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家庭教育 >简述生物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

简述生物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4-19 点赞:3216 浏览:7764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 要: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肩负着双重的任务:不生物课堂教学与德育教育由优秀论文网站www.udooo.com提供,助您写好论文.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还要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注重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所以,怎样利用课堂教学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了广大教师所面对的一个首要理由。
关键词:生物 课堂教学 德育教育矛盾 调合
素质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要求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课堂教学中,文化教育和德育教育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要充分利用学科特点,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渗透到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当中去,既可让学生充分学到坚实的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素质,又可对学生进行完善的德育教育,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那么就生物学科而言,如何利用学科特点,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呢?笔者从事生物教学十余载,在该方面偶有所得,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学,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中国有许多特有的和古老的生物物种,如银杉、大熊猫、大木叶兰、扬子鳄,有丰富的野生物种,有类型多样的生态系统,有许多著名的生物学家以及生物学方面的研究成就。
在课堂教学中,可列举以上事实,例如中国著名的生物学家李时珍、童第周,著名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参与的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通过这些例子培养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二、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在广大的农村,学生受愚昧的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唯心主义的观点。例如:人的命运是上天注定的;人死亡后有灵魂,会转世、升天;生病了不去求医问药,而靠封建迷信手段来治疗。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生物相关知识来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辩证的人生观。
例如:在上生命的物质基础时,让学生理解生命是物质的,失去生命后物质本质不变,清除学生的人会转世,会上天堂、下地狱等唯心的观念;在教学生理卫生的知识时,给学生介绍生命的本质,让学生理解相关的病理知识,了解病变的原理,运用正确的科学的策略去治疗疾病而不是用封建迷信的策略去治疗。这样,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了系统的学科知识,而且有利于摒弃陈旧的、愚昧的封建迷信观念,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生物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国家颁布的关于生物方面的法律法规,例如教科书中出现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纲要》等。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上述的法律法规,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以及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例如媒体经常报道的犯罪分子由于贩卖珍贵稀有的、濒临灭绝的一些野生动植物时受到法律的制裁的事例,可利用这些事例,结合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遵法守法、依法行事的法制观念。

四、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树立学生的环保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及原理、人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的知识及原理,结合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一些行为习惯,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例如,在生态系统部分内容的教学中,讲到环境污染时,提示学生:环境污染的防治人人有责,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应养成良好的习惯,如不能随意随地丢弃各种废弃塑料制品,应遵守社会公德,将垃圾丢弃到指定的地方;生活污水不能随意排放。讲自然灾害的时候,提示学生不能随意破坏大自然,对自然资源应该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应注意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讲到退耕还林时,提示学生不能随意浪费粮食,不能随手攀摘花草树木等;讲到传染病的相关知识时,提示学生根据传染病的原理不能随地吐痰,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透过以上内客,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因此,在全面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肩负着双重的任务:不仅仅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还要完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建平 直观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2]何仙玉 中学生物探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06期。
[3]李亚云 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下旬刊) ,2010年,06期。
[4]周永 浅谈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科学大众,2009年,08期。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