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turnitin查重官网> 医学 >> 临床医学 >试析质粒耐多药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型与耐药性学士

试析质粒耐多药大肠埃希菌产质粒介导AmpC酶基因型与耐药性学士

收藏本文 2024-03-01 点赞:7956 浏览:22647 作者:网友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耐多药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p,E.cop)产质粒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近况及其基因型分布,浅析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特点,为临床合理运用抗生素和防止大肠埃希菌耐药提供论述依据。策略:1.初筛试验: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the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pnicalLaboratory Standards, NCCLS)推荐的纸片扩散法(ker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71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的耐药性,即抑菌环≤18mm为可疑产AmpC酶阳性菌株。2.三维试验:根据Coudron等推荐的头孢西丁三维试验策略,通过大肠埃希菌的β-内酰胺酶提取物能否水解头孢西丁(FOX)来判定其是否产AmpC酶,以而检测出产AmpC酶菌株。3.纸片扩散法(Kerby-Bauer法,K-B法):测定本地临床分离71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噻肟(CTX)、头孢吡肟(FEP)、头孢西丁(FOX)、氨曲南(ATM)、亚胺培南(IPM)、庆大霉素(GEN)、阿米卡星(AMK)、链霉素(S)、环丙沙星(CIP)、左氧氟沙星(LEV)共1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筛选出产AmpC酶菌株。4. PCR技术:检测三维试验阳性菌株的AmpC酶基因。根据6种质粒AmpC酶MOX、CIT、DHA、ACC、MIR、FOX的基因设计6对特异性引物,采取普通质粒小提试剂盒提取大肠埃希菌质粒DNA用于PCR反应模板。各标本分别利用六对设计好的引物扩增,阳性扩增片段长度分别为520bp、462bp、405bp、346bp、302bp、190bp。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线检测仪观察结果。5.基因测序:分别取质粒AmpC酶基因扩增阳性的菌株的PCR扩增产物用核酸定量仪测得DNA浓度300ug/ml,并送至上海生工生物技术公司进行基因测序。结果:1.产AmpC酶菌株情况:在71株大肠埃希菌中初筛阳性产AmpC酶菌株共11株,通过头孢西丁三维试验分离出产AmpC酶的菌株8株,占总菌株数11.27%。2.药敏结果:(1)71株大肠埃希菌药敏结果显示对亚胺培南全敏感,阿米卡星,头孢西丁,氨曲南,头孢吡肟,敏感率较高均大于59.15%,较低的是头孢噻肟,链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2)耐药方式中以耐多药菌株24株(33.80%)和双耐菌株25株为主(33.80%),其中耐多药方式的表型GEN+CTX+LEV (16株,22.54%)为主;(3)三维试验阳性菌株(产AmpC酶菌株)对多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AmpC酶菌株(χ~2检验,P<0.05)。3.PCR检测AmpC酶基因情况:对产AmpC酶8株菌株行质粒AmpC酶基因PCR扩增,仅2株扩增出405bp的目的片段,测序结果显示2株均为DHA-1型,其余6株未扩增出目的片段。结论:1.本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产质粒介导AmpC酶的情况相对较少,但多重耐药现象突出。2.产AmpC酶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AmpC酶菌株。3.本地区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质粒介导的Amp酶的基因型仅发现DHA-1型,均来源于耐多药菌株。关键词:大肠埃希菌论文质粒论文AmpC酶基因论文多重耐药论文

    摘要4-6

    Abstract6-8

    前言8-10

    材料与策略10-18

    结果18-26

    讨论26-32

    结论32-33

copyright 2003-2024 Copyright©2020 Powered by 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备案号: 粤2017400971号