“安于目前状况”这四个字,也许不是每个人都喜欢、都会选,但同样应当对此表示尊重,没有理由指手画脚、说长道短。几年来,张晓勇认真做事、床前尽孝、娶妻生子,这样平静而踏实的日子,岂是外人能评判“不值得”,或者“不幸福”呢?
从“北大才子卖猪肉”,到“清华才子当保安”,这些年,所谓名校毕业生落魄的故事每每成为焦点,话里话外无非暗含着如此价值判断:那就是一个人成功与否,只能用金钱、地位、名气等尺子来衡量。似乎小贩、保安这样的职业,因为收入有限,所以矮人半截;但凡没有找到一份体面风光的工作,那就一律是“打工的”。大家都抨击阶层固化,但类似的身份歧视、职业歧视却又根深蒂固、无所不在,不能不发人深省。三百六十行,行行不能缺,收入虽有高低之别,职业却无贵贱之分,这本是最朴素的道理。只要勤勤恳恳、自食其力,就很光荣,就应该享有体面劳动、尊严生活,这其实应是我们共同的追求。
参差多态乃是幸福本源。多些人放下虚浮面子和有色眼镜,尊重别人的选择,也不那么狭隘地定义成功、追捧成功,那时,“张晓勇们”就不会再引起莫名惊诧,整个社会也更理性更宽容。
(来源:《北京日报》 晓 文/文)
⊙辣评3:
新“大学无用论”抬头,全社会须反思
日前,一则成都女孩玲玲上大学遭父亲反对的新闻引发公众热议。虽然她已拿到成都某高校的本科录取通知书,但父亲却2013年度教育辣评盘点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认为“读书无用”,宁愿出钱资助她做点小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元学费打水漂”——“读4年书花费8万元,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元,来回16万元,拿去写房或开店都能赚钱。”
这位父亲看似滴水不漏的“经济账”,可谓对中国大学的讽刺。更大的尴尬紧随其后,在某网站为此发起的网络中,有七成网友支持玲玲父亲。一时间,新“大学无用论”甚嚣尘上。
这个极端案例的背后隐藏着一种“教育投资论”。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培养视作一种投资,将“上大学、读书、获取知识”与“找好工作、拿高工资、过舒坦日子”画上等号,计算投资回报的心理也就自然产生。毋庸置疑,过于短视的教育投资论值得批判。但读书的作用被功利化,需要反思的绝不只是过于“精明”的家长。
其实,玲玲爸爸的观点并非孤例。来自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2年,全国共有300万高中生放弃高考,占毕业生总数的10%。其中,农村辍学率连年上升,部分地方甚至高达三成,高昂的学费、生活费和就业难的矛盾成为辍学的重要理由;不少城市弃考生则出国留学,“用脚”逃离中国教育。报道中,玲玲爸爸的理由也很充分,“现在这种大学教育,只会培养出好吃懒做、眼高手低的人,我在电视上看到,说大学生毕业后,连换电灯泡都不会,我就非常生气”。种种例证不难看出,“大学无用论”并非“知识无用论”,而是另有深意。
新“大学无用论”是对高等教育办学质量的警醒。英国教育家亨利·纽曼曾如此阐释大学教育的应有之意——“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和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情趣。”反观现实,严进宽出的教育体制让“游戏人生”成为不少大学生的生活常态。提高大学办学质量,不仅是回归教育本意,更是解决“大学无用论”理由的关键所在。
新“大学无用论”的抬头还折射了社会对公平与正义的渴求。“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时代里,大量农村学生通过高考跃龙门,知识成为转变命运最可靠的保障。但在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拼爹”、拼人脉的潜规则正挑战着社会的公平底线,也让“教育”和“成功”之间的路径变得日益复杂。只有竭力打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让活跃的社会流动成为可能,才能彻底消除各种“读书无用论”滋生的土壤。
所幸,众声喧嚣中,孩子心中仍存有对教育的渴求,“只有读大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大学是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要想破除“大学无用论”,除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和社会环境的变革外,并无捷径。
(来源:《光明日报》 邓 晖/文)
【校园生活】
⊙辣评1:
“演讲比穷”是一种“道义伤害”
媒体报道沈阳大学某学院要求贫困生演讲“比穷”,得票最高者可获助学金,引发社会争议。有学生表示:“说是为了公平,可让我们当众‘揭伤疤’,这对我们公平吗?”
为了掌握贫困生的实情,力求公平合理地分配助学金而采取“演讲比穷”的方式,校方的初衷是好的,但“演讲比穷”对学生产生了“道义伤害”,此种做法值得商榷。
贫穷并不可耻,可以砥砺人的性格,让人变得坚强,奋发有为。然而,在功利盛行的当下,家庭贫穷并不是件可以拿来宣之于口的事。将学生的“贫穷家底”悉数抖出,显然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是不人道的做法。即使学生通过“演讲比穷”得到了物质帮助,也会造成心灵创伤,从而使之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身为教育者的学校必须正视这一点。
大学是一个讲究人文关怀的地方,让所有学生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健康的成长,这是教育的应有之义,也考验着教育者们的教育良知和管理智慧。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的手段很多,比如电话访问、个人申请、相关证明等,都比这种“揭伤疤”的方式更科学合理。
据悉,该学院已经洞悉到了“演讲比穷”方式造成“道义伤害”的危害性,开始着手修改测评认定的方式。学校闻过即改,值得肯定。但愿此事能给教育者们一个教训:高校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出台任何教育规定、管理措施,都要考虑学生的现实需求和心理感受,决不能率性而为。
(来源:《光明日报》 李红军/文)
⊙辣评2:
“滚去学习”励志背后的教育悲情
“吾日三省吾身:高否?富否?帅否?否,滚去学习!”这是悬挂在四川省内江市第六中学高三(14)班黑板上方的另类冲刺标语。记者获悉,该标语是在一位同学提出后,经过全班公选后悬挂的。公选程序的进行,让该班班主任从最初的“不太认可”到最终“表示赞成”。急剧的社会变迁,在励志标语上留下厚重的时代印记。不论是“不努力当屌丝”,还是“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抑或是“滚去学习”,都异曲同工地说明:社会阶层存活状态的鲜明反差,让人人渴望“出人头地”;然而,对于无数渴望“争上游”的社会底层来说,高考这条狭小逼仄的“独木桥”,依然是转变命运的路径。
作为一个身份界定的词汇,“高富帅”揭示了有钱人在日常生活和婚恋市场上的抢手地位。当一个社会习惯用财富来衡量一段生活的好坏,并乐于在文化上建构这样的标准的时候,缺少优越家庭背景和现实物质财富的“屌丝”就成为失败者。当先天的“高富帅”可遇不可求,通过后天的努力摆脱“屌丝”的命运便具备了励志作用。
社会流动藩篱越树越高,通过高考寻找一种人生突破的可能,成为寒门子弟最大的希望所在。与早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自信与豪迈相比,“滚去学习”多了一份决绝与艰辛。为了在未来拥有一条光明大道,学生们不惜矮化自己、鞭笞自己,逼迫自己“往死里学”,成为一种悲壮得近乎残酷的励志。
“滚去学习”的潜台词,是通过高考“飞上枝头变凤凰”,与社会底层拉开距离。换言之,“滚去学习”的动力是追求更加富足的物质生活,而不是追求更为丰盈的精神世界。过于关注物质生活和知识学习,却忽视了精神世界的发育与建设,是对励志的片面化解读。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教育只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可是,现实却令人无奈,明知道功利化教育不可取,却又身不由己地被裹挟在教育流水线上。“滚去学习”的现实与庸俗,不过是阶层固化的产物。倘若社会流动的路径多元,又有多少孩子愿意在应试教育的道路上绝尘狼奔?
“滚去学习”的励志标语,是高中生价值观的外部投影。我们当然希望他们能够走出认知误区,但是,要转变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需要社会提供更多向上流动的渠道。只有这样,才拥有转变他们观念的更多的机会。
(来源:《北京青年报》 杨朝清/文)
⊙辣评3:
大学生“一舍难处,何以处天下”
“针对广州大学的1 500份学生抽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宿舍内部人际关系不满意,这并不是广州大学一所学校所独有,高校宿舍已成为大学生矛盾集中的爆发地。”在2013年4月21日举行的广州市青少年生命健康教育座谈会上,广州大学学生处副处长林雪松表示。(《新快报》2013年4月22日)
“过半大学生不满宿舍关系”,这样的调查结果多少让人诧异。同窗、同宿舍,素来被人们看成是“至交好友”的代名词,然而,如今的一些同窗、同宿舍却形同陌路,水火不容,除了钩心斗角、赌气之外,有的甚至还大动干戈酿成命案,复旦投毒案等就是典型案例。
大学生有半数不满宿舍关系,表面上看,理由可以罗列一堆,如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但学生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层次等存在诸多差异;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宽容和谦让;现在的学生在宿舍天天背对背面对电脑,舍友之间交流得很少……但由表及里,我们不难发现,时下的大学生彼此之间缺少友谊与包容,关系难处,实质是家庭与学校教育的失败使然。
现在,家长与老师对于孩子们的智商开启、知识的灌输很有一套办法,但对于孩子们的情商培养、健康人格的养成,尤其是待人接物等方面的教育,素来欠缺。孩子参加考试,能轻易得高分;但应对人生考卷时,往往不及格——如生活难自立,不懂得与人相处,经不起人生挫折等等。而这些,都是一个人健康成长、发展必不可少的因子。
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智商高,情商也要高。这样的人,才是真正健全的人、素质全面的人。检测如一个大学生学习优秀,仅仅因为舍友打呼噜、晚睡等小事引发宿舍矛盾,这样的人将来踏上社会,恐怕也会“一不小心”就“摊上大事”。
因为不懂得谦让、宽容和谅解,不懂得人际交往技巧,今天,你和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不好,将来,你与你的伴侣未必能处好;与有明显利害关系的同事、领导也难以相处;也可能不懂得与社会上的陌生人群友善相处。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生活工作的环境里,处处有“敌人”,事事心不顺,到处有陷阱,到这种地步,人生也就注定会失败了。
时下的一些大学生都胸怀大志,渴望成功,认为自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能力,这是好事,但须记住以下两句话: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30%靠才能,70%靠人际关系”;美国的一项著名的心理研究表明:成功=80%情商+20%智商。
(来源:《中国青年报》 惠铭生/文)
【拿什么爱你,我的语文】
⊙辣评:
面对写不出“癞蛤蟆”的时代
在央视科教频道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癞蛤蟆”一词只有30%的人写对。有人感慨:我们的文字书写能力跌得比股票还快。
这让我想起不久前的一件事。当时心血来潮,想收集朋友的手迹,便把这种想法告诉一位回归到书写时代的朋友。现在他除了必要的工作,否则都用毛笔写文章。听完我的想法,他就说:难道你想学黄裳先生,晚了。想想也是,有人在微博上拍卖书法,一幅字都卖到几万元。文化人手迹,也早有人在做。说实话,如今连普通人的书信手迹都不太好找,许多人都藏着掖着等升值呢。
手迹热,对应的是一个手写时代的渐行渐远。从毛笔书写到钢笔书写,再到电子书写,这一路走来既反映了时代变迁,也折射了文化嬗变。我上小学的时候(20世纪80年代初),还有专门的毛笔书法课,但练出一手好字的已然不多。当时除了书法帖,社会上热卖的是硬笔字帖。到今天,许多人平时除签字外,恐怕一般都不太用笔了。不信问身边人借支笔,十有没有。平时不经常写字,提笔忘字自然成为普遍现象。
手写的陌生化,让这个时代失落了什么?可能不只是书写技能,还有一种文化传承。汉字的拼与写,原本是汉字文化传统的一2013年度教育辣评盘点由提供海量免费论文范文的www.udooo.com,希望对您的论文写作有帮助.体化象征。如今拼、写分家,形同双翼折了一只翅膀。只会拼、不会写,汉字的功能被弱化不说,如何传承汉字之美也就打了折扣。还可以说,只能识别汉字、读出汉字,这只是满足了日常沟通交流的需要,而难以进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哪怕这只是书写工具的转变,也会让人们对理解汉字、传承传统产生无形冲击。试过的人就知道,用笔写文章和用键盘打字,是完全不同的两种书写体验。
当然,书写工具的革新是个无法阻挡的大趋势。毛笔虽是中华传统书写文化的典型代表,但咱们的老祖宗也不是一开始就使用毛笔,殷墟文字就是刻上去的。毛笔本身也有一个演变过程,后来才形成中华独有的笔墨纸砚书写文化。老祖宗的东西再好,也抵挡不住钢笔、圆珠笔作为书写工具的简便快捷。也要看到,从手写到电子输入,会是一个长期的变迁过程。就像毛笔字一样,时至今日也只是退居文化一隅,并非就此灭绝。
面对这个人们已经开始提笔忘字的时代,不必陷入小文人的那种感伤情境。但应关注的是,如何才能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存与传承文化传统。手写文字的工具性虽已大为减弱,其对文化传承的重要价值却应引起重视。之所以会出现《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这样的节目,本身也已说明理由。当手写汉字正在成为和毛笔书法一样的传统技能,就是到了该考虑如何延续其文化遗产的时候。
至于该怎么做,我那位恢复传统书写方式的朋友,看来这回是抓住了理由的根本。从哪里丢失的文化,就从哪里找回来。这是最直接可行的文化传承。
(来源:《北京青年报》 魏英杰/文)
(本组稿件来源:新华教育)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