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践行新课程理念,回归教育本质

践行新课程理念,回归教育本质

收藏本文 2024-02-04 点赞:28563 浏览:13175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我省掀起“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这一回归教育本质的开创之举极大地激发了教师的内动力,现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就课堂教学谈一点体会。

一、学生现状

高中学生对历史学科的感觉是“很纠结”:一方面大家普遍认为历史学科博大精深,有着厚重的文化

自考论文www.udooo.com

底蕴,徜徉于历史的圣殿里,非常有助于提高人文素养。历史老师往往是学者型的人,博古通今;另一方面的共性的感觉就是“难”:知识点太多,难记。理论太抽象、深奥,难懂。题目跨度大,专业性强,很多涉及到文言文阅读,难做。学生普遍有畏惧心理。而教材大容量、高考的现实要求又束缚了教师手脚,课堂往往是严谨而缺乏生机活力。

二、应对策略

历史教学具有两重性:现实性和前瞻性,所谓现实性,我这里强调的不是以史为鉴,而是回避不了高考现实,毋庸讳言其功利性。脱离了培养学生应考素质的创新教学是不负责任的,华而不实。所谓前瞻性,应该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历史学科渗透着“精神自由,人格独立”的人文理念。二者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而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进步,电子白板、多媒体等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情况,拟采用以下方法。
1 现实性
一是教师自身的素养至关重要。“亲其师则信其道”。优秀的历史教师应该博览群书、底蕴深厚、诙谐幽默、四射,形成独具个人魅力的教学风格,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领略历史学科的风采。二是在创设情境方面下工夫,并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结合典型情境设置典型问题,切入点要小,即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有-一线穿针的效果。三是渗透历史思考方法(联想法、类比法等一般科学方法)。让学生在探索学习中,培养探究能力和创造性素质。四是随时关注学生的反应,灵活应变,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思维教学代替单纯的记忆教学。五是注意在探究问题时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以利于开放学生的思维。六是注重知识的落实,万变不离其宗,可采用识记、提问、制作表格等多种方式。七是课件要简约,字体色彩选择上注意其“能见度”,它只是为教学怎么写作而不是技术展示,蕴涵的信息丰富而不杂乱。
2 前瞻性
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往往蕴涵亘古不变的普世价值,如,启蒙运动体现的“精神自由,人格独立”,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前瞻性的指导作用,课堂教学中注意渗透。

三、心得体会

历史课如同艺术鉴赏课,学生可以通过品评中国传统文化,感受历史的博大厚重。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长阳一中)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