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教育 >> 继续教育 >试谈改变教师角色,适应现代教育

试谈改变教师角色,适应现代教育

收藏本文 2024-02-11 点赞:5344 浏览:17199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今天的学校教育,既要提高教学质量,又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这就要求教师向课堂要效益,转变角色,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存活,学会做人,让学生自主探究,师生双边互动、合作交流。作为教师,要时刻想到自己是一名教师,应该履行这一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构建新型的、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平台。只有教师在素质教育中真正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切实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任,才能使素质教育得以真正实施。

一、教师应是学生人格的尊重者

“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因此所有的师生都要学会尊重。教师应主动创设一种具有安全感,支持性的教学氛围,对待学生要真诚。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人格、人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平等、和谐相互推动的、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意识和能力。
新课程强调尊重和赞赏学生,即尊重每一位学生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生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不是采取强迫命令和无条件服从的方式进行教育,更不是用简单化的惩罚手段对待学生的错误和失败,而是让学生自由质疑、自由争辩、自由发表意见。正是这种和谐、真诚和宽松的课堂氛围,形成一种推动学生“完善个性,尊重人格,崇尚自由”的教育氛围。实践证明,只要教师善于换位深思,站在学生的位置上,努力理解学生,和学生一同喜怒哀乐,一道成长,一起同呼吸共命运,成为学生的朋友,就能与学生以心换心地述诸心灵,畅谈理想,体味人生,憧憬未来,达到心灵相息,学生一旦得到老师的理解、尊重和关爱,就能充分发现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体验到自己作主人的一种尊严感和幸福感,展现自我的独特才能与价值,从而提高自我教育和学习的能力。

二、教师应是学生提高素养的示范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用自己的修养,用自己的良好的行为习惯来影响学生,改变教师角色,适应现代教育相关范文由写论文的好帮手www.udooo.com提供,转载请保留.并且要具有现代化的观念,否则只能是过时的“教书匠”,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学习,积极参加校本培训,不断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进行反思,开阔视野。除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更多的学科领域,这样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教师应多读书,而课堂上又要讲究策略。

三、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推动者

“学习的推动者”是新课程极力倡导的理念。学生只接纳那些喜欢自己、支持自己的人,而对否定自己的人则倾向于排斥。对于任何学生,教师应首先接纳、喜爱他们,保持师生关系的平等地位,教师实施的教育才不会为学生所拒绝。课堂上,我们教师通过引导点拨,提高教学效率,发展学生智能。充分让学生自己看、自由说、自主操作、自我反思这样学生就会乐于接受教育,勇于表现自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力,逐渐学会探索式学习,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高。
新课标强调:教学就是对话,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作者以及作品中人物的交流。因此数学课堂上,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不再只是组织教学,教师应走进学生中间,认真观察,仔细倾听,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

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师生合作与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合作与交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以自由地分享彼此的深思、提升经验和知识,聆听各自内心的喜悦、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全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教师与学生形成一个合作的共同体。做平等的合作者,要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合作,这样才能做到相互的尊重与赏识。教师以平等的一员出现,给学生尊重,对学生赏识,参与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活动,给学生“润物细无声”式的指导、激励和帮助,而不是要求学生对教师言听计从,百依百顺,更不能什么都是教师作主,教师说了算。

五、教师应是学生情感世界的共鸣者

“没有情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课程改革所热切呼唤的教育真谛之一便是“爱的教育”。因为爱的教育是人性深处的情感教育,是教师的精神世界的健全与完满程度的体现。只有教师能够懂得“换位深思”,善于倾听学生的呼声,把握学生稍纵即逝的灵感,积极寻找师生情感的共鸣圈,才能“始终如一同我们的学生站在同一感情线上”(陶行知)。饱含师生情感共鸣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历程”才会最高效、最富生命力,才最有作用,才能同学生自身个性、生活、生成、成长联系起来。

六、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自视是传承知识的圣者,学生则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教师想的是如何把知识准确无误地灌输给学生,学生也往往对课本奉若神明,只需听记下来,就拥有了医治百病的神丹妙药。常常陷于囫囵吞枣地机械运用。而素质教育下的课堂教学,师生共同参与,平等互动,教师仅仅是组织者而已。教师做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大力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要求教师依据学生“学”的需要,参照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赏识学生,去组织学生发现,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进行有效的、有作用的学习。

七、教师应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者

新课标要求转变教师的形象,充当学生自主探究的引导者。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是为了不教”。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理由、解决理由,经常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工具书、参考资料解决在学习中碰到的理由,经常引导学生善于运用教师教给的学习策略,在自己的学习中灵活运用,从而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终身学习夯实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开明的引导者,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时,不能生搬硬套,过于直露,更不能越俎代庖,要含而不露,引而不发,使引导成为一种启迪,成为一串打开学生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让学生对自己充满自信,体味到成功的喜悦。
总之,通过对新课改的学习,使我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是对教师传统理念的挑战。只有反思才能正视现实,才能以开放的心态,完成教师角色的转型定位;只有转了变教师的角色,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传承文化的重任。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